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私立中學

美國私立中學

美國人相信每個人都應該有機會接受最好的教育,以發展個人的天賦與能力。

基本信息

中學簡介

美國人相信每個人都應該有機會接受最好的教育,以發展個人的天賦與能力。
從19世紀早期開始,這種義務教育的理想便不斷得到民眾的支持。
許多政教界的領導人物指出,美國的繁榮與強大,事實上是得力於教育之普及。
1830年到1850年間,偉大的如人就不斷地四方奔走,以求得政府對中學教育的管理與支持。
終於在1852年,麻薩諸塞州通過第一條兒童義務接受教育的法令。
20世紀初期,人人應接受高中教育的理想已經在美國獲得廣泛的支持。
高中畢業後申請進入學院就讀的人數大幅度地增加,緊接著,大學及學院的選讀生人數也大大地增加。
到了2009年,幾乎所有的美國小孩最少都接受8年的教育,高中畢業的有75%,從四年制的學院及大學中獲得文憑的有25%,廣大的教育計畫已使美國成為世界上受教育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
Elementaryschool

Secondaryschool(middleschool)

學制

兩年制中學
6至7年級
初高中聯合中學
8年級
高級中學(highschool)
9至12年級

Postsecondaryschool中學後教育(大專/本科院校)
如左圖所示,美國教育體系可分為PrimarySchool(國小教育)、SecondarySchool(中學教育)和(PostsecondarySchool)中學後教育。SecondarySchool又細分為MiddleHighSchool、JuniorHighSchool、SeniorHighSchool。

美國高中學年制度
與課程一樣,學年制度也依學校而異,學校可能八月中或八月底開學,也有學校九月中才開學,通常在翌年五月中或六月底學年結束。
有些私立中學采二學期制(semestersystem):秋季九月至十二月、春季一月至六月,十二月、一月期間有三至四周的假期。
有些中學則采三學期制(trimestersystem):秋季八月至九月、冬季十一月至三月、春季四月至六月,每學期間有一個禮拜的假期,但十二月、一月的假期較短,僅一至兩周的假期。

管理體制

美國現行學制最大的特點是多樣性和統一性相結合。由於實行的是地方分權制的教育行政管理體制,美國並沒有全國統一的學制,各州學制呈現出百家爭鳴的局面,即使是毗鄰的兩個州也可能出現完全不同的學制,例如,美國基礎教育一般為K-12年級(K即kindergarten),同時存在六、三、三制;六、六制;八、四制;四、四、四制等學制,各州規定的義務教育年限也從9到12年不等。舉例來說,教育發達地區如加州為12年的義務教育(6~18歲),而麻薩諸塞州為10年(6~16歲)。

中、國小教育主要是由各州教育委員會和地方政府管理,學校分為公立和私立兩種。
各州學制不一,大部分為國小五年、國中兩年、高中四年。
高等教育有兩年制的初級學院和技術學院、四年制的大學本科和二至四年的研究生院。
著名高等學府有: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哥倫比亞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史丹福大學、芝加哥大學、喬治.華盛頓大學、耶魯大學、加州理工學院、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和杜克大學等。
美國中等教育分科
美國中學一般是國中3年和高中4年,這類中學高中階段設有為升學做準備的學術課程、為就業做準備的職業課程和學習基礎知識的普通課程。
而有些學校會將8年級也編入高中階段。有些學校的中學只有四年,這意味著該學區的國小實行的是八年制。無論如何分類,都保證學生有12年的義務教育時間。
中學教師是分科授課的,一般一名教師負責2-3個班同一科目的教學工作。
與國小一樣,美國中學也沒有全國統一的課程設定和教材。但各州及各校的課程都必須使學生保持身心健康,掌握學習的基本技能,成為家庭中的有效成員,養成就業的知識和技能,勝任公民職責,善於利用閒暇時間,培養一定的道德品質。美國國中課程以綜合基礎課為主,高中課程則具有較高學術性。

中學課程

必修課
英語(一因為些學生的語言問題,英語課還分普通英語課和ESL(EnglishasSecondLanguage)
數學(在美國中學,數學課的進度會比中國要落後,學的數學也要容易很多)
社會交際(學一些關於各國習俗及傳統)
體育(這是美國學生每天都要有的)
還有就是選修課:
美術
音樂
合唱
廚藝
技術等等
學生每天的第一節課叫做cycle,這節課是兩個月換一次,包括
電腦(computercycle)
健康教育(healthcycle)
美術(artcycle)
等等
外語課
西班牙語:Spanish1Pt1/SpanishCont.
法語:French1Pt1/FrenchCont.
德語:German1Pt1
義大利語:Italian1Pt.1
選修課是根據學生的喜好程度來確定的,外語課也是一樣。每個學期的最後幾個月時學校就會讓學生填一張表格,讓學生選擇自己想去的課程。
高校課程必修課和選修課之間的界限更加明顯。
1983年美國“全國高質量教育委員會”提出了高中基本必修的建議:4年語文、3年數學、3年自然科學、3年社會科學、半年電腦和二年外語,其它必修課因校而異。另外為了應付許多社會問題,高中常增設一些應急課程,如性教育、安全教育、消費者教育、吸毒教育、全球教育等。
高校教育核心課程
美國高中不分文科、理科,而採用學分制。必修課有數學、英文、物理、化學、歷史等,選修課非常豐富,電訊、交通、工業、農業、水利、建築、駕駛、商業、時裝、食品、環境、經濟、法律、文秘、外語、家政、航運、維修等領域,凡是學生感興趣或有擇業需要的內容,都有相應的課程可供選擇。
在美國,儘管每所中學安排的課程不盡相同,但是一般九年級到十二年級的核心課程如下:
英文:四年(寫作、英國文學、美國文學等)
歷史:三年(世界歷史、美國歷史、歐洲歷史)
數學:三年(幾何學、代數I、代數II)
科學:三年(地球/環境科學、生物、化學)
藝術:因校而異

考試成績

每所中學所舉辦的考試都不太一樣、且亦會因課程不同而有不同的方試。
但一般而言,不同於亞洲和歐洲學校,美國中學老師打成績不會只依據一場考試或測驗,老師通常會依據學生整個學期的報告、作業、課堂表現、隨堂小測驗、期中期末考來打成績。
在美國,學生的義務教育是到十六歲,通常學生必須通過所有的必修課程才能畢業。
學生會在每學期結束後得知每堂課的成績,老師給學生成績評量的方法如下:
A=Excellent(優)
B=Good(好)
C=Average(平均) 
D=Poor(差)
F=Failing(失敗)
P=Passing(通過)
X=Excused(原諒)
I=Incomplete(不及格)
WP=WithdrewPassing(退學通知)
WF=WithdrewFailing(失敗退學)
六、從美國高中進入高等教育
每所大專院校的入學條件不同,但一般大學院校都會看學生中學所修的課程、中學GPA成績、SAT成績、寫作、或者安排與學生面談。
學生中學GPA成績(HighschoolgradepointaverageGPA)代表學生的學年總成績平均表現,一般美國採用之計分法如下:
A=4點(90-100);
B=3點(80-89);
C=2點(70-79);
D=1點(60-69);
F=0點(0-59);
全美統一的考試是大專院校入學考SAT考試,主要是測驗學生的英文程度、數學推理能力、在某一學科的專業知識,作為學生進入大學後成績的參考資料。
完成高中學業後,美國學生可以選擇進入大學學習,美國有超過近4000所高等學府可供選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