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1897年2月23日,胡家芝老人出生於浙江省桐廬縣,是著名的民間剪紙藝術家,也是江蘇省年齡最大的“老壽星”,進行剪紙創作已有100多年 。
胡家芝與72歲的女兒袁振洪歷時1個多月,共同創作完成一幅慶祝國際三八婦女節100周年的主題剪紙作品,表達老人的喜盼心情。圖案中的三隻鳳凰與百結(中國結)寓意三八婦女節,阿拉數字100寓意百年,四隻和平鴿、兩株萬年青寓意和平萬歲。
2012年2月23日,因器官衰竭搶救無效,胡家芝老人在江蘇省人民醫院去世,享年114歲。
剪紙經歷
胡家芝1897年出生於浙江桐廬一個書香門第,七八歲時就喜歡上了剪紙。那時候,桐廬流行一種地方戲叫蘆茨戲。戲裡鮮活的人物吸引了幼小的胡家芝,回家後她就拿起剪刀在紙上剪了起來。當年的小女孩沒有想到,這一剪,她竟剪了一百年,從當年的黃髮女童剪成了如今滿頭霜雪的百歲老人。今年5月1日,老人應友人之託,創作了最近的剪紙作品福壽雙全,這也許是對她自己最好的寫照吧花白的鬢髮、慈祥的目光、深藍色的對襟布衣,坐在窗前的老人神情安詳。講起當年看戲後回家剪紙的事,老人露出孩子般的微笑:都是剪著玩的,不算好七八歲孩童的剪紙也許算不上很好,但是十幾歲少女時的精美作品卻深深打動了一個小男孩———表弟葉淺予。
1985年,時年78歲、已是著名畫家的葉淺予先生在寫給表姐的信中說:由於你的啟發,喜愛造型的細胞在我身上發了芽理所當然,你是我走向藝術的引路人胡家芝16歲畢業於桐廬第一女子學校,在那裡,她不僅學業優異,而且得到了一位杭州手工教師的指點。從此,她的剪紙作品除了具有民間傳統,更具一層文化內涵。20歲時,胡家芝出嫁到離家30里的珠山村。
溪流清澈,遠山凝翠,秀麗的鄉間景色為她的藝術生命注入了更深厚的生活源泉。胡家芝拿起剪刀,剪出了無數精美絕倫的喜花、燈花和禮花。在珠山生活的36年裡,胡家芝成為遠近聞名的剪紙能手,鄉親們親切地稱她福星。深厚的家學修養,新式的學校教育,加上長期的農村生活經歷,使老人的剪紙作品既蘊涵著豐富的文化氣息、審美意象,又繼承了江南喜花吉祥如意、祈福迎祥的悠久傳統,形成了玲瓏剔透俊秀優美的剪紙風格。
南京大學民俗藝術研究室主任陳竟教授評價說:胡家芝老人的剪紙藝術,融合了中國的文人藝術和民俗藝術,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賞。
祖國萬歲的心愿新的時代、新的生活、新的感受,賦予了老人剪紙創作新的內容和形式。1959年,老人精心設計了作品《祖國萬歲》,謳歌新中國建設的第一個十年。窗前雨聲滴答,一如老人悠長的記憶。您最滿意的作品是哪一個我問老人。老人含笑撫了撫鬢角的白髮,想了想,《祖國萬歲》。為什麼最滿意那時候,農業變化大呀聽著老人的娓娓敘述,看著《祖國萬歲》上沉甸甸的稻麥穗、雪白的棉花、水靈靈的瓜果,仿佛能夠觸摸到老人當年對五穀豐登的美好祝願。
20世紀80年代,老人的剪紙藝術達到了新的高度,創作出《萬象更新》、《美滿人間》、《鴛鴦戲荷》等一批精品。這些精品體現出老人剪紙的獨特風格:篇幅宏大、內容多樣、內涵豐富。老人常常運用多種吉祥語言,通過諧音、寓意、象徵等表現手法,創作出既主題突出、又內涵豐富的作品。這一時期,反映老人藝術成就的圖書《胡家芝喜花剪紙集》出版了,電視片《胡家芝剪紙藝術》也成功拍攝。
長壽之謎
鹽開水和剪紙是她長壽“秘訣”
2006年,胡家芝大女兒袁振湘寫了一篇文章,叫《媽媽的長壽經驗》,回憶起她小時候曾親眼見到母親腸胃病發作時躺在那裡用手掌按摩腹部的情形。對母親為何長壽,文章作了詳細的梳理與分析,歸結為三個“有”——
一是有好的心態。媽媽子女孫輩眾多,她常說:“你們家家都好,我就高興。”
二是生活有規律。“每天早上起來一杯鹽開水,這個習慣媽媽已經堅持了幾十年。”近20年來,媽媽的早餐一般是燕麥片蛋花羹(半兩燕麥片一個雞蛋),再加點枸杞子或紅棗或芝麻核桃粉,用一匙蜂蜜拌勻了慢慢吃。中晚餐主食以米飯為主,有時吃點麵條。菜則葷素都吃。
三是精神有寄託。她喜歡剪紙,剪紙創作要動腦動手。這成就了她心靈上的較高境界,也給她帶來健康與長壽。
人物逝世
2010年3月23日. 江蘇年齡最大的“老壽星”,有剪紙界“金母泰斗”稱號的胡家芝老人,因器官衰竭搶救無效,胡家芝老人在江蘇省人民醫院去世,享年114歲。昨天,記者得知這個訊息,儘管感到十分突然,但仍然迅速趕往胡家芝老人的住處悼念。據老人長子袁振藻介紹,胡家芝老人的追悼會將與本周六上午8點在南京石子崗殯儀館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