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愧感

羞愧感(feeling of shame)是指個體意識到自身或所屬團體違反社會規範和道德行為準則時所產生的自我譴責的情感體驗。在個體道德發展的早期就有明顯表現,如當自 己的行為遭到周圍人的譴責或意識到周圍人將怎樣對待這種行為時會產生。

基本信息

隨年齡的增長.個體在將自己的行為與已有道德觀念對照時,如認識到自己的行為不符合社會道德行為標準或損害周圍人利益時也會產生。是自我道德意識的一種表現,與個體道德觀念的形成、人與人之間道德關係的建立及對周圍人的尊重等因素密不可分。可制止或糾正個體的不道德行為,維護或推動個體品德的健康發展。羞愧感的缺乏會對個體的道德發展造成嚴重障礙。埃里克森認為,羞愧感是個體心理社會性發展的第二個階段,即自主對羞愧疑慮階段(1歲~3歲)可能形成的消極品質。若幼兒不能應付來自社會的期待和壓力(如大小便的訓練)而表現出過多的依賴時,則會本能地感到羞愧.表現為情緒低落、消極、被動。一旦兒童的主動性得不到發展,則可能產生羞愧感,導致人格發展的危機。其形成原因主要是成人對兒童的行為限制過多,批評、懲罰過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