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故事

聊齋故事

《聊齋志異》是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的著作,是一部文言文短篇小說集。作品通過談狐說鬼的手法,對當時社會的腐敗、黑暗進行了有力批判,反映了作者對人生、社會的豐富體驗和深刻智慧。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聊齋故事聊齋故事

《聊齋志異》是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的著作,是一部文言文短篇小說集。作品通過談狐說鬼的手法,對當時社會的腐敗、黑暗進行了有力批判,反映了作者對人生、社會的豐富體驗和深刻智慧。作品情節幻異曲折,跌宕多變,文筆簡練,敘次井然,被譽為我國古代文言短篇小說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

本書在選取篇目和改編時,以適宜少年兒童閱讀為標準,對故事進行了適當的刪改,希望小讀者在閱讀過程中,能獲得更美好的藝術享受。

內容摘錄

牧豎

兩牧豎入山至狼穴,見有小狼二,謀分捉之。各登一樹,相去數十步。少頃大狼至,入穴見失仔,意甚倉皇。豎於樹上扭小狼蹄令嗥;大狼聞聲仰視,怒奔樹下,號且爬抓。其一豎又在彼樹致小狼鳴急;狼輟聲四顧,始望見之,乃舍此趨彼,咆號如前狀。前樹又鳴,又轉奔之。口無停聲,足無停趾,數十往復,奔漸遲,聲漸弱;既而奄奄僵臥,久之不動。豎下視之,氣已絕矣。

有豪強子,怒目按劍,若將搏噬;為所怒者,乃闔扇去。豪力盡聲嘶,更無敵者,豈不暢然?不知此禽獸之威,人故弄之以為戲耳。

義犬(義犬)

周村有賈某貿易蕪湖,獲重資,賃舟將歸,見堤上有屠人犬,倍價贖之,養豢舟上。舟上固積寇也,窺客裝,蕩舟入莽,操刀欲殺。賈哀賜以全屍,盜乃以氈裹置江中。犬見之,哀嗥投水;口銜裹具,與共浮沉。流蕩不知幾里,達淺擱乃止。犬泅出,至有人處,狼信哀吠。或以為異,從之而往,見氈束水中,引出斷其繩。客固未死,始言其情。復哀舟人載還蕪湖,將以伺盜船之歸。登舟失犬,心甚悼焉。抵關三四日,估輯如林,而盜船不見。適有同鄉估客將攜俱歸,忽犬自來,望客大嗥,喚之卻走。客下舟趁之。犬奔上一舟,齧人脛股,撻之不解。客近呵之,則所齧即前盜也。衣服與舟皆易,故不得而認之矣。而搜之,則裹金猶在,嗚呼!一犬也,而報恩如是,世無心肝者,其亦愧此犬也夫!

大鼠

萬曆間。宮中有鼠,大與貓等,為害甚劇。遍求民間佳貓捕制,輒被啖食。適異國來貢獅貓,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闔其扉,潛窺之。貓蹲良久,鼠逡巡自穴中出,見貓,怒奔之。貓避登几上,鼠亦登,貓則躍下。如此往復,不啻百次。眾鹹謂貓怯,以為是無能為者。既而鼠跳擲漸遲,碩腹似喘,蹲地上少休。貓即疾下,爪掬項毛,口齕首領,輾轉爭持間,貓聲嗚嗚,鼠聲啾啾。啟扉急視,則鼠首已碎矣。然後知貓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彼出則歸,彼歸則復,用此智耳。噫!匹夫按劍,何異鼠乎!

象(大象)

廣中有獵獸者,挾矢如山。偶臥憩息,不覺沉睡,被象鼻攝而去。自分必遭殘害。未幾釋置樹下,頓首一鳴,群象紛至,四面鏇繞,若有所求。前象伏樹下,仰視樹而俯視人,似欲其登。獵者會意,即足踏象背,攀援而升。雖至樹巔,亦不知其意向所存。少時有狻猊來,眾象皆伏。狻猊擇一肥者,意將搏噬,象戰慄,無敢逃者,惟共仰樹上,似求憐拯。獵者會意,因望狻猊發一弩,狻猊立殪。諸象瞻空,意若拜舞,獵者乃下,象復伏,以鼻牽衣,似欲其乘,獵者隨跨身其上。象乃行至一處,以蹄穴地,得脫牙無算。獵人下,束治置象背。象乃負送出山,始返。

翻譯:廣東中部有一個獵人,帶著箭到山中去。偶然躺下休息,不覺沉沉睡去,被象鼻子捲起帶走。他自想一定會被摧殘殺害。不一會象把他放在樹下,點頭叫了一聲,群象紛紛而來,在四面環繞,好像有什麼請求。先前的那頭象伏在樹下,仰頭看樹又低頭看人,好像想讓他爬樹。獵人明白了,就腳踩象背,爬到樹上。即使到了樹頂,也不知道象要自己做什麼。不久,有一頭狻猊走來,眾象皆伏在地上。狻猊選了一頭肥的,想要與之搏鬥吃了它,群象戰戰慄栗,沒有敢逃走的,只是都仰頭看樹上,好像請求獵人憐憫它們。獵人懂得它們的心意,就對著狻猊射了一箭,狻猊馬上倒下死去。群象看著天空,好像要跪拜和舞蹈,獵人於是從樹上下來,象又伏在地上,用鼻子拉著他的衣服,好像要他坐到身上,獵人便騎上大象。象就走到一個地方,用蹄刨地,得到無法計數的脫落的象牙。獵人跳下象背,把象牙捆好放到象背上,象就背著他送他出山,這才返回

鴝鵒(八哥鳥)

王汾濱言:其鄉有養八哥者,教以語言,甚狎習,出遊必與之俱,相數年矣。一日將過絳州,去家尚遠,而資斧已罄,其人愁苦無策。鳥云:“何不售我耶?送我王邸,當得善價,不愁歸路無資也。”其人云:“我安忍。”鳥言:“不妨。主人得價疾行,待我城西二十里大樹下。”其人從之。

攜至城,相問答,觀者漸眾。有中貴見之,聞諸王。王召入,欲買之。其人曰:“小人相依為命,不願賣。”王問鳥:“汝願住否?”言:“願住。”王喜,鳥又言:“給價十金,勿多予。”王益喜,立畀十金,其人故作懊悔狀而去。王與鳥言,應對便捷。呼肉啖之。食已,鳥曰:“臣要浴。”王命金盆貯水,開籠令浴。浴已,飛檐間,梳翎抖羽,尚與王喋喋不休。頃之羽燥。翩躚而起,操晉音曰:“臣去呀!”顧盼已失所在。王及內侍仰面咨嗟,急覓其人則已渺矣。後有往秦中者,見其人攜鳥在西安市上。此畢載積先生記。

聊齋志異

考城隍 宋公諱燾,邑庠生。一日,病,見吏人持牒,牽白顛馬來,云:“請赴試。”公言:“文宗未臨,何遽得考?”吏不言,但敦促之。公力病乘馬從去,路甚生疏。至一城郭,如王者都。移時入府廨,宮室壯麗。上坐十餘官,都不知何人,惟關壯繆可識。檐下設幾、墩各二,先有一秀才坐其末,公便與連肩。几上各有筆札。俄題紙飛下。視之,八字云:“一人二人,有心無心。”二公文成,呈殿上。公文中有云:“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諸神傳贊不已。召公上,諭:“河南缺一城隍,君稱其職。”公方悟,頓首泣曰:“辱膺寵命,何敢多辭?但老母七旬,奉養無人,請得終其天年,惟聽錄用。”上一帝王像者,即命稽母壽籍。有長須吏,捧冊翻閱一過,白:“有陽算九年。”共躊躇間,關帝曰:“不妨令張生攝篆九年,瓜代可也。”乃謂公:“應即赴任;今推仁孝之心,給假九年。及期當復相召。”又勉勵秀才數語。二公稽首並下。秀才握手,送諸郊野,自言長山張某。以詩贈別,都忘其詞,中有“有花有酒春常在,無燭無燈夜自明”之句。公既騎,乃別而去。及抵里,豁若夢寤。時卒已三日,母聞棺中呻吟,扶出,半日始能語。問之長山,果有張生,於是日死矣。後九年,母果卒,營葬既畢,浣濯入室而沒。其岳家居城中西門裡,忽見公鏤膺朱幩,輿馬甚眾。登其堂,一拜而行。相共驚疑,不知其為神,奔詢鄉中,則已歿矣。公有自記小傳,惜亂後無存,此其略耳。

主要畫家

劉巨德: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內蒙古商都人。論著有《圖形想像》、《劉巨德素描集》、《劉巨德中國畫作品集》等。杜大愷: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繪畫系主任、北京市文聯理事、北京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曾主持為慶祝香港回歸創作的大型雕塑及《世紀壇》壁畫等工程,並出版個人畫集《杜大愷水墨精品選》和文藝理論文集。李少文: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教授,主持以探索中國畫多樣表現性為特徵的李少文工作室,著有《李少文人物畫集》、《中國當代研究生國畫選》等。

聊齋故事聊齋故事

張世明:當代中國兒童書插畫家。連環畫作品《中國古代寓言》曾在1980年日本舉行的第2屆野間兒童圖書插圖比賽中獲一等獎。1981年,他的作品《守株待兔》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洲文化中心舉辦的畫展中得了大獎。1993年他為台灣遠流出版公司繪製的《板橋三娘子》入選了義大利波隆那兒童插畫展並獲得了聯合國兒童救援基金會的大獎。

請點擊上面圖片查看圖書演示,或查看下面的封面預覽

圖書目錄

嶗山道士

夢狼

雷曹

紅玉

鴿異

王六郎

蓮花公主

狐狸嫁女

畫皮

酒友

嬰寧

書痴

胡四娘

罵鴨

小翠

醜狐

促織

瞳人語

葉生

伍秋月

……

影響

莫言的諾獎致詞直接受聊齋故事影響,《聊齋志異》構思模式對莫言小說的影響更是隨處可見。

莫言在諾貝爾文學獎授獎儀式上稱自己是“講故事的人”,深受故鄉講故事前輩蒲松齡影響,“我是他的傳人。”莫言的諾獎致詞講了幾個故事。最後一個故事大意:八個外出打工的泥瓦匠為避暴風雨躲進破廟。天空雷聲緊、火球滾,似乎還有龍叫。眾人說:我們中肯定有人做了虧心事。咱們把草帽丟出去,哪個人的草帽被吹走,他就得出去接受懲罰。草帽丟出去之後,只有一個人的草帽被吹走。七個人把他抬起來丟到廟門外。此人剛被扔出,廟轟然坍塌

這個故事的範本是《聊齋志異》中真實歷史人物傳奇《孫必振》:

“孫必振渡江,值大風雷,舟船搖,同舟大恐。忽見金甲神立雲中,手持金字牌下示;諸人共仰視之,上書‘孫必振’三字,甚真。眾謂孫:‘必汝有犯天譴,請自為一舟,勿相累。’孫尚無言,眾不待其肯可,視旁有小舟,共推置其上。孫既登舟,回首,則前舟覆矣。”

一念之惡定生死的《孫必振》提醒世人:做人不能損人,損人結果很可能害己。眾人在金甲神出現時,如果不那樣自私自保,可能會沾孫必振的福氣逃過一劫。

搬上舞台

為獻禮第十屆中國藝術節,由山東省雜技團打造的大型魔幻雜技劇《聊齋遺夢》近日在濟南亮相。該劇首次把《聊齋志異》的故事搬上雜技舞台,通過細膩曲折的故事情節、剛柔並濟的雜技表演,並結合現代舞美、3D全息影像等高科技手段,給觀眾帶來全新的視聽享受。

《聊齋遺夢》分為上、下兩個篇章,講述了一個書生與狐仙悽美的愛情故事。“從雜技的獨特審美特性出發,我們並沒有拘泥於《聊齋志異》中某個具體故事,而是選擇了其中最經典的人物、最常見的故事結構,以濃縮、概括的方式將其呈現出來。”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主席、該劇編劇馮雙白說。劇組一直致力於探索如何將傳統的神奇傳說故事、當代觀眾期待的舞台審美樣式與山東省雜技團高超的雜技藝術三者有機結合,從而將古老的文化精神以獨特的形式奉獻給觀眾。

作為一部魔幻雜技劇,雜技仍是《聊齋遺夢》的主體。該劇將《蹬人》等看家戲搬上舞台,既突顯雜技的特性,又創造出符合故事內容的情境。山東省雜技團團長姚建國表示,除了獻禮“十藝節”,劇團還希望能將該劇打造成山東的文化旅遊品牌。下一步,劇團還將編排精簡版的《聊齋遺夢》到其他城市巡演,豐富各地民眾的文化生活。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