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細菌、病毒及毒素:多見於急性胃炎之後,胃黏膜病變經久不愈或反覆發作,逐漸演變而成慢性淺表性胃炎。 (2)鼻腔、口腔、咽部慢性感染:鼻腔、口腔、咽部等部位的慢性感染病灶,如齒槽溢膿、扁桃體炎、鼻竇炎等細菌或其毒素的長期吞食,可反覆刺激胃黏膜而引起慢性淺表性胃炎。經發現90%慢性扁桃體炎患者胃內有慢性炎症改變。 (3)吸菸:菸草中主要有害成分是尼古丁,長期大量吸菸可使幽門括約肌鬆弛,十二指腸液反流,以及胃部血管收縮,胃酸分泌量增加,從而破壞胃黏膜屏障導致慢性炎性病變。根據 Eward發現,每天吸菸20支以上者40%可發生胃黏膜炎症。 (4)藥物:某些藥物如水楊酸製劑、皮質激素、洋地黃、消炎痛、保泰松等,可引起慢性胃黏膜損害。 (5)刺激性食物:長期食用烈酒、濃茶、咖啡、辛辣及粗糙食物,以及過飢或過飽等無規律的飲食方式均可破壞胃黏膜保護屏障而發生胃炎。 (6)循環及代謝功能障礙:胃黏膜的結構和功能的完整性及其對各種損傷因素的防禦能力,均與充足的黏膜血流量密切相關。充血性心力衰竭或門靜脈高壓時,使胃長期處於瘀血和缺氧狀態,導致胃黏膜屏障功能減弱,胃酸分泌減少,細菌大量繁殖,容易造成胃黏膜炎性損害。慢性腎功能衰竭時,尿素從胃腸道排出增多,經細菌或腸道水解酶作用產生碳酸銨和氨,對胃黏膜產生刺激性損害,導致胃黏膜充血水腫,甚至糜爛。 (7)膽汁或十二指腸液反流:經纖維胃鏡發現或證實膽汁返流是引起慢性胃炎的一個重要原因。由於幽門括約肌功能失調或胃手術後十二指腸液或膽汁可反流至胃內,並破壞胃黏膜屏障,促使H?+及胃蛋白酶反向彌散至黏膜內引起一系列病理反應,導致慢性胃炎。 (8)幽門螺鏇桿菌(HP)感染:1983年澳大利亞學者Marshall和Warren從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竇粘液層及上皮細胞中首次分離出HP。此後眾多學者對慢性胃炎患者進行了大量實驗研究,在 60%~90%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中培養出HP,繼而發現HP的感染程度與胃黏膜的炎症程度呈正相關關係。故1986年,世界胃腸病學會第八屆會議上提出了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重要原因之一。胃腸專家陳春蓮指出HP致病機理可能主要是通過破壞胃黏膜屏障,使H+反向彌散,最終引起胃黏膜的炎症。 (9)心身因素:由於心理衛生不健康,長期處於精神緊張、憂慮或抑悶狀態,可引起全身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功能失衡。尤其是交感神經長時間處於興奮狀態,亦會導致胃黏膜血管舒縮功能紊亂,造成胃黏膜血流量減少,破壞胃黏膜屏障作用,久而久之形成胃黏膜慢性炎症反應。
相關詞條
-
潰瘍病出血
出血的量與速度取決於被侵蝕的血管的種類和內徑、血管的舒縮狀態,以及病人的凝血機制。毛細血管滲血,每天達到5~10ml,方可從糞便中測出潛血陽性。陽性可因...
疾病描述 症狀體徵 疾病病因 病理生理 診斷檢查 -
出血[出血]
出血(hemorrhage)主要指紅細胞從血管或心臟逸出,稱為出血。逸出的血液進入體腔和組織內為內出血,流出到體外為外出血。按血液逸出的機制可將出血分為...
分類 病因 病變 後果 -
膽道出血
膽道出血,系肝膽疾病、創傷、手術或全身性因素而致的膽道較大量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國內並非少見。1654年Glisson首次報導膽道出血。...
疾病概述 發病機制 檢查 疾病診斷 治療方法 -
胃、十二指腸潰瘍出血
1.急性大出血,伴有休克現象者,多系較大的血管出血,難以自行止血。 潰瘍病大出血是潰瘍侵蝕基底血管破裂的結果,大多為中等動脈出血。 多數患者在出血前有潰...
【診斷】 【治療措施】 【病因學】 【臨床表現】 【鑑別診斷】 -
老年消化道出血
疾病預防\n積極治療原有病變,避免飲酒,避免損傷消化道黏膜食物,藥物的攝入,必要時急躁套用黏膜保護劑或抗酸劑。食管靜脈曲張者,避免吞咽粗糙食物,口服藥須...
疾病概述 症狀體徵 疾病病因 病理生理 診斷檢查 -
慢性結腸炎
慢性結腸炎是一種慢性、反覆性、多發性以結腸、乙狀結腸和直腸為發病部位。指直腸結腸因各種致病原因導致腸道的炎性水腫,潰瘍、出血病變。症狀為左下腹疼、腹瀉、...
基本簡介 病因 病理 症狀 用藥原則 -
老年慢性胃炎
最常見的症狀是胃部疼痛和飽脹感。本病以對症治療為主。臨床特點為老年人隨年齡增長,感覺較遲鈍,故自覺症狀輕微,甚至無症狀,即使有症狀也無特異性,如上腹飽脹...
疾病概述 症狀體徵 疾病病因 病理生理 診斷檢查 -
胃脂肪瘤
胃脂肪瘤(liparomphalus of stomach)是胃良性間質性腫瘤,發病率低,進展緩慢,惡變極少,預後良好。胃脂肪瘤多見於中年人,男女發病率...
病因 發病機制 臨床表現 併發症 診斷 -
慢性腸炎
慢性腸炎泛指腸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可為細菌、黴菌、病毒、原蟲等微生物感染,亦可為過敏、變態反應等原因所致。臨床表現為長期慢性、或反覆發作的腹痛、腹...
概念 症狀 症狀診斷 危害 飲食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