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肖國生,湖南瀏陽人,1916年5月出生。
1930年年僅14歲,參加紅軍,1933年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湘鄂贛獨立師宣傳員、宣傳隊長、紅軍第六師政治部秘書;1934年,在著名的太原橋戰爭中足負重傷致殘,由於行動不便,沒有參加紅軍主力長征,被調任少共湘鄂贛西北特委宣傳部長,繼而調任少共湘鄂贛省委青年部長。1935年任紅軍第十六師政治部宣傳科長,隨傅秋濤同志領導部隊團結人民,堅持了三年艱苦的南方游擊戰爭。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肖國生被分配到新四軍一支隊一團任宣傳股長;1938年春,肖國生告別新婚的妻子,東進殺敵,後調任二團政治處主任。
1938年6月,隨陳毅司令員及其部隊抵達蘇南茅山地區,創建茅山抗日根據地。由於他不凡的政治工作能力和紮實的工作作風,二團的政治工作很出色,戰鬥力非常強,短短的幾個月,肖國生參與組織指揮了大、小二十多次殲滅日寇的戰鬥均取得勝利。
1938年12月,陳毅同志在皖南的一次會議上說:“肖國生同志是我黨難得的優秀幹部,他以一個共產黨員應有的品德和精神,把全部精力傾注在黨的事業和政治思想工作上,這是二團戰鬥力不斷得到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1939年2月7日在新四軍的“二七”政治工作會議上,肖國生被公譽為全軍“政治工作模範”、“共產黨員模範”、“青年人模範”而聞名全軍。
1939年3月7日,連遭新四軍痛擊的日軍不甘失敗,糾集5000餘兵力,分兵8路,包圍新四軍二團駐地,在生死關頭,肖國生強烈要求留下掩護部隊突圍,在戰鬥中壯烈犧牲!時年23歲。”史載“此役我軍奮力反擊,斃日軍56名,傷43人。團政治處主任肖國生等58名指戰員英勇犧牲”。上、下會戰鬥是新四軍挺進茅山地區後,第一次進行的大規模反包圍戰,其中肖國生是新四軍第一個在作戰中犧牲的團級領導幹部。
人物生平
1916年,肖國生出生在湖南省瀏陽市淳口鎮楊柳村。1930年,年僅14歲的肖國生毅然背起竹筒槍參加了革命,並於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肖國生任新四軍一支隊一團政治處宣傳股長。1938年6月,肖國生隨一支隊司令員陳毅及其部隊抵達蘇南茅山地區,協助陳毅籌建鎮江、句容、金壇、丹陽四縣人民抗敵自衛委員會,組織發展抗日力量,創建茅山抗日根據地。
肖國生注重加強部隊政治思想工作,尤其是部隊的紀律教育,經常深入基層與幹部戰士促膝談心。1938年12月,陳毅在皖南的一次會議上說:“肖國生同志是我黨難得的優秀幹部,他以一個共產黨員應有的品德和精神,把全部精力傾注在黨的事業和政治思想工作上,這是二團戰鬥力不斷得到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1939年2月7日,在皖南召開的“二七”政治工作會議上,肖國生被譽為全軍“政治工作模範”、“共產黨員模範”、“青年人模範”。
1938年6月下旬,肖國生率二團一營到達丹北地區。8月12日,肖國生參與指揮二團第一營和第三營作戰,在地方武裝的配合下夜襲句容城,搗毀了偽縣維持會,之後連續取得了打擊高資、下蜀、白兔等地日軍大小數十次戰鬥的勝利,威震京滬線。每次戰鬥之後,肖國生就立即組織政治處幹部下連隊,指導幫助開展戰評活動,認真總結經驗,表揚戰鬥英模,使部隊的作戰能力不斷提高,鬥志持續旺盛。
1938年八九月間,茅山地區發生霍亂。部隊決定派出醫工隊、群工隊進入疫區執行救護任務,肖國生主動要求親自帶隊前往,終於控制住了霍亂疫情。但是,這支由140多人組成的隊伍,最後只有81人回到團里,肖國生僥倖撿回了一條命。
1939年3月6日,新四軍二團團長王必成率團部及一營約400餘人,移駐鎮江上會、下會一帶休整,3月7日被日軍包圍。為了掩護團直機關轉移,肖國生親率一個連堅守陣地,奮力抵抗,成功掩護主力衝破敵人兩道包圍圈,突圍而出。肖國生在戰鬥中多處中彈,壯烈犧牲,年僅23歲。
人物身後
陳毅聞聽肖國生犧牲的訊息,非常悲痛,親撰悼文《追悼模範政工人員肖國生》、《肖國生傳略》、《永不忘,學習他,我們的死者》紀念烈士,在文中他寫道:“茅山的風雪,長江的波濤,都在追悼我們的抗戰英雄,我們應該以更大勇氣來繼承他們的事業。”
周恩來同志聽到噩耗,也寫下悼文,稱肖國生的犧牲代表了一年來新四軍無數英勇烈士的犧牲,代表了新四軍高級幹部奮鬥犧牲的領導精神,更代表了多年奮鬥至死不息的革命者的意志,不畏強寇勇往直前的青年政工人員的模範。
人物紀念
在茅山的新四軍紀念館和鎮江的烈士陵園內,保留有介紹肖國生生平事跡的展廳,陳列有他的遺物32件及介紹其英雄事跡的史料書籍十餘本。
當地人民為了紀念肖國生,將他的犧牲地——江蘇省句容市白兔鎮鄭庠村改名為“國生村”,一條通向鎮上的路命名為“國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