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炎榮

在台灣,胡炎榮不但收穫了自己在藝術上的成就,還擁有了幸福美滿的婚姻。 胡炎榮一心一意地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藝術領域,並於2012年8月打開了“瑩瑋博物館”的藝術之門,迎來了無數嚮往翡翠藝術的人。 在採訪的最後,胡炎榮的話讓人內心一震:“我希望在離開人世的時候為自己對於翡翠藝術曾經做過的一切感到驕傲,這就是我活著的價值。

深受世代從事翡翠開採和貿易的家族影響,胡炎榮從小就對翡翠充滿了感情,主修礦物學和哲學,並深深沉溺於此,並從1985年就開始承繼家業,奔走往來於泰國、緬甸之間從事翡翠和各種寶石的原石買賣,因為生意做得漂亮,胡炎榮深得家族的信任。與此同時,胡炎榮還開始把精力很大部分地投入到寶石切割技術與珠寶設計的研究上。說起這個興趣的產生,還源於他兒時被爺爺激發的一個夢想。胡炎榮小時候很調皮,曾在一次玩耍中打破了爺爺的青花瓷花瓶,因此被爺爺罰跪。當時的他覺得這個花瓶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地方,所以並不能理解爺爺的怒火,於是爺爺告訴他,這個花瓶是一件非常珍貴的古董,是具有歷史、藝術價值並永世流傳的珍品。這件事激發了他小小的雄心壯志,他告訴爺爺,等他長大後,也要做出永世流傳的東西。長大後,他一直沒有忘記當時對爺爺所發的誓言,尤其是開始從事翡翠生意之後,他越來越覺得像這樣把翡翠切成小塊做成飾品並沒有保留翡翠的價值,於是,他開始嘗試著把翡翠做成藝術品,把這個地球的遺產做成一種永恆的藝術。
1995年,胡炎榮離開緬甸,到台灣學中文。到了台灣,他迫不及待地去台北故宮博物院參觀了那裡他心儀已久的一件館藏珍品——翠玉白菜。這件作品給了他很大的觸動,他當時的想法是:每個時代的人都應該給後世留下珍品。從那個時候起, 胡炎榮便下定決心與世人分享家族珍貴的礦藏,一定要將這些美麗晶瑩的翡翠創作為留傳百代的藝術品,而他的這種行為也正應和了他從小就形成的價值觀念——把轉瞬即逝的財富轉化成為永恆的藝術品。
說起自己的藝術創作之旅,胡炎榮覺得其中給予他幫助最多的便是已故的台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台灣文物界泰斗人物秦孝儀先生。胡炎榮至今還清楚地記得第一次拿著自己的作品讓秦館長鑑定時的情形。當時秦館長拿起胡炎榮帶來的三件作品,竟不動聲色地足足看了兩個小時,胡炎榮作品中所體現的高超技巧和精妙創意讓秦館長非常吃驚,認為他的作品“可以見證這個時代文化的進步,並可流傳後世”。愛才心切的秦孝儀館長此後便一直鼓勵胡炎榮,還建議他日後建立自己的翡翠藝術博物館,並親自為博物館題名為“瑩瑋博物館”。
在胡炎榮的眾多作品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名為“根柢風流”的創作,一朵殘荷,上面落著一個小小的金龜子,表現的是一種萬事皆空的意境。這個作品是用一顆價值不菲的三彩翡翠原石歷經3年精雕細琢,往復修改數回雕刻而成。作品完成時,原本近10公斤的原石僅剩不到1公斤。不惜耗費珍貴的玉料,只為完成一件充滿禪境的一葉枯荷,這種大手筆魄力非常讓人驚嘆,此作品被秦孝儀館長稱讚為“21世紀的翠玉白菜”。
在台灣,胡炎榮不但收穫了自己在藝術上的成就,還擁有了幸福美滿的婚姻。同樣熱愛翡翠的妻子與他因翡翠相識並結緣,他們於1995年結婚,並在隨後的幾年時間創建了自己的珠寶品牌, 妻子出身於台灣的商業世家,善於經商,所以全權負責經營方面的事務,而他則偏重於珠寶設計方面。
胡炎榮一心一意地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藝術領域,並於2012年8月打開了“瑩瑋博物館”的藝術之門,迎來了無數嚮往翡翠藝術的人。在採訪的最後,胡炎榮的話讓人內心一震:“我希望在離開人世的時候為自己對於翡翠藝術曾經做過的一切感到驕傲,這就是我活著的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