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通訊

聲通訊,是以發出的聲音使其他個體或群體接收並產生行為反應的通訊方式。

定義

聲通訊(aeoustieeommunieation)以發出的聲音使其他個體群體接收並產生行為反應的通訊方式

昆蟲的聲通訊

昆蟲在不同行為機理控制下依種類及其生理狀態不同可發出不同頻率,強度和波形(或脈衝圖形)的鳴聲,鳴聲忽現忽停有精確的時間性,以達到準確通訊的目的。許多昆蟲,如葉蟬、飛虱等還能發出人耳聽不到的聲音進行通訊。昆蟲的種間音頻特異性很明顯,因此,利用昆蟲聲音的種間差別,可進行種類鑑定和控制害蟲行為。發音及接收雙翅目的蚊蟲靠翅膀振動空氣發出聲音。直翅目的孟斯和蟋蟀以覆翅上發聲器官的磨擦引起覆翅振動而發聲;直翅目的蝗蟲多用後腿節上的音齒與前翅上的翅脈磨擦發音,也有用後足與後翅磨擦發音者。同翅目的蟬則用腹部兩側聲鼓的迅速振動而發聲。用聲音通訊的昆蟲,具有特殊的接收聲音的感受器。蚊蟲靠觸角上的江氏器接收聲信號,蝗蟲的聽覺器長在腹部第一節背板的兩側。孟斯和蟋蟀的聽覺器長在前足脛節上。這些器官在許多昆蟲中起接收和過濾聲音的作用,能從背景噪聲中分辨出重要的聲音成分,使之成為有用的通訊信號。(見彩圖163)昆蟲不僅能接收自己同類的聲信號,還具有鑑別其他類群發出的聲信息的本能。例如,夜蛾類的聽覺器官能接收30米以外蝙蝠在利用回聲定位捕食昆蟲時發出的超音波.並能利用腿的摩擦發出干擾波,迷惑蝙蝠乘機逃避,具備這種本能的昆蟲,比不具備者被捕食的機率要小得多。信號類型昆蟲在利用聲音通訊中,常見的聲信號有召喚、求偶、爭鬥、遇險告警、拒絕排斥等。常見的蚌蟬、寒盤的雄成蟲,在召引雌蟲時不停地發出召喚鳴聲,並有一呼群鳴的習性。雄蟋蟀在召喚雌蟋蟀時,不停地高聲鳴叫,待雌蟋蟀接近後雄立刻發出了求偶鳴聲,聲音變低,並且多為連綿不斷的顫音。如果二雄蟲相遇則往往會發生爭鬥,鳴聲短促而激昂。雄蟲的召喚、求偶和爭鬥的鳴聲信號顯然不同,以斗蟋為例,示波器顯示記錄的3種鳴聲節律脈衝序列圖象(圖1)清楚地反映出不同行為鳴聲的結構特徵。東亞飛蝗和淡色庫蚊也能利用鳴聲聯繫。淡色庫蚊兩性的飛翔聲由於幕音頻率不同,頻譜也圖2淡色庫蚊飛翔聲波形圖a一b,雄蚊飛翔聲波形;c一d、雌蚊飛翔聲波形(各圖下線是500赫正弦波)不同。雌、雄蚊頻譜雖然都是由一個基波和13個諧波組成,但譜圖不完全相同,波形也不一樣(圖2),雌蚊的飛翔聲可引誘雄蚊與之交配。

參考連結

http://www.zzgwu.com/wiki/index.php?doc-view-507146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