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由張涵主編,集體撰寫的。在“後記”中,編者講此書寫作的目的有兩個:一是借“大觀,,的形式.簡明扼要地總結我國近年來美學理訖和美學史的研究成果;二是向美學意識漸強的中國當代讀者,提供一本內容比較全面而又切實的讀物。基於此目的,本書在編寫體例上採取了史論結合、古今貫通、中外包容的立體式結構。每一部分都力圖概括介紹和闡述這方面最基本的概念、範疇與規律,已往的與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及著者自己的見解。全收共有八個部分。“總論”概括介紹了美學這一學科的基本特點、研究對象,當代美學與當代人的密切關係,馬克思主義對於美學建設的意義.以及美學研究的科學方法論問題。作者指出,美學研究的對象是隨著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領域的擴大而不斷擴大的,人尖文明的範圍有多大,美學研究的對象就有多廣。在當代,美學已發展成為對人類整個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領域裡的美的規律的總體探索和分門別類的考察。它把對“審美客體——審美實踐——審美主體”的巨觀與微觀的研究、靜態與動態的研究、理論與套用的研究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美學研究應當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指導下,廣泛地運用系統論、控制論、資訊理論。模糊數學理論、耗散結構理論、突變理論等現代科學的方法。
第二部分“中國美學史簡論”,概括地介紹了從先秦到現代的中國美學發展,其中包括重要的美學家及其思想、著作,重要的美學範疇、美學命題,以及各個歷史時期美學思想的演變和鬥爭等。第三部分“西方美學史簡論”,簡要分析了西方美學思想發展的基本線索,重點介紹了古希臘羅馬美學,中世紀與文藝復興美學,古典主義與啟蒙運動美學,德國古典美學,近代心理學美學以及西方當代各美學流派的思想。第四部分“美的本質、規律和創造”,探討了美的產生和發展,中西美學家對美的本質的看法,真善美的聯繫與區別,美的形態與分類,。美的規律”與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形象化,形式美的法則與規律,社會美的創造,美的規律與藝術美的創造的關係等一系列問題。第五部分“美感的本質、規律和美的欣賞”論述了美感的形成和本質,美感的共同性,個體直覺性與社會功利性,美感的共同性、個體直覺性與社會功利性,審美趣味的個性差異,以及審美感知與審美表象,審美聯想與審美想像,審美情感與審美思維之間的辯證關係;介紹了審美理論中的距離說、移情說,內摸防說、直覺說,探討了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的欣賞中所涉及到的問題。第六部分“美學與藝術辯證法的主要範疇,,分析和闡述了優美、崇高、悲劇、喜劇、有限與無限、偶然與必然、意與境,情與景、含蓄與鮮明、虛實與隱顯、動與靜、張與馳,疏與密等一·系列範疇的美學內涵。第七部分“部門美學簡論”,簡要介紹了美學的主要分枝學科,諸如文藝美學、小說美學、繪畫美學、書法美學、音樂美學、舞蹈美學、戲劇美學、攝影美學、電影美學、建築美學、技術美學、勞動美學、愛情美學以及美育等。最後一部分介紹了中外美學史上重要的美學家及其美學思想和主要美學著作。本書內容廣泛、淺顯易懂,不囿於一派之見、博採眾家之長,幾乎包融了美學研究所涉及到的各個領域,特別適合於我國廣大的美學受好者閱讀,也可作為大專院校公共美學課的教材使用。
出版信息
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46萬字,責任編輯:陳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