翕�� | |||||
拼音: | |||||
解釋: | 1.猶倏忽。急速貌。 |
相關詞條
-
翕
翕,發音xī,本義是閉合,收攏,可表示合,聚,和順的意思,另也可指鳥類軀部背面和兩翼表面的總稱。
基本資料 字形結構 漢字釋義 詞性變化 常用詞組 -
翕翕
翕翕,音xī xī,指次序顛倒的樣子, 形容失意不滿、和睦和諧或者發燒時的樣子,也可形容盛大或者昏暗的樣子,另外,可表示一開一合。
拼音注音 引證詳解 -
翕趿
翕趿拼音:xī tā解釋:1.鳥群飛前後相接貌。 明 唐順之 《雁訓》:“神 頡 作書,實始鳥跡,而雁以字稱焉。觀其隊矯朋騫,翕趿糾紛,一縱一橫,乍合乍分。” ...
-
翕侯
古代烏孫、月氏等部族中的一種貴族頭銜,意即“首領”,其地位次於王。
翕侯 -
徐福翕
徐福翕曾參加製作的電影有姑娘今年二十八 (1984) 、阿Q正傳 (1981) 、播種幸福的人 (1981) 、性命交關 (1986) .等。
基本資料 個人概述 成長經歷 個人榮譽 人物評價 -
翕翕發熱
翕翕發熱是一種中醫證名,表熱不甚,如羽毛之拂,稱為翕翕發熱,乃形容熱候之輕微。
-
諄諄翕翕
諄諄翕翕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zhūn zhūn xī xī,意思是遲鈍拘謹的樣子,說話不乾脆。
詞語注音 詞語解析 -
翕習
威盛貌。 漢 蔡邕 《釋誨》 :“隆貴翕習,積富無崖。據巧蹈機,以忘其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