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多蘿村

據王氏墓碑記載,清乾隆年間,王姓由章丘縣遷此,玄、朱、石三姓早居。原名盤龍莊。因村周圍遍生藤蘿,村北有槲樹,改稱槲多蘿,後諧音為胡多蘿。

基本概況

據王氏墓碑記載,清乾隆年間,王姓由章丘縣遷此,玄、朱、石三姓早居。原名盤龍莊。因村周圍遍生藤蘿,村北有槲樹,改稱槲多蘿,後諧音為胡多蘿。主要有王、汪、柳、劉、李、楊、於、孫等姓氏,其中以王氏、楊氏居多。
抗日戰爭初期,因襲舊制,雪野鎮大部分村莊分別屬於萊蕪縣第七區和萊蕪縣第八區管轄,當時區以下設鄉(鎮),鄉(鎮)直接領導村,胡多羅隸屬七區所轄;1941年,萊蕪劃為萊北、萊東、新甫三縣,同年,撤銷鄉(鎮),劃大區為小區,以區轄村,胡多蘿村屬萊北雪野區;1945年10月,三縣合併,復稱萊蕪縣;1951年3月,萊蕪縣改地名區為數字區,雪野區為十二區,胡多蘿村隸屬十二區;1955年10月,萊蕪縣又恢復地名區,胡多蘿村隸屬雪野區;1958年3月,撤區劃鄉,胡多蘿村屬上游鄉;同年10月,上遊人民公社成立,胡多蘿村劃歸上游公社;1984年4月,上游公社改為上游辦事處,胡多蘿村隸屬大廠鄉;1985年11月,上游辦事處分為上游、雪野、鹿野三個鄉(鎮),胡多蘿村隸屬上游鎮;2001年,撤鄉並鎮後,上游鎮、雪野鄉、鹿野鄉合併為雪野鎮,胡多蘿村隸屬雪野鎮。

經濟發展

胡多蘿村以運銷為主要經濟來源。早在1995年3月和1997年3月,就被萊城區人民政府命名為“運銷專業村”。1999年1月,又被萊城區區委、萊城區人民政府命名為“農副產品購銷專業村”。運銷這一行業,自1985年發展起來,從興起到壯大,經歷了曲折的道路,現從事購銷的人員已達40餘人。
另外,村民的主要經濟作物是花椒。畜牧業上,以黑山羊養殖為主。由於本村多數男勞力在外經商,好多姑娘、媳婦拿起牧羊鞭,全村有50餘名婦女從事養殖業,最大年齡的有50多歲,最小的也十七八歲,曾經出現過傳遍四里八鄉的“姑娘出嫁陪送羊”的新聞,被老百姓傳為佳話。胡多羅村小磨香油,用料純正、製作工藝講究,色澤銅紅透亮,營養豐富,香味獨特,是上等的調料,遠銷京津。
胡多蘿村一直吃水難,並且因爭水還與鄰村發生過糾紛。1966年3月,山東省地質局王文景等5人與泰安專區水利建設指揮部馬青山為主的抗旱找水組來萊蕪幫助工作。首先在胡多蘿村東山口處,打成一眼深9米的岩石大口井,日出水量500立方米,解決了本村用水,又供鄰村用水,對解決山區缺水起了重要作用。
胡多蘿村第一屆黨支部書記叫楊子恆,1942年,因抗日被日本鬼子活活燒死,但他堅貞不屈,至死也沒透露一個黨員的名字。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楊青,原名楊學倫,14歲參軍,曾參加抗日戰爭,加入“楊靖宇之隊”。還參加過解放戰爭,曾任“徐州軍空軍後勤團政委”、“國務院七級部第四設計院工會主席”、河南省環境保護局黨委書記等職。為革命事業貢獻了自己的一生,73歲病逝。

教育狀況

優良的傳統激勵著一代又一代胡多蘿人,他們奮發圖強,為村莊的建設作出了貢獻。1999年,楊玉德任支部書記,村里舖了瀝青路,安上了程控電話,成為原上游鎮第一個電話村。
在教育上,胡多蘿村人更是不甘落後,他們把最寬敞的地方讓給孩子,胡多蘿村國小從建校至今,一直沒有更換地方。自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至2002年,胡多蘿村考人大中專院校的達12人。
村中主要景點有齊長城、石馬、曹操峪頂。齊長城時間久遠,只保留星點的痕跡。曹操峪頂山勢陡峭,上有南北長約0.5公里的西段銅礦遺址,相傳曹操任兗州牧時,曾在此採礦冶煉。
如今,村里又與泰威集團合作,在村口建起了10多個養雞大棚,為村民找到了一條致富路。胡多蘿人正以自己高瞻遠矚的經商理念譜寫著華麗的樂章。

歷史沿革

一、烈士英名錄
李慶福 王成教 楊學文 楊學等 楊玉香 王成香
二、歷任村支書
1940月——1942年11月 楊子恆
1942年11月——1945年5月 柳德意
1945年5月——1947年4月 於承山
1947年4月——1953年3月 楊學更
1953年3月——1955年2月 吉玉德
1955年2月——1961年12月 柳繼文
1961年12月——1966年12月 於丙泉
1966年12月——1968年10月 支部間斷
1968年10月——1985年12月 王成遵
1985年12月——1987年12月 孫樹遠
1987年12月——1993年3月 於福德
1993年3月——1994年9月 孫樹遠
1994年9月——1999年4月 楊玉德
1999年4月——2002年3月 王德剛
2002年3一 王德學
三、歷任村主任
1937年——1941年 柳方福(村長)
1942年——1947年 柳德意(村長)
1948年——1952年 王成卷(村長)
1953年——1958年 王日水(大隊長)
1958年——1965年12月 楊學更(大隊長)
1966年12月——1968年7月 張玉海(文革主任)
1968年7月——1971年2月 楊學更(革委會主任)
1971年2月——1976年12月 李德來(大隊長)
1977年1月——1982年12月 楊玉財(大隊長)
1983年1月——1984年12月 楊玉德(大隊長)
1985年1月——1987年3月 孫樹遠(主任)
1987年3月——1993年3月 王德學(主任)
1993年3月——1994年9月 孫樹遠(主任)
1994年9月——1999年4月 張玉海(主任)
1999年4月——2002年3月 柳護林(主任)
2002年3月一 王德學(主任)
四、副縣級及其以上千部
柳長林 曾任萊鋼集團十五技改工程處副處長
五、副高級及其以上專業技術人員
楊學豐 萊城電廠高級工程師
六、老中醫楊慶甲
楊慶甲,今年58歲,生長於中醫世家,他的曾祖父楊永慶,從小跟人學醫,擅長診治外科疾病,如牛皮癬、濕疹等皮膚疾病。後來,楊慶甲的二爺爺也跟他學醫,並與他合開藥房,名曰“濟世堂”。楊慶甲的父親楊玉厚,又跟楊學先學醫,走遍了胡多蘿周圍的十里八鄉,享譽一方。
1968年,楊慶甲憑藉從國小到的中醫中藥診治技術,被選拔進入當時的村衛生室,開始造福鄉親。他秉承家法,多年來潛心鑽研中醫理
論,主攻診治皮膚病等外科疾病,研製的“牛皮癬中藥丸”,榮獲了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發明專利證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