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爾內姆

耶爾內姆

耶爾內姆,法國巴黎人,音樂家,著有多部作品,深受歌迷的喜愛與推崇。

基本信息

簡介

Yael naim(耶爾內姆)

事跡

YaelNaim(耶爾內姆)在談到Tot ou Tard公司為她發行的第一張唱片時,說道:“這幾乎是一個我曾經一直想放棄的音樂之夢。”如果沒有遇見David Donatien精通多種樂器的演奏家,這個音樂方案可能早就被擱置了。David在與Yael共事的兩年時間裏,用他作為組織者和編導的天份啟迪了Yael這個音樂天才。

Yael Naim1978年出生在法國巴黎,在離Tel Aviv不遠的一小鎮Ramat Hacharon渡過了她的大部分童年。她的突尼西亞裔父母在她四歲的時候開始在那兒生活。“我記得當時有一種小樂器,我可以用手指在上面一直彈。我在器方面的愛好十分明顯,一天我從學校放學回來,一架真正的鋼琴就出現在我的臥室裏。”於是她接下來接受了十年的音樂學校和古典鋼琴教育。“當我看完電影《莫扎特》後,我就直想寫交響樂。”她所作的伴隨著古典音樂的田園牧歌,展現了她的另一面天賦。“在家裏,我的父親會放甲殼蟲的唱片,於是我在十二歲時就接觸到了Sgt Pepper[1]和 Abbey Road[2]專輯。也就是在那個時候,我忘記了自己古典音樂的野心。”這時Yael便開始寫出讓她擺脫羞怯的歌曲…到了青少年,她通過學習Aretha Franklin[3]的歌曲來鍛鍊自己的聲音和發音的清晰度。到了18歲,Yael偶然發現了Joni Mitchell[4]的一張專輯,Joni Mitchell在專輯中用她的歌詞將自己延伸到更遠的地方。音樂永遠不會離開她,她的好奇心永遠不會消退。在Tel Aviv的一個爵士樂俱樂部裏她遇見了Wyton Marslisr的音樂家們,並與他們一起出演了多場音樂會。甚至兩年的兵役(以色列的婦女有服兵役的義務)並沒有讓她停止她的音樂旅程,接著她組建了一個叫The Anti Collision的在全國俱樂部演出的音樂團隊。“在這么些年過去了,一切都有點茫然無序。我的古典音樂教育,我對流行音樂、爵士樂、民俗歌曲的熱愛……我不知道怎樣將它們融在一起,但我知道我要寫歌。”

在2000年的時候,Yael被邀請到巴黎去參加一個慈善音樂會的演出,接著許多事情便接踵而至。在這場演出中,一個音樂製作人注意到她,4天後她便與EMI簽定了契約,一張唱片呼之欲出。她的名字在她被導演Elie Chouraqui注意到後,才真正開始傳播開來。Elie Chouraqui請她在《十誡》中扮演Miriam(Moses的妹妹)這一角色,而接著她開始著手為《危機密布》(哈裏遜之花)這部電影進行原聲配樂。“我很猶豫,但我並不後悔接受這樣的邀請,因為以這樣的經歷渡過兩年半讓人十分興奮。”她在巴黎和洛杉磯錄製的第一張唱片,《In a Man’s Womb》(在一個男人的子宮中),最終在2001年發行。對她來說,這張專輯很失敗。“我感覺我被深深欺騙了,因為我曾經為這張專輯付出一切。我突然對自己喪失的信心,讓我開始懷疑一切。”所以,這個擁有金嗓子的年輕女人陷入了一段理想破滅時期。

在2004年時Yael遇到了David Donatien,當時他正在給一個志氣相投的朋友合作演出。David是一個西印地安鼓手,他在過去十五年一直與各種各樣人一同工作,從Bernard Lavilliers到electro[6]風格樂曲演奏家Junior Jack,從Wassis Diop到Malia。David的創作風格經常隨著使用樂器的改變而變化,他使用的工具從傳統擊鼓的配件轉移到電子器具。他總是執著於一點,那就是在旋律的召示下,永不止步,同樣也將自己完全奉獻於活動的組織當中去。他的技能和想像力直接將Yael無窮的音樂潛能迸發出來。David在音樂的美感方面為Yael指引方向。同時,也是David還鼓勵她用她到目前仍深深拒絕的猶太語演唱。他們的共同協作的創作風格,使他們現在更願意以一個樂隊示人。

專輯的Far Far這首歌中,Yael傳遞了另外一種視角。歌中一個小女孩追求夢想,但卻被認為腦子胡思亂想。總之,這張專輯是對她的人生閱歷的一次簡單卻奇幻的記錄。

[1]Sgt Pepper是甲殼蟲專輯《Sgt Pepper'sLonely Hearts Club Band》的縮寫。1967年的《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佩珀軍士)是劃時代的,因為beatles不同於其他樂隊,他們代表著大眾的迷惘、宣洩和覺醒,一旦他們的大眾意識被精英意識所吞噬,他們將和他們的時代一起被下一個時代所替代。《佩珀軍士》飽含著Beatles少有的雄心勃勃。似乎是決戰的號角,只是決戰的武器中多了一件法寶:東方的冥想主義。John Lennon,這個Beatles的代言人開始浪跡於和平的此岸、幻覺的彼岸。他開始講述成年人的童話,並沉溺於“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那樣的幻覺體驗中。在John lennon日益傷逝的眼神中和不乏幾分頹廢的蓄鬍行為中,我們可以感覺到Beatles捂著時代沉痛的傷口。

好像Beatles從來沒有觸及本質地探討過人類的境遇問題。他們偶而深刻也只是他們擁有出眾的靈性,無意之中撞落了頭頂上的光環。《佩珀軍士》是 Beatles最偉大的作品,它把Beatles平時短小的激情串在一起,構成一部整體感極強的迷幻史詩。Beatles天生就是幻想性的,這部作品也許使幻想插上了征服與沉迷的雙重翅膀。

[2] Abbey Road(“阿比大街”或“修道院大街”)。在完成Let It Be之後,甲殼蟲四人組合著手製作他們作為一個樂隊、一個組合的最後一張專輯。這之後,樂隊成員將各奔東西。由於這張專輯是在倫敦的阿比大街(Abbey Road)錄製的,所以Beatles將其命名為Abbey Road。

錄製於甲殼蟲樂隊最後日子的《阿比大街》是其成就的頂點,充分展示了樂隊成員成熟的技藝。如同對他們多年共同合作的一個總結,該專輯包括了每一個成員的作品,各種不同的風格熔於一爐。其中搖滾樂有:The End,I Want You,Oh!Darling,Come Together,民謠類有Because,Something,而Sun King中的吉它片段,Carry That Weight、Golden Slumbers中的配樂,I Want You、Sun King、Maxwell's Silver Hammer中Sgt. Pepper式的倒帶、各種奇奇怪怪的新樂器以及錄音室噱頭,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所有樂隊成員都有創作匯入該專輯,而每一個作品都是對他們各自獨特秉賦的絕好印證。特別突出的是George的Something和Here Comes The Sun,這也許是有史以來最棒的兩首歌了。Ringo的配樂技巧同樣令人難以忘懷,Octopus's Garden顯然有著該專輯中最誘人的旋律之一。

Beatles 的解散代表著一個他們統治並參與創建的時代的結束,也許可以說以前或以後都不會有象他們這樣的樂隊了。對於無數的Beatles迷來說,這解散的時刻自然令他們黯然神傷。而若干年後列農的遇刺,更使他們中的許多人痛心疾首、甚至號啕大哭。時至今日,當刺殺列農的兇手可能獲釋的訊息傳來,他們中還有人揚言:這小子如果今天出獄,他將見不到明天的太陽!

[3] Aretha Franklin,靈歌皇后,15次戴上葛萊美的桂冠。她從1967年以專輯《Respect》(尊敬)榮獲當年的最佳唱片獎,直到1988年以"One Lord, One Faith, Onebaptism"(一個上帝,一個信念,一個洗禮)奪得最佳靈歌福音女歌手的獎座,她跨越了21年的音樂輝煌生涯。 Franklin 不僅協助定義了60年代的節奏布魯斯音樂特點(即融匯福音音樂的熱情、節奏布魯斯的性感、爵士樂的自由和流行音樂的誘惑力),而且她的歌曲體現了一個堅強自信的女性觀點,特色鮮明。象"Respect"(尊敬)和"You Make Me Feel Like A Natural Woman"這樣的作品都表現了女性的力量和內在的美麗。Franklin 在獲葛萊美獎的數量上超過了其他女藝人,這點恐怕大家都沒有想到。

[4]Joni Mitchell,畫家,詩人,社會觀察者,歌手。

Joni Mitchell已儼然成為一個時代的代名詞,足以讓所有樂壇的後生晚輩昂首瞻仰。然而,Joni Mitchell卻也不像許多知名的男性搖滾歌手,習於以英雄姿態睥昵這世間的萬丈紅塵;她的聲音是一泓清泉,以亘久不變的耐心切穿堅硬磐石;是一朵淡雲,飄過每一個山頭、參與每一次日出日落。

作為女性創作歌手的先驅,略帶憂鬱氣息、十足藝術氣質的Joni Mitchell,總是以最貼近心靈的歌唱方式,讓優美的旋律緩然流泄,清澈入雲霄的歌聲,勾起所有私密的溫柔;對家國政治的深思、理想的逝去,留下的刻痕反而益發深刻了起來。

從 1968 年發行的處女作「Joni Mitchell Song To Aseagull」,到 2002 年的「travelogue」,Joni Mitchell的音樂創作旅程,已經有三十四年的歷史;開創女性創作歌手新局的她,除早期的民謠搖滾外,更不斷做各種嘗試,結合爵士、鄉村、前衛、世界音樂等繁複多元樂風,開創作品的嶄新面貌;近年來,她的興趣轉向傳統搖滾樂,便曾和爵士大師查理斯明格斯(Charles Mingus)合作,在明格斯身亡後,Joni Mitchell更以一張名為「Mingus」的專輯來紀念他;後來,她也出版「Both Sides Now」,詮釋了二〇至七〇年代的許多情歌,知名爵士樂手赫比漢考克(Herbie Hancock)亦跨刀相助。對於搖滾樂,無論你習於講求叛逆反思的意識型態,或只想簡單聆聽旋律本身之動人,Joni Mitchell都不可能讓你失望;這位元三十多年來如一日對音樂、對搖滾堅持的女性,絕對是個在你聽覺史上不可或缺的名字。

[5]Wyton Marslis 在美國非常具爭議性。問題不在他的音樂,而在於他對爵士樂界的批判態度,常讓一些樂迷對他乾礁有加。 Wynton 受教於知名紐奧良音樂學院,同時受到爵士鋼琴手的父親,和學院的古典音樂訓練,所以他也有一些古典管樂(如巴哈)的專輯,在古典唱片市場也頗受歡迎。或許是出身紐奧良, Wynton 和一些爵士樂手較大的不同是,他對於

爵士樂的概念相當保守,也由於他是大唱片公司哥倫比亞旗下的紅牌樂手,又上過 Time 雜誌封面,所以只要他隨便講兩句話,媒體就會當成大事,報導個沒完(想一想 Simpson trial,你就會瞭解美國媒體的炒作熱有多麼的可怕)。偏偏Wynton 對於一些較為前衛(或具有開創性的爵士樂)持極為負面的態度,罵起人來可是直言無諱,所以得罪了不少人。你要是上過 rec.music.bluenote,三不五時就會看到 Marsalis bashing 之類的標題, 然後就有很多網友 postmails 痛罵他,有人還會拿 Miles Davis 和 Wynton Marsalis 做比較, 覺得 Miles Davis 比他謙虛多了(這一點我可不敢確定),反正人死了,大家就會romanticizethe past。

值得注意的是,Wynton Marsalis 在保守 80 年代崛起,彼時爵士樂的聽眾成份與前面的 60 or 70 年代都有不同。 Wynton 演奏一定穿三件頭的名牌西裝,彬彬有禮而且姿態優雅,他的聽眾也有一大部分是雅痞( not me, though),政治態度似乎也較為保守。 Spike Lee有一部電影 Mo Better Blues (台灣的翻譯好像是「爵士男女」,票房極慘).就在影射Wynton Marsalis 和弟弟Branford Marsalis ( Tenor and Saprano Sax player) 之間的瑜亮情結。有一部份的音樂是 Wynton 和 Branford Marsalis 做的,Branford 是個不錯的薩克斯風手,近年來在電視脫口秀節目裏擔任band leader的角色。

我個人偏愛 Wynton Marsalis 早期的 J Mood 和 Black Codes, 中期的 Stanard Time No.2 和 No.3 (一直沒有買到 No.1,熟悉的網友可以說說看這一張如何),南方三部曲是有野心的作品,但是總覺得沒有什麼重心,東抓西抓一點,聽起來好像是代表南方的東東,可是仔細一聽卻又覺得很詐炮)。無論如何,Wynton Marsalis 仍然是爵士音樂史裏重要的名字,他代表了爵士樂裏的 neo-classicism新古典主義的復興,成敗以後自有人會評斷,想一系列地聽小號手的演奏, 最好能夠從早期的Bix Beiderbecke, Louis Armstrong,RoyEldridge,Dizzy Gillespie,Clifford Brown,Miles Davis 等人去聽,也許會對目前的當紅爵士樂手有較為深刻的體會。

[6]Electro出現於八零年代初,其實沒有風行很久,只有少數幾首代表曲子而已。Electro是饒舌樂的一種,結合了七零年代的Funk,使用當時流行的電子鼓TR-808做為節奏基礎,相當有節奏感,且大量使用合成旋律。後來八零年代中期以〝取樣〞為主的Hip-Hop出現後,漸漸取代了Electro。但九零年代仍有許多舞曲藝人使用Electro元素,就連Techno也不例外,如英國的Orbital樂團,和Detroit Techno教父Juan Aktins。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