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作內容
根據國內媒體最初的編譯報導:擁有這幅畫的科貝爾家族住在紐約市郊。但事實上,他們是住在紐約州的布法羅市,也就是大家常說的水牛城,離尼亞加拉大瀑布一帶不遠。現年53歲的美國空軍退役軍官馬丁·科貝爾是文中主角,27年前,當他的孩子們在屋內玩網球的時候,意外碰落了掛在牆上的這幅被他們稱為“邁克”的畫,此後它便一直被遺忘在沙發後面。直到最近,科貝爾才決定邀請義大利藝術鑑賞家安東尼奧·福爾切尼洛鑑定這幅畫,最終確認是大師真跡。
事實上,根據《紐約郵報》的報導,馬丁·科貝爾一直都知道這幅畫來歷不淺,因為這是他們家族的傳家寶,但他不敢輕易找人鑑定,更不敢聲張。這幅尺寸不大的畫(長64厘米、寬48厘米)一直被低調地掛在客廳牆上,後來則被他謹慎地包裹了起來。
創作背景
對於這幅畫的來歷研究,則始於2003年,當馬丁·科貝爾從美國空軍退役之後,手裡的空閒時間多了,這才接下了父親留給自己的重要任務:尋找這幅畫的歷史。科貝爾蒐集了大量資料,慢慢找出了線索:1545年,米開朗基羅受好友、當時的著名女詩人維特多里亞·科羅娜之邀,專為她創作了這幅畫,命名為Pieta(《聖殤》,也譯作《聖母憐子》)。與這幅畫同名的,還有米開朗基羅的傳世雕塑經典:著名的《聖殤》大理石像,現珍藏於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
至於這幅畫,在科羅娜去世後,曾經被兩任紅衣大主教先後收藏,然後便到了一位名叫維拉妮的德國女爵手中。當這位女爵去世時,她慷慨地將這幅畫贈送給了一直服侍自己的女管家歌楚德·楊。而這位幸運的歌楚德·楊,便是馬丁·科貝爾曾曾祖母的妯娌,多么曲折的關係。
科貝爾祖母在1883年將這幅畫帶到了美國。隨後便一直保存在他們的家族裡。因為年代久遠,後輩漸漸不能確知這幅畫的真假。為了整理出這些線索,科貝爾先後求教於拍賣公司專家、博物館館長、研究文藝復興藝術的學者,甚至遠赴歐洲查閱相關史料和書籍。最後,這位藝術的門外漢終於有機會接觸到了專門研究和修復義大利古代繪畫的歷史學家安東尼奧·福爾切尼洛。
在見到畫作之前,福爾切尼洛曾確信這是一幅贗品。但經過仔細檢查之後,他被震驚了:“令我目瞪口呆的,不僅是這幅畫的來歷,而是這樣一幅來自歐洲、出自米開朗基羅之手的無價之寶,竟然就這么隨隨便便地放在美國一戶中產階級的房子裡,還嚴密包裹著,讓它承受潮濕和熱度!”
歷史傳承
關於自己的這次研究成果和鑑定故事,福爾切尼洛還專門寫了一本書,名字就叫《失落的聖母憐子圖》,已經在義大利出版,預計還會在美國出版。然而,儘管如此,僅有福爾切尼洛的證明,還不能完全確定這幅畫是米開朗基羅真跡。不過,這幅畫已經被謹慎存入了保險柜。
據悉,米開朗基羅的畫作在拍賣市場上的價格在2000萬美元左右,如若是被國家藝術博物館收藏的米開朗基羅作品,則估價3億美元。華盛頓大學的米開朗基羅研究專家威廉姆·華萊士說:“估計就這幅畫的真偽,專家們還將展開長期的研究。”
作者簡介
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雙魚座),義大利雕塑家、繪畫家、詩人兼建築師。米開朗基羅是文藝復興時期傑出的雕塑家、建築師、畫家和詩人,與李奧納多·達文西和拉斐爾並稱“文藝復興藝術三傑”,以人物“健美”著稱,即使女性的身體也描畫的肌肉健壯。他的雕刻作品“大衛像”舉世聞名,美第奇墓前的“晝”、“夜”、“晨”、“暮”四座雕像構思新奇,此外著名的雕塑作品還有“摩西像”、“大奴隸”等。他最著名的繪畫作品是梵蒂岡西斯廷禮拜堂的《創世紀》天頂畫和壁畫《最後的審判》。他還設計和初步建造了羅馬聖伯多祿大殿,設計建造了教皇尤利烏斯二世的陵墓。米開朗基羅脾氣暴躁、不合群,和達文西與拉斐爾都合不來,經常和他的恩主頂撞,但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米開朗基羅1475年生於佛羅倫斯共和國卡普雷塞,1564年在羅馬去世,時年88歲。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