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田石橋鋪村

羅田石橋鋪村

羅田縣石橋鋪村是湖北省羅田縣匡河鎮轄區裡的一個行政村,地處匡河鎮北部。原為石橋鋪鎮,2001年,撤銷石橋鋪鎮、古廟河鄉,併入匡河鄉。原石橋鋪中心段劃歸石橋鋪村管轄。2012年10月11日匡河鄉撤鄉建鎮屬匡河鎮。鎮中心距離匡河政府10公里,距離羅田縣城25公里(走309縣道)。這裡山清水秀,人絕地靈,交通便利,地理位置顯要。石橋鋪不僅是千年古鎮,也是是大別山區老革命根據地之一。這裡曾是歷史縣治所在地,縣治長達800年之久。

交通概況

石橋鋪村地理位置顯要,交通便利,處在幾條公路的三岔路口.這裡人口密集,街面繁華。轄區有縣道兩條,309縣道直達達羅田,英山。216縣道直達匡河。001鄉道直達落今河。002鄉道直達四口塘村,花屋河村。

地理位置

羅田石橋鋪村 羅田石橋鋪村
羅田石橋鋪村 羅田石橋鋪村

石橋鋪村東接落令河村,西鄰茶園村,北靠蓮花林村,南連文斗河村交界,國土面積2.56平方公里。這裡屬於半山區地帶,整體地勢西高東低,山地面積占全村65%,耕地面積20%,城鎮面積15%,森林覆蓋率75%,主要以馬尾松,栗子樹,紅楓,水杉等樹木為主。

發展歷史

從南北朝蕭梁普通四年(523年)至元大德八年(1304年)的780年間,它長期是羅田縣的政治中心。在蕭梁普通四年(523年)至唐武德四年(621年);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至南宋端平元年(1234年);南宋德祐元年(1275年)至元大德八年(1304年)這些羅田縣存在的歲月里,石橋鋪一直是羅田縣的縣城,其官衙多認為在魁山,也就是現在的石橋鋪鎮四口塘一帶。在羅田縣被裁撤的歲月里,石橋鋪仍是這一地域最大最重要的鎮市。

石橋鋪名滿江淮

石橋鋪位於羅田縣東南,從南北朝至元朝,它長期是羅田縣政治、經濟中心。

南北朝蕭梁普通四年(523年),設定羅田縣,此後,羅田縣分分合合,屢建屢裁。南北朝齊、陳及隋朝,羅田縣皆存,唐武德四年(621年),羅田縣裁撤入浠水縣,浠水縣後來改名蘭溪縣、蘄水縣,羅田縣隨之為蘭溪縣、蘄水縣轄地,久不復存,到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析蘄水縣地設定羅田縣後,羅田縣又復存。南宋時期,羅田縣因戰亂屢廢屢興,1275年,元朝在蘄州設淮西宣慰司,並恢復羅田縣建制,此後,羅田縣才完全穩定。

十三山場石橋鋪

石橋鋪不僅長期是羅田縣政治中心,在唐宋時,還是經濟中心。在唐朝,它是江淮間茶葉重要產地和集散地。北宋乾德三年(965年),朝廷置榷貨務榷茶,在淮南六州置六務十三山場,蘄、黃二州有四個山場,其中蘄州有馬祁(《夢溪筆談》作王祺)、洗馬(今浠水縣境內)、石橋(今羅田縣境內)三個山場,管理整個蘄州地域的茶葉生產和銷售。其中,石橋鎮茶葉產銷量極大,據沈括的《夢溪筆談》及《宋會要輯稿·食貨》等典籍記載,嘉佑六年(1046年),石橋山場的茶葉收購量為55萬斤,占十三山場總收購量的12%,在散茶收購價上,石橋山場上號茶價為每斤35文2分、中號茶價為每斤29文7分、下號茶價為每斤為24文2分、次下號茶價為每斤22文;在茶葉出售價格上,石橋山場散茶上號茶價為每斤79文8分、中號茶價為每斤67文2分、下號茶價為每斤為69文、次下號茶價為每斤58文8分;在賣茶葉獲出售錢上,石橋山場36080貫,占十三山場總額的12%。由此可以看出石橋山場在淮南十三山場中的比例和舉足輕重的地位。

旅遊景點

劉鄧大軍遺址---葉氏祠

劉鄧大軍遺址也稱葉氏祠位於羅田縣匡河鎮石橋鋪中學校園內,被該校改建成了學生食堂。其建築占地面積約500平方米(含庭院面積),原始建築狀況、風格等眾說紛紜,無法確證。

1947年8月底,劉伯承、鄧小平同志親率中國人民解放軍一、二、三、六等4個縱隊,總計12萬餘人千里躍進大別山。

10月初,劉、鄧首長率野戰軍司令部和中原局機關進入黃岡。

11月17日上午劉伯承、鄧小平在葉氏祠主持召開晉冀魯豫野戰軍六縱團以上幹部會議,部署鄂、豫、皖大別山區三角地帶的剿匪工作。參加會議的還有中原局常委、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張際春、參謀長李達、中原局常委劉了久、六縱團以上幹部。

會議要求,野戰軍要全力殲滅國民黨鄉、保、土、頑等反動武裝力量,為新生的地方革命政權減輕軍事壓力。

葉芝春墓

葉芝春墓位於湖北省羅田縣匡河鎮石橋鋪村汪滋基鳳形地。墓向坐北朝南,是湖北羅田唯一的北宋將軍陵墓。距羅田縣城45公里,距離匡河鎮11公里。葉芝春(998—1042),出生於北宋鹹平初年(公元998年)歷任淮南路馬部軍副都指揮使,涇原路行營馬步軍副都指揮使,征戰西夏戰死。戰後,仁宗皇帝嘉其忠,追封葉芝春為兵部侍郎。

葉芝春將軍墳墓座落在大別山南麓湖北羅田縣境內石橋鋪汪茲基鳳形地。被羅田縣列為第二批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始建於北宋仁宗時期。距今已有700多年歷史。修建的武英高速公路穿越墳墓而過,為此,湖北省文物局特派省、市考古隊和縣博物館進行了三次實地勘探,並於2006年7月中旬對葉芝春墳墓進行了考古挖掘和確定遷墓新地址。訊息傳出後,葉氏後裔為支持國家公路建設、減輕國家負擔而自發捐款為葉芝春修建墓園,回響者除本省羅田、英山、浠水外,還涉及到安徽金寨、河南商城、新縣等地數萬人。葉芝春何人也?他為何受到政府和後人如此重視和敬仰?本文作者本著顧全大局支持武英高速公路的修建、保護羅田重點文物景點的目地,弘揚葉氏族人敬祖慕宗的精神,依據北宋歷史史料和省、市方誌及家族宗譜進行了半年的訪祖追蹤式的采編,寫出本篇歷史記實文以紀念為國盡忠捐軀的北宋仁宗時期葉芝春將軍。

水杉道

羅田石橋鋪村 羅田石橋鋪村

石橋鋪水杉林蔭道位於石橋鋪中學門外的老318國道上(現309縣道),石橋鋪中心西面。是309縣道中的一小段,東啟石橋鋪衛生院,西至蒙蒙山村委會,全長1公里,唯有靠近石橋鋪中心段最為平整茂密。解放後五十年代初翻修擴建時,在道路兩旁栽種了水杉苗。60多年過去了,這些小樹苗已經長成參天大樹,筆直的樹幹直衝雲霄。整齊的排列在公路二面,像一排排威嚴的士兵,非常壯觀。一到秋天,金黃的樹葉掉落一地,漫步在路邊,踩著金黃的地毯,心情格外舒暢。石橋鋪水杉林蔭道被稱為全羅田最美水杉公路段。曾在湖北人民政府網,黃岡新聞網上都有報導。這條路當年憑藉路兩邊茂密的水杉樹景色之美還挺紅的。中學冬天早上跑步時,就在這條路上。後來因為安全問題,就改在學校操場上轉圈,前者是一個天然氧吧,後者是操場吸塵器。2015年電影《夢行者》在石橋鋪中學和這條水杉林蔭路上設定了電影中三位主角中學時代的重要劇情。石橋鋪水杉林蔭道。這些古老的杉樹,數量眾多,整齊劃一的挺立有公路兩邊,筆直高大的樣子給我們帶來的震撼,春夏秋冬每個季節都有不同的變化,春的翠綠,夏的繁茂,秋的紅火,冬的枯零,為石橋鋪一道亮麗的風景,在新世紀建設的大潮中,希望當地政府加以保護,為將來旅遊開發,開闢一個新的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