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境
海拔在867——1978米之間,平均海拔1370米,屬亞熱帶大陸季風氣候,全年平均氣溫16.7℃,年降雨量1300毫米,全年氣候溫和,霜期短,平均相對濕度70——80%,乾濕分明。屬雲貴高原余脈,境內山嶺橫斷,峰巒延綿,土壤以酸性母岩為主,有機質豐富。
資源
由於獨特的地理自然條件,孕育者太極其豐富的自然資源。
(一)礦產資源:鄉域內礦產資源主要有金礦、銻礦、水晶石、鉛鋅礦等
,主要分布於那蘇、米落、未昔、坡先告等地。 (二)林業資源,鄉域有林地8544萬畝,森林覆蓋率為49.7%,主要分布於者太,米哈、蚌古、底旭及清水江一帶,宜林荒山40萬畝,現種有經濟林木:油桐31691畝,八角2374畝,杉木10035畝,茶葉1034畝。我鄉實施天然林保護38500畝,退耕還林2860畝、人工造林17400畝。
(三)豐富的土地資源;者太有40多萬畝宜林荒山,適宜種植八角、茶葉、油桐、花椒、中草藥材等經濟林。有天然草場3.53畝,適宜發展畜牧業。
(四)生物資源:全鄉境內的野生食用菌資源十分豐富。主要品種有野生香菌、牛肝菌、雞樅、雞油菌、奶漿菌、青頭菌、乾巴菌、蕎巴菌、黑木耳等十餘個品種營養豐富,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十分顯著。
經濟概況
全鄉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138.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 989.8萬元,占總收
入的31.5%;畜牧業收入 1685.4萬元,占總收入的53.6%(其中,年內出欄肉豬7681頭,肉牛 1250 頭,肉羊 0頭);漁業收入 0.7萬元,占總收入的0.02%;林業收入 227萬元,占總收入的27.23%;第二、三產業收入116萬元,占總收入的3.7%;工資性收入235.70 萬元,占總收入的7.71%。農民人均純收入 860元,農民收入以畜牧業,種植業等為主。全鄉外出務工收入235.7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 1680人(占勞動力的2.71%),在省內務工336人,到省外務工 1344人。
特色產業
全鄉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7年主產業全鄉銷售總收入961.5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31.44%。該村正在發展 茶葉、油桐 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茶葉、油桐產業。
基礎設施
全鄉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有路燈。全鄉有 2901戶通自來水,有 390 戶飲用井水,有 961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24.88%)。有2730戶通電有14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 218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 70.69%、3.63%和56.45%);安
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83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702戶(分別占總數的21.49%和18.18%)。 鄉政府駐地到縣城道路為土路;進鄉道路為土路路面;鄉鎮所在地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0.0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 0.00公里。全鄉共擁有汽車 14輛,拖拉機 18 輛,機車 1002 輛。全鄉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 3,263.00 畝,有效灌溉率為19.16%,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1,974.20 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0.11畝。
全鄉建有沼氣池農戶 669戶;建有小水窖115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315戶。全鄉有69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51個自然村已通電;有40個自然村已通路;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25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1 個自然村已通路燈。有23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全鄉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4 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4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919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 766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風土人情
者太鄉自然資源豐富,風景優美,主要居住著壯族、苗族、瑤族等少數民族,民族
文化氛圍濃厚,但由於地處偏遠,交通不便,文化事業和經濟發展緩慢,農民生活水平有待提高。各民族多為集中居住,大體上是壯族、瑤族住水頭,苗族住山頭,漢族、彝族住街頭,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和鮮明的地域特點。
人口衛生
全鄉現有農戶3911戶,共鄉村人口18618人,其中男性 9789人,女性 8829人。其中農業人口18618人,勞動力12124人其中壯族10834人,苗、瑤 族5526人,其他民族2258人。
到2007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98430人,參合率 92 %;享受低保1563人(人員名單附後)。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室和鄉(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158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4人,該村距離鄉(鎮)衛生院 0 公里。該村建有公廁 11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10個,建有生活排水溝渠設施1個,人畜混居的農戶 2876 戶,占農戶總數的74.47%。
文教衛生
自2000年被省列為民族鄉扶貧綜合開發以來,水、電、路等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得到逐步加強,教育、文化、衛生等各項社會事業發展較快。
全鄉建有國小15所,校舍建築面積7846平方米,中學2所,校舍建築面積2074平方米,擁有教師267人。整個全鄉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925 人,其中小學生1430 人,中學生495 人。
全鄉建有文化活動室8 個、圖書室 1個、業餘文娛宣傳隊1個,極大的豐富了農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扶貧開發
按照全面追趕小康社會奮鬥目標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二十字”方針,認真抓好溫飽示範村建設工程。年內共完成了三個溫飽示範村建設項目,建成了科技活動室3個,一池三改139戶,沼氣池139口。
農村建設
2007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總投資30萬元。建設坡龍、未弄、哪蘇、田基公、納聾3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項目。
招商引資
者太鄉歷屆黨委、政府堅持環境招商、服務招商、誠信招商,茶葉、未昔金礦等資源不斷得到開發,招商引資規模不斷擴大。被譽為“來自大山深處的綠色食品”的野生菌和大石板猴爬岩旅遊風景區亟待開發,竭誠歡迎各界有識人士來投資,共謀發展!
基層組織
全鄉建有黨支部6個,下設 33個黨小組,共有黨員229人,少數民族黨員 198人,其中男黨184員人、女黨員14人。
社會保障
全鄉現有農戶3862戶,共有鄉村人口18467人,其中男性 9738人,女性 8729人。其中農業人口18467人,勞動力12034人。該鄉以壯族、苗族為主(是壯族、苗族、瑤族、彝族、漢族混居地),其中壯 族15675人,苗、瑤 族521人,其他民族2271人。
到2007年底,全鄉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人,占人口總數的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4774 人,參合率80%;享受低保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