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釋嚴顏

義釋嚴顏

“義釋嚴顏”是小說《三國演義》中的情節之一,見於小說第六十三回。該情節敘述劉備進入益州,張飛一路平定蜀中郡縣,兵至江州,巴郡太守嚴顏依靠城池進行抵抗,張飛強攻打不下來就用計誘使嚴顏出城作戰活捉了嚴顏。張飛敬佩嚴顏的為人,對他以禮相待後招降之。 此段情節在歷史上也有記載,見於《三國志·蜀書·張飛傳》。

原文

蜀中老將

當日孔明引兵一萬五千,與張飛同日起行。張飛臨行時,孔明囑付曰:“西川豪傑甚多,不可輕敵。於路戒約三軍,勿得擄掠百姓,以失民心。所到之處,並宜存恤,勿得恣逞鞭撻士卒。望將軍早會雒城,不可有誤。”

張飛欣然領諾,上馬而去。迤邐前行,所到之處,但降者秋毫無犯。逕取漢川路,前至巴郡。細作回報:“巴郡太守嚴顏,乃蜀中名將,年紀雖高,精力未衰,善開硬弓,使大刀,有萬夫不當之勇:據住城郭,不豎降旗。”張飛教離城十里下寨,差人入城去:“說與老匹夫,早早來降,饒你滿城百姓性命;若不歸順,即踏平城郭,老幼不留!”

卻說嚴顏在巴郡,聞劉璋差法正請玄德入川,拊心而嘆曰:“此所謂獨坐窮山,引虎自衛者也!”後聞玄德據住涪關,大怒,屢欲提兵往戰,又恐這條路上有兵來。當日聞知張飛兵到,便點起本部五六千人馬,準備迎敵。或獻計曰:“張飛在當陽長坂,一聲喝退曹兵百萬之眾。曹操亦聞風而避之,不可輕敵。今只宜深溝高壘,堅守不出。彼軍無糧,不過一月,自然退去。更兼張飛性如烈火,專要鞭撻士卒;如不與戰,必怒;怒則必以暴厲之氣,待其軍士:軍心一變,乘勢擊之,張飛可擒也。”嚴顏從其言,教軍士盡數上城守護。忽見一個軍士,大叫:“開門!”嚴顏教放入問之。那軍士告說是張將軍差來的,把張飛言語依直便說。嚴顏大怒,罵:“匹夫怎敢無禮!吾嚴將軍豈降賊者乎!借你口說與張飛!”喚武士把軍人割下耳鼻,卻放回寨。

義釋嚴顏義釋嚴顏

嚴顏守城有方氣壞張飛

軍人回見張飛,哭告嚴顏如此毀罵。張飛大怒,咬牙睜目,披掛上馬,引數百騎來巴郡城下搦戰。城上眾軍百般痛罵。張飛性急,幾番殺到吊橋,要過護城河,又被亂箭射回。到晚全無一個人出,張飛忍一肚氣還寨。次日早晨,又引軍去搦戰。那嚴顏在城敵樓上,一箭射中張飛頭盔。飛指而恨曰:“若拿住你這老匹夫,我親自食你肉!”到晚又空回。第三日,張飛引了軍,沿城去罵。原來那座城子是個山城,周圍都是亂山,張飛自乘馬登山,下視城中。見軍士盡皆披掛,分列隊伍,伏在城中,只是不出;又見民夫來來往往,搬磚運石,相助守城。張飛教馬軍下馬,步軍皆坐,引他出敵,並無動靜。又罵了一日,依舊空回。張飛在寨中,自思:“終日叫罵,彼只不出,如之奈何?”猛然思得一計,教眾軍不要前去搦戰,都結束了在寨中等候;卻只教三五十個軍士,直去城下叫罵。引嚴顏軍出來,便與廝殺。張飛磨拳擦掌,只等敵軍來。小軍連罵了三日,全然不出。張飛眉頭一縱,又生一計,傳令教軍士四散砍打柴草,尋覓路徑,不來搦戰。嚴顏在城中,連日不見張飛動靜,心中疑惑,著十數個小軍,扮作張飛砍柴的軍,潛地出城,雜在軍內,入山中探聽。

當日諸軍回寨。張飛坐在寨中,頓足大罵:“嚴顏老匹夫!枉氣殺我!”只見帳前三四個人說道:“將軍不須心焦:這幾日打探得一條小路,可以偷過巴郡。”張飛故意大叫曰:“既有這個去處,何不早來說?”眾應曰:“這幾日卻才哨探得出。”張飛曰:“事不宜遲,只今二更造飯,趁三更明月,拔寨都起,人銜枚,馬去鈴,悄悄而行。我自前面開路,汝等依次而行。”傳了令便滿寨告報。

嚴顏設下埋伏

探細的軍聽得這個訊息,盡回城中來,報與嚴顏。顏大喜曰:“我算定這匹夫忍耐不得。你偷小路過去,須是糧草輜重在後;我截住後路,你如何得過?好無謀匹夫,中我之計!”即時傳令,教軍士準備赴敵:“今夜二更也造飯,三更出城,伏於樹木叢雜去處。只等張飛過咽喉小路去了,車仗來時,只聽鼓響,一齊殺出。”傳了號令,看看近夜,嚴顏全軍盡皆飽食,披掛停當,悄悄出城,四散伏住,只聽鼓響:嚴顏自引十數裨將,下馬伏於林中。約三更後,遙望見張飛親自在前,橫矛縱馬,悄悄引軍前進。去不得三四里,背後車仗人馬、陸續進發。嚴顏看得分曉,一齊擂鼓,四下伏兵盡起。正來搶奪車仗、背後一聲鑼響,一彪軍掩到,大喝:“老賊休走!我等的你恰好!”嚴顏猛回頭看時,為首一員大將,豹頭環眼,燕頜虎鬚,使丈八矛,騎深烏馬:乃是張飛。四下里鑼聲大震,眾軍殺來。嚴顏見了張飛,舉手無措,交馬戰不十合,張飛賣個破綻,嚴顏一刀砍來,張飛閃過,撞將入去,扯住嚴顏勒甲絛,生擒過來,擲於地下;眾軍向前,用索綁縛住了。原來先過去的是假張飛。料道嚴顏擊鼓為號,張飛卻教鳴金為號:金響諸軍齊到。川兵大半棄甲倒戈而降。

張飛勸降嚴顏

張飛殺到巴郡城下,後軍已自入城。張飛叫休殺百姓,出榜安民。群刀手把嚴顏推至。飛坐於廳上,嚴顏不肯下跪。飛怒目咬牙大叱曰:“大將到此,何為不降,而敢拒敵?”嚴顏全無懼色,回叱飛曰:“汝等無義,侵我州郡!但有斷頭將軍,無降將軍!”飛大怒,喝左右斬來。嚴顏喝曰:“賊匹夫!砍頭便砍,何怒也?”張飛見嚴顏聲音雄壯,面不改色,乃回嗔作喜,下階喝退左右,親解其縛,取衣衣之,扶在正中高坐,低頭便拜曰:“適來言語冒瀆,幸勿見責。吾素知老將軍乃豪傑之士也。”嚴顏感其恩義,乃降。後人有詩讚嚴顏曰:

白髮居西蜀,清名震大邦。

忠心如皎月,浩氣卷長江。

寧可斷頭死,安能屈膝降?

巴州年老將,天下更無雙。

又有贊張飛詩曰:

生獲嚴顏勇絕倫,惟憑義氣服軍民。

至今廟貌留巴蜀,社酒雞豚日日春。

張飛請問入川之計。嚴顏曰:“敗軍之將,荷蒙厚恩,無可以報,願施犬馬之勞,不需張弓只箭,逕取成都。”

正是:只因一將傾心後,致使連城唾手降。未知其計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人物評價

蘇軾:“先主反劉璋,兵意頗不義。孔明古豪傑,何乃為此事。劉璋固庸主,誰為死不二。嚴子獨何賢,談笑傲碪幾。國亡君已執,嗟子死誰為。何人刻山石,使我空涕淚。吁嗟斷頭將,千古為病悸。”

蘇轍:“古碑殘缺不可讀,遠人愛惜未忍磨。相傳昔者嚴太守,刻石千歲字已訛。嚴顏平生吾不記,獨憶城破節最高。被擒不辱古亦有,吾愛善折張飛豪。軍中生死何足怪,乘勝使氣可若何。斫頭徐死子無怒,我豈畏死如兒曹!匹夫受戮或不避,所重壯氣吞黃河。臨危閒暇有如此,覽碑慷慨思橫戈。”

文天祥:“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

李贄:“豪傑遇豪傑,可為至仇,亦可為至親。蓋兩家氣味原是一家,故分則他人,合則自己也.此翼德所以釋嚴顏,而嚴顏並不懼翼德也。不比小人相與,外為至親,內為至仇,合時原分,而分時何得再合也。此君子小人之辨,無不如此,亦不獨張飛、嚴顏兩人已也。”

《三國演義》:“白髮居西蜀,清名震大邦。忠心如皎日,浩氣卷長江。寧可斷頭死,安能屈膝降?巴州年老將,天下更無雙。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