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9172.00畝(其中:地9172.00畝),人均耕地2.78畝,主要種植洋芋、蕎子、燕麥等作物;擁有林地16500.00畝,主要種植辣椒等經濟林果;其他面積13268.00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7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132戶通自來水,有152戶飲用井水,有56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 66.35%)。有608戶通電,有205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05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 72.04%、 24.29%和24.29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6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5戶(分別占總數的 5.45%和 0.59%)。
該村到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2公里,無集貿市場。全村共擁有汽車1輛,拖拉機0輛,機車13輛。
到2007年底,全村有2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3個自然村已通電;有5個自然村已通路;有3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3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5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6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77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52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3年農村經濟總收入977.8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92.50萬元,畜牧業收入409.32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543頭,肉牛264頭,肉羊4652頭); 第二、三產業收入76.35萬元, 工資性收入263.7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53.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畜牧業、務工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63.72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013人,在省內務工435人,到省外務工781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農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13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11.81萬元, 該村發展無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農業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871戶,共鄉村人口3830人,其中男性2033人,女性1797人。其中農業人口3830人,勞動力2188人。到2013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66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504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鎮)衛生院, 距離鎮衛生院12.0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26戶。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老林村完小,中學生就讀到大山包鄉中學。該村距離中學12.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653人,中學生156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3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731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924.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760.00畝。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勞67個(勞均1個)。年末集體總收入6.00萬元,有固定資產13.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5個,黨員總數59人,黨員中男黨員54人,女黨員5人。 團員21人。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交通、文化等方面比較薄弱,兒童失學率高,文化發展緩慢,從而影響著其他發麵的正常發展。農業基礎設施落後,農業發展緩慢。
該村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充分利用特有的自然資源為以後大山包鄉開發“4A級”風景旅遊區奠定基礎。我村有1萬多畝的人工林場和7000多畝自然草場以及原生態的民居建築,是秋季特色自然風光、色塊的好地方,是大山包鄉蕎子、燕麥的主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