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醜圖》中有名有姓人物三十九個,記有:劉少奇、鄧小平、陶鑄、彭德懷、羅瑞卿、陸定一、楊尚昆、賀龍、萬里、薄一波、王光美、李維漢、王任重、彭真、肖望東、錢信忠、劉蘭濤、何長工、呂正操、劉志堅、李井泉、林楓、安子文、梁必業、陳鶴橋、肖向榮、陸平、劉仁、蔣南翔、鄭天翔、田漢、齊燕銘、周楊、陸翰生、鄧拓、夏衍、吳晗、廖沫沙、謝繼環等39人。
最先出場的是陸定一。
我們可以看到:鳴鑼開道的他,實際上已經一隻腳踏空在斷崖邊了。而畫面上的劉少奇,還安穩地坐在轎子裡發號施令。此時,還輪不到他出場。但是,他的位置則當之無愧地處於舞台的中央。替彭真抬轎子的是劉仁,而萬里那時候顯然還是二線明星,按規矩就要比坐他轎子的鄧小平小整整一圈。後面還拖著六個組織的小旗幟。這種群體性政治漫畫,至今仍不多見。他們用古代官員出巡招式,排列成S形隊伍,向著“資本主義”懸崖走去。隊伍的排列很有講究,從他們手中的“道具”,可以看出文化大革命從準備、發動,直至該畫創作時的1967年2月份,運動進展情況,次序一點沒搞錯。畫中每人的“道具”,都有根有據,形象地說明了該人所犯的“罪行”,反映了此時段的一連串事件。該圖簡直是文革起始階段的“圖史”,很“耐看”。畫中人物,運用漫畫最基本的技法:大頭小身體。儘管體態動作誇張,頭部描繪卻十分形似,沒有刻意醜化,。顯示了作者的功力和藝術素養。
《群醜圖》出世時,當時尚處於文化大革命的“初級階段”,畫中人物和拖尾六組織,不少當時尚未“定性”,處於揭發批判和“派斗”階段,為此引發很大反響,叫好的、反對的都有。特別在上層,指責聲不斷,認為“醜化黨的形象,打擊面太寬,是一幅反動漫畫”。但該畫畢竟附合“大方向”,並有“中央文革”支持,各地反而相競翻印、複製。隨著運動的進展,被點名、批判、揪出的當權派人物快速增加,有些地方出現了《百醜圖》。
《百醜圖》中人物硬湊成百人
,都是頭像。有多種版本,東拼西湊,是民眾大批判漫畫頭像的摹本。儘管《百醜圖》名聲很大,但從歷史、藝術、技法而言,同《群醜圖》根本不在同一檔次。許多有關文化大革命的記述中,常把《群醜圖》和《百醜圖》混為一談,把二者混雜在一起。有些記敘,冠名《百醜圖》,描述的卻是《群醜圖》。有的介紹《群醜圖》,卻說內含人物百人之多。搞不清楚的問題還有許多,如《百醜圖》產生於《群醜圖》之後,這是一致公認的。為什麼“二月逆流”中,2月16日眾老帥“大鬧懷仁堂”,就提到《百醜圖》?《百醜圖》或《群醜圖》究竟產生於何時?對這樣重要的近代史料,我們還是稀里糊塗,自相矛盾。
《群醜圖》的作者是翁如蘭
(女),1944年生於北京,著名元史大家翁獨健的女兒。1956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附中,1962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從師於著名戲曲人物畫家葉淺予先生,主攻人物畫。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因作《群醜圖》被認為是“醜化中央領導人”,而被捕入獄,後被“下放部隊農場改造三年”。後入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研究生班,成為文革後的第一屆研究生,1980年畢業後留在中央美院任教,1980年。翁如蘭畢業後留在中央美院年連繫任教。1981年。翁如蘭自費赴美留學、入讀賓夕法尼亞大學藝術研究院。1984年。翁如蘭獲取第二個藝術碩士學位。後僑居國外,從事繪畫創作活動。下面二幅《群醜圖》。
一幅在“上海科技單位革命造反總司令部編”的《科技造反報》,1967年的第一期上(日期不知)。是16開小報型雜誌,內頁找不到了,只存封面、封底四個版面。紅色封面有毛主席的木刻頭像,很精緻,是當時的“標準頭像”,常在報紙、宣傳畫、像章上套用。封面內頁,是毛主席的詩詞:六盤山(青平樂)。封底有“毛主席的最新指示(十條要求)”,這個十條要求的最新指示,可能只此一家發表,其他處未見過。封底內頁便是《群醜圖》,註明“科司翻印”。另一幅《群醜圖》是單頁,小八開。原圖邊加了“紅衛兵上海市東風造反兵團翻印”。據說這個“兵團”是十幾中學紅衛兵組成,能量很大,辦了份很不錯的《文革通訊報導》。該圖夾在“導報”中發行,此圖發行在1967年3月27日或之後。
《科技造反報》1967年第一期(日期缺)主辦組織:上海市科技單位革命造反總司令部封面、封底內外頁16開。
內容提要:木刻毛主席頭像。毛詩:六盤出。《群醜圖》(科司翻印)毛主席的最新指示(十條要求)。
看點:1、頭像2、《群醜圖》3、十條要求。
《群醜圖》出版日期:1967年3月27日或之後主辦組織:紅衛兵上海市東風造反兵團翻印小8開單面。
內容提要:39個有姓名人物。六面民眾組織旗幟。S形排列。
看點:1、人物2“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