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1949年畢業於華北大學文藝部,曾先後在中國歌劇舞劇院、中國舞蹈家協會任舞蹈演員,創作人員、編輯組長。1983年調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參與創辦《舞蹈藝術》並任編輯部主任、《舞蹈紀程》責任編委。
主要演出
曾參加舞劇《寶蓮燈》、《小刀會》,《五朵紅雲》、《雷峰塔》、《紅旗》、《八女頌》及《荷花舞》、《孔雀舞》、《紅綢舞》等數十個民族民間舞蹈的演出。參與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20周年由江蘇省歌舞團創作並表演的大型歌舞
《抗日烽火》任總導演,參與為迎接香港回歸由珠海圓明新園創作表演的大型歌舞《圓明滄桑》任編劇執筆。
個人著作
1976年後投入舞蹈理論隊伍參與編輯《舞蹈》、《舞蹈藝術》、《舞蹈紀程》、《兒童歌舞》等,約500萬字。1983年後,主要從事舞蹈創作心理研究,曾參與重慶西南師範大學“七·五規劃”重點科研項目《文藝心理學綱要》舞蹈部分的撰稿,參與國家“八·五”社會哲學重點課題“廣播電視大學質量保證體系和信息利用的研究”――中央電視大學中文系組織編撰的《藝術賞析概要》舞蹈部份撰稿並錄製六集教學片在中央電視教育台播放。
理論專著《舞蹈創作心理學》第一版於1994年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發行,第二版精裝本於1998年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為中國第一本專門研究舞蹈創作心理的專著,故被北京舞蹈學院定為編導系學生必修專業理論課。從此,理論學術研究的重點從寫作轉向教學,先後受邀在解放軍藝術學院,中央民族學院,山東藝術學院,首都師範大學,廣東舞蹈學校等藝術院校為編導專業學生授課,以及先後在四川、浙江、山東、山西、河北、內蒙、新疆、福建等十餘省市做巡迴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