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紋蝴蝶魚

羽紋蝴蝶魚

羽紋蝴蝶魚(學名:Chaetodon strigangulus)為蝴蝶魚科蝴蝶魚屬的魚類。軀幹部被大的長斜方形弱櫛鱗,體側約有20條呈“<”字形暗色線紋,沿側線下方有2個淺色長形斑。分布於紅海、非洲東岸至太平洋中部、西部、台灣島以及西沙群島、南沙群島、澎湖列島等,一般棲息於珊瑚礁盤中。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編號: 7640
拉丁目名: PERCIFORMES
中文目名: 鱸形目
中文科名: 蝴蝶魚科
拉丁科名: Chaetodontidae
中文亞科: 蝴蝶魚亞科
拉丁亞科: Chaetodontinae
中文屬名: 蝴蝶魚屬
拉丁屬名: Chaetodon
拉丁種名: strigangulus
定名人: Gmelin
年代: 1831
中文名: 羽紋蝴蝶魚 [2]
原始文獻: Syst. Nat. Linn., 1:1269
生境: 生活在珊瑚礁盤中
國內分布: 西沙群島, 南沙群島, 台灣, 澎湖列島
國外分布: 紅海, 非洲東岸至太平洋中部, 西部
資料來源: 南海諸島海域魚類志:244-245.

產地及產期

棲息於水溫較高的珊瑚礁海域,我國見於西沙群島。分布於印度洋和太平洋南、北回歸線之間。我國產於南海

介紹

羽紋蝴蝶魚蝴蝶魚科 Cheatodon strigorgulus Gmelin
背鰭鰭棘14根,鰭條部後緣尖凸。頭部有一穿過眼徑橫帶。體側有多條羽紋狀斜帶。臀鰭4強棘。尾鰭寬,呈截形。暖水性小型美麗蝴蝶魚,體長一般100毫米左右。

特點

背鰭ⅪⅤ(ⅩⅤ)-(14)15;臀鰭Ⅳ-14-16;胸鰭14-15;腹鰭Ⅰ-5。側線鱗21-23;側線上鱗6-9;側線下鱗15-17。鰓耙4+14-17。體長為體高1.8-2.1倍:為頭長3.1-3.4倍。頭長為吻長2.7-3.4倍;為眼徑3-3.4倍。尾柄高為尾柄長1.6-2.0倍。體長橢圓形。頭較小。吻鈍尖。軀幹部被大的長斜方形弱櫛鱗,體側約有20條呈“<”字形暗色線紋,沿側線下方有2個淺色長形斑。背鰭、臀鰭近邊緣處有一黑色線紋,尾鰭前部3/4黃色,上下邊緣白色。體呈淡藍色。背鰭與臀鰭的后角呈尖角狀。體長120mm。

習性

系海洋熱帶魚類,生活在珊瑚礁盤中。分布於中國東海、南海;國外見於太平洋中、西部至非洲東岸、紅海的水域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