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胡禿鷲北方亞種【中文別名】胡兀鷲北方亞種
【拉丁學名】Gypaetusbarbatusaureus
【命名者及時間】Hablizl,1783
【英文名稱】Lammergeier
【科屬分類】脊索動物門、鳥綱、隼形目,鷹科
胡禿鷲全身羽色大致為黑褐色。它的名字因吊在嘴下的黑色鬍鬚而得。頭灰白色,有黑色貫眼紋,向前延伸與頦部的須狀羽相連。後頭、頸、胸和上腹紅褐色,後頭和前胸上有黑色斑點。背部和兩翼暗褐色有細白色斑紋,尾灰黑色呈楔形。
胡兀鷲(學名:):也名胡禿鷲,體重3.5-5.6千克;體長1-1.4米。全身羽色大致為黑褐色。它的名字因吊在嘴下的黑色鬍鬚而得。頭灰白色,有黑色貫眼紋,...
形態特徵 棲息環境 生活習性 分布範圍 繁殖方式禿鷲,與禿鷹不同,屬隼形目,鷹科,是一類以食腐肉為生的大型猛禽,體長約1.2米,體羽主要黑褐色,飛羽和尾部黑色更深,領部羽毛淡褐接近白色。禿鷲頭部絨羽,...
分類 外形特徵 生活習性 分布範圍 保護級別胡兀鷲(學名:):也名胡禿鷲,體重3.5-5.6千克;體長1-1.4米。全身羽色大致為黑褐色。它的名字因吊在嘴下的黑色鬍鬚而得。頭灰白色,有黑色貫眼紋,...
形態特徵 棲息環境 生活習性 分布範圍 繁殖方式分類方法瀕危動物具有絕對性和相對性。絕對性是指瀕危動物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野生種群數量較少,存在滅絕的危險;相對性是指某些瀕危動...
分類方法 紅皮書 瀕危哺乳動物 瀕危鳥類 其他瀕臨動物歷史沿革1963年建立自然保護區。面積2萬公頃 。1980年1月,四川臥龍自然保護區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
歷史沿革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保護對象 發展規劃簡介臥龍國家自然保護區臥龍國家自然保護區位於中國四川省汶川縣西南部,邛崍山脈東翼。最高峰為西南的四姑娘山,海拔6250米,附近高...
簡介 氣候特點 地質地貌 區域特色 地質構造歷史沿革1963年,建立自然保護區。面積20萬公頃 。1980年1月,四川臥龍自然保護區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保護區...
歷史沿革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保護對象 發展規劃簡要介紹 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臥龍國家自然保護區位於中國四川省汶川縣西南部,邛崍山脈東翼。最高峰為西南的四姑娘山,海拔6250...
簡要介紹 區域特色 地理位置 地質構造 地貌特徵歷史沿革1963年,建立自然保護區。面積20萬公頃 。1980年1月,四川臥龍自然保護區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保護區...
歷史沿革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保護對象 發展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