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美麗水鄉:洱海治理政策分析(多重約束下的績效與變遷)》將帶您走近一個“似海如謎”的湖泊水鄉,並為潔淨我們共同的“菜籃子”、“米袋子”和“水缸子”探討政策方略;為構建人水和諧的美麗水鄉積累政策經驗;為保護我們美麗的地球家園凝聚政策思想
作者簡介
柯高峰,華中師範大學政治學(政府經濟學)博士,中共湖北省委黨校(湖北省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師,湖北省政治學會理事,華中師範大學兼職研究人員。
當前為領導幹部主講《美麗中國視野中的民生問題研究》、《提高領導幹部執行力》、《基層社會管理創新》等專題;為研究生主講《公共管理學》和《政府經濟學》課程。當前主要研究方向為“公共政策、公共服務與城鄉社區治理”,主持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課題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項目課題1項;主持完成湖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課題3項。
參與完成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重大科技專項“洱海項目”—“洱海全流域清水方案與社會經濟友好模式研究”。參與完成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課題重大攻關項目課題“中國轉型期社會風險及公共危機管理研究”(首席專家:丁烈雲教授)。
近年在《經濟地理》、《環境保護》、《中國讓會科學報》、《湖北行政學院學報》等報刊發表論文10多篇,其中被《新華文摘》2012年第18期以《農村水環境保護的根本出路》為題論點摘編580字1篇。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第二節 問題提出
一 中國水污染治理的績效“怪圈”
二 農村水環境治理問題
三 本書研究的問題、價值及其意義
第三節 研究的基本思路與方法
一 案例分析
二 政策分析
第四節 研究進展
一 農村水環境治理研究的進展
二 環境績效評價研究的進展
第五節 相關的理論概念及述評
一 流域水環境與水循環的基礎理論
二 環境政策與制度分析的基礎理論
第六節 環境績效的不確定性:一個跨學科政策分析框架
一 環境的空間外部性
二 持續政策過程的不確定性和模糊性
三 “環境—政策”系統決策的知識社會學特徵
第二章 洱海流域和區域背景
第一節 洱海及流域的自然環境特徵
第二節 洱海作為雲貴高原湖泊的典型特徵
第三節 洱海流域社會經濟發展概況
第四節 區域地理環境與地方發展的特色
一 大理州
二 大理市
三 洱源縣
第五節 洱海流域人水關係的變遷及問題
一 人類活動對洱海的久遠影響
二 當代人類活動對洱海的影響
第三章 洱海治理績效評價
第一節 湖泊水質、EKC假說與洱海治理績效評價
一 EKC假說及其形成機理的解釋
二 洱海流域變數指標的選取及其數據來源
三 洱海流域EKC模型構建與曲線擬合
四 實證結果的初步分析與討論
五 洱海水質與流域發展的趨勢及協調性分析
六 洱海水生態現狀評估與水質的空間分布
第二節 湖泊流域系統、指標體系與洱海治理績效評價
一 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二 綜合評價的具體程式與方法
三 綜合評價的結果及其分析與討論
第三節 城鄉二元結構、結構性污染與洱海治理績效評價
一 洱海流域污染的二元結構現狀
二 洱海流域農村污染的空間結構分布
三 洱海入湖河流水質演變
四 洱海流域產業結構污染分異
第四章 洱海治理的機制及其變遷
第一節 洱海治理的立法機制與規制管理
一 《洱海管理條例》的立法變遷
二 微觀規制政策及其變遷
三 水位政策的變遷
第二節 流域保護治理的領導體制與運行機制
一 體制變革
二 運行機制
第三節 洱海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決策機制
一 全流域規劃治理概況
二 環境政策與環境規劃的基本概念及聯繫
三 洱海水污染防治規劃決策模式簡述
四 環境規劃技術系統與環境規劃決策關係的理論描述
五 環境規劃技術系統的複雜適應性及其機制
第四節 工程技術治理與“項目制”的運行
一 工程治理概況與項目類別
二 項目的財政投入與融資機制
三 “項目進村”:洱海流域農村水污染治理項目的運行
四 農業面源污染防治項目與生態補償機制
第五章 “治水進村”政策的頂層設計探析
第一節 洱海流域“治水進村”的總結性分析
一 洱海治理:多重約束下的績效與變遷
二 洱海治理變遷的“場域”特徵
三 洱海治理變遷與流域綠色轉型
四 洱海流域農村水污染治理項目的效益分析
五 洱海流域農村水污染治理項目的可持續性分析
六 洱海流域生態補償機制的可持續性分析
第二節 “治水進村”:基於國家治水戰略與治水績效的機制特徵分析
一 對國家“項目制”治水戰略的特徵分析
二 國家治水政策的層級性績效機制特徵
三 國家治水政策橫向運行的績效機制特徵
第三節 “治水進村”的體制設計研究
一 農村水環境管理服務機構的職能配置
二 農村水環境管理模式設計
第四節 “治水進村”的政策過程設計:一個政策學習的框架
一 適應性管理
二 包容性管理
三 政策學習
四 一個政策學習框架的初步設計
第五節 農村水環境民生問題的本質、特徵及政策思路
一 農村水環境問題的分類與識別
二 農村水環境民生問題的本質
三 農村水環境民生問題的特徵分析
四 促進農村社區水環境服務均等化
第六節 “治水進村”:化肥EKC的實證檢驗與發展方式轉變
一 “治水進村”與國家治水績效的再分析
二 中國化肥EKC檢驗與發展經濟學的反思
三 中國化肥EKC的檢驗與經濟發展方式含義的界定
四 經濟發展方式定量表達與中國化肥EKC的檢驗
五 對中國化肥EKC檢驗結果的討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