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章段今解

老子章段今解

《老子章段今解》,是羅尚賢編著,在2008年由廣東經濟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老子章段今解

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哲學體系,當代中國人的精神家園,當代科學思想越來越走近老子,當代世界發展果不離老子所論

目錄

序/1

帛書老子章段校釋

道經/3

第一章道論概述(1—6段)/3

第二章人生與社會(7—13段)/22

第三章識道與行道(14—18段)/38

第四章官學與新學(19—25段)/53

第五章社會革新的基本道理(26—31段)/77

第六章大道改革的基本措施(32—37段)/95

德經/110

第七章德論概述(38—44段)/110

第八章道德與政治(45—49段)/132

第九章人生的本真與尊道而貴德(50—56段)/145

第十章矯正天下的總體設計(57—62段)/166

第十一章大道改革的指導思想(63—71段)/182

第十二章唯道主義的改革宣言(72—81段)/205

校訂老子原文/227

附錄:

帛書《老子》乙本及卷前古佚書乃《老子徐氏經說》/241

一、認帛書《老子》乙本及卷前古佚書為《老子徐氏經說》的主要理由/241

二、帛書《老子》乙本卷前佚書不是《黃帝四經》/242

三、從以“黃”代“老”至“黃老”並提/244

四、評所謂“黃‘老“分流/245

五、《老子》“經”的有關思想脈絡/248

六、徐氏“說”與老子“經”的聯繫及其時代印記/25l

老子道學體系

第一章人類智慧之巨星——從“老子天下第一”到當代智士的共同仰望/259

一、老子這個人和《老子》這本書/259

二、“老子天下第一”考:“唯道是從”與“唯命是從”之爭/26()

三、大道之邦的建立,引發“極樂世界”和“理想國”的產生/262

四、老子西行傳道到地中海/263

五、畢達哥拉斯和老子/264

六、歐洲思想家向“中國尋求真理”中的老學印記/265

七、嚴復的比較研究和當代歐美智士的神往/265

第二章和諧生衍的哲學——唯道主義的哲學體系屬古典辯證唯物主義/267

一、開拓哲理的“道”/268

二、從具體到抽象的“名”/270

三、“無”和“有”與萬物的奧妙/271

四、“有無相生”與“當其無有”/273

五、“動而愈出”與“清靜無為”/274

六、“有物混成”的狀態與趨勢/275

七、“大”——萬物生衍的程式/276

八、“和”——萬物生衍的本性/277

九、“得一”與“無為”/278

十、“玄牝”——“天地之根”/280

十一、“徹望”——“實事求是”的得道方式/283

第三章幸福人生的真諦——以其無私而成其私,尊道貴德而享天年/286

一、人類在大自然中生存繁衍/286

二、人生旅途的自然過程/288

三、道之真偽與德之上下/290

四、“是故不欲碌碌如玉”/292

五、“知足不辱知止不殆”/293

六、“以其無私而成其私”/296

七、上德無為而無不為/298

八、崇高的德行與公德的樹立/302

第四章“玄同”的理想社會——玄妙協同拓天下唯圖人間真善美/309

一、“玄同”——符合天道的人道/309

二、協調——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311

三、“不辱以情,天地將自正”/313

四、“以道立天下”—一大道制度的設計/314

五、“行於大道”的突破策略——“小邦寡民”/315

第五章老子道學的當代啟示:和生文明時代——數千年痛苦對抗的歷史當結束地球村和諧生衍的文明在湧現/319

一、工業文明正迅速走向衰落/319

二、兩種生態失衡催促著和生文明的湧現/321

三、兩大公害的出現說明文明更新的緊迫性/322

四、和生文明發展的關鍵是和生哲學的共識/323

……

文摘

前面講了識道的綱紀和行道的楷模,此段便講識道與行道的統一。強調在識道基礎上行道,因而先講了識道的兩個要領:第一是“致虛,極也”。識道要窮根究底,不能一知半解;第二是“守情,表也”。把握事物,要抓住其特徵。事物的特徵,是表明事物之所以是如此事物的標記,是去粗之後所取之精,是表明事物本質的東西。故“守情,表也”,是說把握事物,要求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掌握其本質並洞察其發展變化的固有規律。講了識道的兩個要領,便講行道的必然邏輯及其意義。

對於這段的解釋,歷來分歧較大。爭論的焦點,在“致虛”與“守情”。

司馬遷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記述他父親司馬談的《六家要旨》,其中論道家說:“其術以虛無為本,以因循為用。無成勢,無常形,故能究萬物之情。不為物先,不為物後,故能為萬物主。”又說:“虛者,道之常也。”這段話是對“致虛,極也;守情,表也”的最好闡釋。按司馬談的看法:“虛”就是“常”(恆),是客觀事物本身的規律。要真正掌握這規律,即認識其中道理,則要有窮根究底的精神。要真正做到窮根究底,則要求不帶主觀成見的傾向(“無成勢”),人不帶任何框框(“無常形”),只能堅持從事物本身出發,去偽存真,去粗取精,把握實實在在的事物(“不為物先,不為物後”),這樣就能“究萬物之情”,亦即“守情”。認識事物的本來面貌,是為了能駕御事物(“能為萬物主”)這就是在充分認識事物本質及其客觀規律的基礎上(“以虛無為本”)遵循其客觀規律,從而駕御它,為人所用(“以因循為用”)。這種論述,反映了西漢早期學者對老子學說的精確認識。

漢初“崇黃老之學”,大顯奇功。因為比較尊重客觀規律,所以能使社會經濟、文化迅速發展。文帝、景帝嘗到了甜頭,乃至景帝將《老子》書“改子為經”,並“敕令朝野悉諷誦之”(參見馬敘倫《老子校詁·老子稱經及篇章考》),造就了老學的大普及。但到漢武帝時,這個武夫皇帝,不尊重客觀規律,而要為所欲為,自然就要排斥以老學為主的“百家”,而獨尊“有以為”的儒家了。人們都知道,武帝中期後,西漢開始走下坡路,雖有“昭宣中興”,到成帝時已走向迅速沒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