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街社區

簡介

翰林街社區地處山東省濟寧市古槐街道東南部,東起一天門街,西到古槐路,南起太白中路,北至財神閣街、臨清衛街。占地面積27萬平方米,居民1392戶,總人口4862人。

歷史沿革

翰林街位於太白樓以北,明朝前稱為太白樓南北街,明崇禎四年(1615年)翰林楊士聰居住於此,遂改名為楊翰林街。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更名太白樓迤北南北街,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更名楊翰林街,1950年稱翰林街,1966年稱抗大街,1982年稱翰林街,現屬翰林街社區。

古蹟

“慈孝兼完”牌坊位於翰林街,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為旌表奉直大夫王懷遠之妻敕建的“節孝坊”。因石坊中間橫額上有工部郎中史大倫所題“慈孝兼完”四字得名。慈孝兼完牌坊座東朝西,寬8米,高7米,通身為全石仿木結構,中間兩根坊柱上,前後兩面分別刻有“天姥三貞垂萬古,女宗九烈表千秋”和“柏節凌霜經四起,興風寒裸撫三極”的對聯。牌坊上下採用浮雕、透雕、圓雕三種工藝精工細刻,各種人物故事、動物、飛禽走獸圖案造型活靈活現,具有很高的觀賞和藝術價值。
牌坊高層為重檐古樓式蓋頂,蓋頂支柱中間為刻有“聖旨”二字的懸匾,頂層飛檐東西兩面是四挑立式斗拱,南北側面各有三挑相對較小的立式斗拱。第二層為主橫樑,東西兩面皆為“二龍戲珠”浮雕,是象徵陰陽相合、家庭和美的吉祥圖案。第三層為工部郎中史大倫所書大型匾額,西面為“慈孝兼完”,東面為“數奇添貞”。第四層兩面雕有狀元出行圖,城池人物,寓意孫氏夫人教子有方。第五層兩面皆書“敕建誥封奉直大夫王懷遠之妻孫氏節孝坊”等字。最下一層為“祥雲煥彩、神龍銜瑞”浮雕,雲朵游龍一體,姿態各異,用彖體書寫的“福祿壽”等字的三個方形圖案均勻分布其中,點明吉祥主旨。本坊的第二層疊樓,南北兩側大斗拱共有12挑,小斗拱共有6挑。第三層疊樓,12個挑檐脊上雕有48個神獸。側門柱兩側立有4尊石獅,正面皆是牛頭式門鼻門環圖案,兩側各雕中國傳統名花一株,有牡丹、梅花、菊花、蘭花、水仙、荷花等8種。慈孝兼完牌坊已經歷200多年,大部保存完整。

名人故里

翰林街是著名詞作家喬羽故里。前期,喬羽著有電影文學劇本《劉三姐》《紅孩子》,歌詞《我的祖國》《牡丹之歌》《人說山西好風光》《讓我們盪起雙槳》等家喻戶曉的作品。改革開放後,創作的《心中的玫瑰》《難忘今宵》《思念》《說聊齋》《巫山神女》《夕陽紅》《愛我中華》《祖國頌》等作品廣泛流傳,有“詞壇泰斗”之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