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的建立
1899年,沙皇俄國在哈爾濱秦家崗建立中東鐵路局的管理機構,並決定修建一座俄羅斯東正教堂。修建教堂的決定得到了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支持,並在聖彼得堡發布了哈爾濱東正教堂設計競賽的通知,最終選定了俄國教會著名建築師鮑達雷夫斯基的設計方案,教堂的名稱以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名字命名。
1899年10月13日是俄國聖母節,聖·尼古拉教堂在這一天舉行了奠基儀式,但教堂在第二年春天的3月才正式開工建設。教堂建設工程由著名工程師雷特維夫主持。著名畫家古爾希奇文克則完成了聖母像及教堂內部的大量壁畫。教堂內部的聖物、聖像及大鐘都是從莫斯科運來的,耗資巨大。也正由於俄國人對教堂的重視,雖然教堂也因義和團圍攻哈爾濱而一度被迫停工,但教堂還是在1900年12月順利完工,耗時僅一年。紅軍街原名車站街,霍爾瓦特大街,1949年,為紀念蘇聯紅軍解放全東北而改稱為紅軍街。
聖·尼古拉教堂建成後,沙俄中東鐵路護路隊隨行的東正教神父亞力山大·茹拉夫斯基以主祭司身份來到教堂,主持教堂和哈爾濱的東正教事務。
附: 1. 東正教與尼古拉教堂:
東正教是俄國的國教,沙皇同時兼任教皇。“一般說來,什麼地方出現了俄國人,他們要乾的第一件事就是修建教堂。”因而,在哈爾濱的俄國人對喇嘛台的修建是相當重視的。它由東正教教會建築師鮑達雷夫斯基設計,由工程師雷特維夫主持修建,其正門上部的聖母像及教堂內部壁畫由俄國畫家古爾希奇文克所作,而教堂內部的聖物、聖像及大鐘則是從莫斯科運來的,耗資巨大,可見俄國人對教堂的重視程度。在教堂內聖·尼古拉像下部鑲嵌的奠基式紀念銅板上以俄文雕刻銘文,意為“尼古拉皇帝即位六年,清國皇帝光緒二十五年、世界創造7407年、基督降誕1899年10月1日,財政大臣維特、鐵路總辦克爾彼奇鐵路建設局長尤格維奇,於松阿里市(即哈爾濱市)在鐵路守備隊司祭祝福下,建築工程師雷特維夫建此。”從此,一座莊重優雅、精美脫俗的教堂誕生了。
2.打從沙俄殖民者在哈爾濱落腳之初,並選定在秦家崗建立中東鐵路局的管理機構開始,尼古拉二世的寵臣們,一方面為了表現對沙俄帝國的效忠竭力推進"黃俄羅斯"計畫在東方的實現;另一方面,為彌補遠居異國,懷念故土時有的孤獨感,確定按照俄羅斯民族似乎有約定俗成習慣:哪裡有俄羅斯人,第一幢建築便是東正教堂。
建築風格
聖·尼古拉教堂全部採用木構架井幹式構成。教堂內部圍成巨大的穹頂空間,外部則運用俄羅斯民間木結構帳篷頂的傳統形式。由於教堂處於廣場中央,為使來自不同方向的人群都能得到良好的視覺效果,因而建築採用了近似於希臘十字的八角形布局。教堂東面明顯凸出而為聖壇,西面為主入口,南北兩側均略凸作為次入口。一個洋蔥頭形穹頂矗立在八角形帳篷頂端,中間與變細加長了的鼓座相聯結。
毀壞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於與蘇聯關係密切,仍然有大量俄羅斯僑民居住在哈爾濱。聖·尼古拉教堂成為這些俄羅斯僑民舉行宗教活動的重要場所。大直街被哈爾濱市民稱為“龍脊”,而坐落在大直街中心位置的聖·尼古拉教堂也自然影響著哈爾濱市民的日常生活。但在20世紀60年代,中蘇關係破裂,大量俄羅斯僑民回國,東正教也在哈爾濱日益衰落。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西式風格、沙皇背景的聖·尼古拉教堂自然成為“破四舊”的眾矢之的。1966年8月23日,紅衛兵開始拆除聖·尼古拉教堂,但因教堂結構的牢固,紅衛兵不得不動用各種工具以及消防車、卷揚機,直到8月24日早晨才將教堂徹底拆毀。教堂內的文物也多被毀壞或散失。
教堂的大鐘被拆下後運往五大連池市鳳凰山農場,直到2002年,大鐘才被運回哈爾濱,現存於東北烈士紀念館。 尼古拉大鐘底部直徑840ha毫米,重約300公斤。於1866年在俄國秋明市製造,1900年聖尼古拉教堂竣工後開始懸掛,至1966年因教堂遭到破壞而不知去向。後來這口大鐘在一個農場被發現,成為尼古拉教堂目前發現的唯一文物。復建及爭議
1996年之後,隨著中央大街被確立為商業步行街,聖·索菲亞教堂廣場完成改造,哈爾濱市旅遊業發展迅速。同時,哈爾濱市市民及有關部門對歷史建築、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進一步提高。於是,關於復建聖·尼古拉教堂的提議也通過各種方式在各種場合被提出。
支持
支持復建教堂的人普遍認為,藝術無國界,聖·尼古拉是哈爾濱建築藝術的典範。與聖·索菲亞教堂、中央大街的歐式建築一樣,它展現給哈爾濱市民的是美感,復建教堂是一種對美的追求。同時教堂的建築風格與哈爾濱這座城市的建築特色協調一致。
從另一種角度來說,教堂原址在哈爾濱火車站的正對面,重建之後教堂將成為哈爾濱的標誌性建築,也將成為哈爾濱市旅遊的新亮點。復建教堂不僅僅可以提高旅遊業的效益,而且可以提升哈爾濱的城市形象及城市競爭力。
另外,復建教堂並不代表給侵略者歌功頌德,而是記錄哈爾濱這個城市的歷史積澱,一是殖民歷史,二是文化大革命的歷史,同時也向後人展示這座城市輝煌的建築成就。[2]
除原址復建教堂之外,也有人認為可以另選新址復建教堂。由於時代的變遷,考慮到當今紅博廣場的具體情況,完全復原並不現實,但可以在城市的其他地方復建教堂。
與此類似,哈爾濱市市民胡泓提出了另外一種想法:在教堂原址復建教堂的五個“洋蔥頭”。胡泓認為,考慮到今天紅博廣場周圍建築的特點,完全恢復從前的教堂,與周圍周邊環境並不協調,但可以用現代建築材料,將教堂標誌性的五個“洋蔥頭”復建。復建後可以闢為博物館。[3]
反對
黑龍江省知名史學家、黑龍江大學歷史文化旅遊學院副院長段光達教授認為,復建一座教堂,沉湎於過去,不但不倫不類,而且會貽笑大方。持相同觀點的人普遍認為,哈爾濱的西洋文化本質上是一種殖民文化,依賴於特定的歷史時期,不是一個中國城市應該延續的文化。保護現有的歐式建築,是對這種文化本身的一種尊重,同時也是讓後人牢記恥辱歷史。而復建一座殖民建築,則是把恥辱當成榮耀,本末倒置。
另外,聖·尼古拉教堂藝術價值非凡,是哈爾濱建築史上經典之作,從技術層面上看,現代人還難以有這種技能可以復原教堂。復建的作品,很可能會被認為是不倫不類的贗品。
東正教在哈爾濱已經沒落,無需再增加一座教堂來舉行宗教活動或辦理宗教事務。如果復建的教堂不為宗教事務所用,而是闢為博物館或另為他用,顯然失去了復建教堂的意義。
[4]
復建工程
2006年7月,聖·尼古拉教堂復建工程在哈爾濱市香坊區阿什河畔開工,復建後的教堂將用作為尼古拉藝術館,成為“俄羅斯風情園”度假村的標誌性建築。尼古拉藝術館以聖·尼古拉教堂為原形,按1比1的比例完全還原。目前工程進展順利,“俄羅斯風情園”度假村將於2008年前後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