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米 | |||||
拼音: | |||||
解釋: | 1.舊時官府徵收錢糧時以彌補損耗為名額外加征的部分。 |
相關詞條
-
鼠耗米
漕政名。清代賦稅中一種附加稅。即加征耗米, 以抵存倉時被鼠偷食之損失。清制,徵收地糧項下額徵存倉米糧,如直隸永平等處屯糧,每石加征耗米一成,謂之加一耗米。以其中三成留為鼠耗,七成變價歸公。又,山西額徵米豆,亦加征...
-
漕耗銀米
漕政名。清代隨漕徵收之附加稅,屬漕費之一。此項漕耗銀米, 各省征額多寡不一,或折收錢文,或酌收銀米。以為地方官與運丁交兌漕糧時之雜費,及州縣徵收、交兌漕糧中之辦公費用。參見“漕費”。 ...
-
火耗銀
火耗銀又稱耗羨,是明清於正規稅糧或稅金之外的一種一種附加稅。“火耗”一詞原本指零碎白銀,經火鎔鑄成銀錠或元寶過程中所生的損耗。
歷史淵源 史書記載 -
驗耗
凡漕糧收耗,正兌米每石收倉耗七升、尖米四升二合、尖上加尖耗米二合九勺四抄、節閘耗米三升;改兌米每石收倉耗四升、尖米四升二合、尖上加尖耗米一合六勺八抄。 ...
-
斗耗
斗耗:歷代從水道運糧,每石另加米數斗,隨漕起運,作為沿途耗折之用,謂之“斗耗”。《資治通鑑·後周世宗顯德二年》:“上以漕運自 晉 漢 以來不給斗耗,綱吏...
-
耗牛肉
耗牛肉只是氂牛肉的誤寫而已,氂牛—高原之舟,是西藏高山草原特有的牛種,主要分布在喜馬拉雅山脈和青藏高原。氂牛全身一般呈黑褐色,身體兩側和胸、腹、尾毛長而...
概況 耗牛肉的藥膳營養價值 簡介 特徵 食用方法 -
白耗
語出:(1). 明 清 時徵收白糧外附加的補貼損耗的米。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錢穀·催征》:“米則有漕糧、有耗贈、有白糧、白耗、南糧、南耗等米。”(...
【詞語】: 【注音】: 【釋義】: -
火耗歸公
火耗歸公又稱耗羨歸公。火耗是地方官徵收錢稅時,會以耗損為由,多征錢銀。雍正二年七月推廣全國,將明朝以來的“耗羨”附加稅改為法定正稅,並制度養廉銀,用意在...
簡介 主要內容 -
正耗
解釋: 1.明清在漕糧正稅外向民戶徵收漕運損耗的一種附加稅。 清運往北京的正兌米每石征正耗米二斗五升至四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