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義烏師範學校創建於1956年秋季,校址設在義烏稠城鎮繡湖邊原樹國中學舊址,學校屬地、縣雙重領導。當年,從東陽、義烏、浦江等縣招收國中畢業生309名,培養國小教師,學制三年。
歷史沿革
1957年春,浦江初師117名學生併入。同年秋季,諸暨初師127人、蘭溪速師16人,相繼併入,分編為5個班,一律改成普師,入二年級。
1958年秋,招收普師新生200名,這時全校共有15個班其中三年級11個班,一年級4個班。
1959年暑假,首屆518名學生畢業,分配在金、巨、嚴等地區16個縣任教。
同年秋季,招收普師新生350名。
1960年,招收普師新生450名,另招收初級幼師班學員120名。
1961年春,初級幼師班停辦。
同年暑假,有181名學生畢業。
冬季,有24名學生應徵入伍。
1962年,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義烏師範停辦。
本屆紡織業91名學生,其中只有77名分配工作,其餘的也都動員回鄉支農。
義師自1956年創辦至1962年停辦,共畢業學生名。
1978年夏季,省、地教育行政部決定,在原校址重建義師,仍屬地、縣、雙重領導。由於停辦已久,校被六個單位占用,圖書儀器、教學設備一無所有。在地、縣有關領導部的重視和積極支持下,籌建工作進展很快,同年10月政工開學,在華地區11個縣招收歷屆高中畢業生300名。
1980年至1981的,先後有600名學生畢業,由金華地區統一分配在所屬11個縣任教,其中有100多名家在義烏、東陽、浦江的學生,為支援山區,分配到開化、常山、江山任教。
1980年秋季開始,招收金華地區民辦教師入學。
招生條件是30周歲以下(1982的開始改為35周歲以下)、1978年底以前在編的中國小民辦教師。自1980年秋至1984年秋,共招收民辦教師1317人,招收內蒙那吉屯農場代培生18名。
1980年秋,另招收應屆高中畢業生55名(其中為巨州化工代培5名),開設英語專修班,學制兩年,培養國中英語教師。
從1979年起,每年都開設12個班。
1982年至1985年,先後有1054名民師班學生和55名英語專修班學生畢業。
1985年秋季,在義烏、浦江、東陽、磐安、金華等縣招收應屆國中畢業生165名和內蒙那吉屯、綽爾河、喀尼河等農場代培生39名,學制改為三年。
1960年春,義師增設中師函授部,面向金華地區招收函授學員3120名,分25個班,372個小組,教職員9名。
1962年停辦後,函授生轉入金師函授部。
1984年春,重建了義師增設函授部,管理義烏、東陽、浦江、磐安、永康、武義、金華、蘭溪等八個縣的中師函授工作,共有黨員216人。
到1985年底,已有680名學員領到中師函授畢業證書。
重大變革
1998年12月,義烏師範學校與金華師範學校合併並升格為金華職業技術學院人文師範分院。
2000年暑期學院從金華市城東鼓樓里78號搬遷至新校址金華婺州街1188號大黃山校區,同年11月更名為金華職業技術學院人文師範學院。
2001年首次招收學前教育和音樂表演專業大專班。2002年停招所有中專班,新增套用美術專業。2003年5月更名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師範學院。2004年成為浙江省學前教育專業單招單考主考學校。2005年招收語文教育數學教育大專班,並成立“對外漢語教學部”,已接受英、法、韓、印度、尼泊爾等12國留學生近200名。2006年,停招小教大專班,另增開傳媒管理與策劃專業,本院全部招收高中畢業生。2007年師範專業被教育部列為國管專業。2009年經浙江省教育廳批准,設立了浙江師範大學金職院教學點,開辦本科教育學專業(初等教育方向),實現了辦學層次的歷史性跨越。2010年,學院重新架構教學科研基層組織,成立音樂文化工作室、文化傳媒工作室、體育工作部,強化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並不斷擴大學院的服務社會功能。目前,學院有教職員170餘人,其中教授和副教授等高級職稱教師近60餘名;全日制在校生近3000人,成教生2000餘人,是學校辦學規模最大的二級學院。辦學百年,已為社會輸送4萬餘名合格人才。近年來,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均保持在95%以上,2009屆畢業生在浙江省國小教師編制錄用招考中共有19個縣(市、區)獲第一名。
學院現開設語文教育、數學教育、學前教育、初等教育(體育方向、科學方向)專業、文秘、音樂表演、傳媒策劃與管理、體育服務與管理8個專業。
師資力量
義烏師範自創辦以來,由於黨的教育和培養,在師生中出現了許多先進人物。省政協委員、語文講師趙品才,被評為省“五講四美為人師表優秀教師”,出席了省表彰大會。副校長金浩心被評為省“為人師表優秀教師”。校友樓守岐,被評為全國“五講四美為人師表優秀教師”。出席全國優秀班主任代表會議的李其渭,省勞模、義烏縣人民代表、優秀教師馬芳,巨市委副書記斯大孝,東陽縣紀委書記晤吳高正等,都是義師畢業生。據1985年不完全統計,在歷屆畢業生中,有450多人提任中、國小黨、政、團領導,有300多人被評為鄉以上優秀黨團員、縣優秀班主任、少先隊優秀輔導員、先進工作者和“五講四美為人師表優秀教師”。為提高教學質量,教師積極開展教研活動,大膽實踐,取得了可喜的成果。1981年,語文課題趙品才參加編寫浙江省中師民師班語文教材;地理講師駱光,1984年和1985年,曾參加《中學世界地理練習冊》和《中師地理教學法》的編寫工作;政治教師趙德澤,漸在1985年《中學政治教學參考》第一期上發表了《如何理解經濟規律和經濟範疇》的文章,同歷史都是龔景中合寫了《青年職工的愛國主義教育》,在1984年第八期《實踐》上刊登;數學教師金友賢寫了《參考書要既參又考》和《關於求較複雜的平均數問題》等文章,先後在金華地區主辦的《國小數學研究》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