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沙哈測試也可稱為羅夏測驗
羅夏測驗由瑞士精神科醫生H.羅夏於1921年在《心理診斷學》一書中正式提出。他從1910年開始研究精神障礙對於知覺的影響,曾用許多畫片來測試患者,以後又把畫片改用墨漬圖。他先在一張紙對摺,並用力壓下,使墨漬流到四面八方,形成形狀不定但兩邊對稱的墨漬圖。羅夏運用多種不同的墨漬圖,測試各種精神病患者,結果發現不同類型的患者,對同墨漬圖會產生不同的反應。隨後羅夏又把眾多墨漬圖廣泛套用於低能者、正常人、藝術家等人的測驗,最後選定其中十張作為標準化的測驗材料,並確定記分方法與解釋被試反應的原則。羅夏編制的這一墨漬測驗法來源於萊格和精神分析派的思想,以知覺與人格之間存在著反映和被反映關係的基本假說為理論前提。當主試要求被試描述自己在偶然形成的墨漬刺激中“看到了什麼”並說出自己的知覺體驗時,被試必然以自己獨特的方式進行反應,在這些反應中,被試會無意地或不知不覺地將真實的自己暴露出來,有時甚至會反映出連自己也完全意識不到的某些人格特徵。因此,羅夏認為,可以通過觀察被試對墨漬圖的知覺反應,來預測或推斷被試的人格特徵。
羅夏測驗中所使用的瑞士版墨漬圖共10張卡版、片構成,其中5張為黑墨漬,2張為黑墨漬加紅墨漬,另3張為彩色墨漬。這一張張標準圖版中印刷著左右對稱的濃淡墨漬。羅夏測驗的進行可分四個階段:(1)自由反應階段。即自由聯想階段,在這一階段,主試向被試提供墨漬圖,一般的指導語是“你看到或想到什麼,就說什麼”。應避免一切誘導性的提問,只是記錄被試的自發反應。主試不僅要儘量原原本本地記錄被試的所有言語反應,而且也要對他的動作和表情給以細心的注意和記錄。此外,要測定和記錄呈現圖版之後到作出第一個反應的時間,以及對這一張圖版反應結束的時間。(2)提問階段。這是確認被試自由反應階段所隱藏的想法的階段,主試以自由聯想階段的記錄材料為基礎,通過提問,以清楚地了解被試的反應利用了墨漬圖的哪些部分,以及得出回答的決定因子是什麼。(3)類比階段。這是針對提問階段尚未充分明白的總是而採取的補充措施。主要是詢問被試對某個墨漬圖反應所使用的決定因子,是否也用於對其他墨漬圖的反應,從而確定被試的反應由是否有某個決定因子的存在。(4)極限測驗階段。當主試對被試是否使用了某些部分和決定因子還存在疑慮時,加以確認。
在測驗過程中,主試以記號對各種反應進行分類,並計算各種反應的次數,以便在絕對數、百分率、比率等方面進行比較。羅夏測驗記號劃分五個階段:(1)領域的記號。這是根據回答中所使用的墨漬圖像領域作出的反應分類,其領域包括對墨漬圖的全體反應(簡寫為W),普通大部分反應(D),普通小部分反應(d),異常部分反應(Dd)和空白部分反應(S)。如被試對空白部分作為圖案進行反應,而將墨漬部分作為背景,則將該反應記號S。(2)決定因子記號。這是對被試根據墨漬圖像本身的(或所想像的)性質中的什麼因子來決定回答的反應分類。反應決定因子包括形態(F),運動(M),濃淡(C.K.R)和色彩(C’.C).對於一個主要領域的反應一般有一個主要決定因子,如僅以墨漬的形態特性作為決定因子的反應,形態就是主主決定因子,記號為F。但有時一個反應會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決定因子,如“美麗的糊蝶”,其主要決定因子是形態(根據情況,也可能有濃淡和運動),色彩則是附加決定因子,記號為FC。(3)內容的記號。這是對回答的內容種類作出的反應的分類。反應內容包括人(H),人的部分(Hd),性(Sex),動物(A),植物(P1),建築物(Arch),藝術(Art),抽象(Abst)等24類,如反應為“像蝴蝶”,則內容記號為A。(4)平凡性或獨創性。將最頻繁出現的反應分類為平凡反應(P)。根據主試的臨床經驗,在100個記錄中只出現一次的反應分類為獨創反應(O)。(5)形態水準評定。指能否正確地、明細地並高度組織化地抓住墨漬形態的特徵,按概念與形態的想似程度,用一定的尺度來評定的反應。羅夏的形態水準評價法相當複雜,它要求主試把握正確度、明細化、組織化三個維度,其評分從—2.0到+5.0以0.5為單位進行增減。
為了便於操作,片口安史提出了簡單的修正法,其評價對象主要是針對廣義的形態決定因子的反應,分為四個等級:(1)F+(優秀水準),標準是其內容與墨漬圖像的一致性、明細化和組織化方面都優於一般反應。(2)F±(良好水準),只要反應內容與墨漬圖像大體相符,沒有不適當的明細化和毫無道理的組織化就可評為F±。(3)F±(不良水準),當其內容與墨漬圖像的一致性、正確度下降時,則被評價為F±反應。(4)F-(病態水準),其標準是反應內容與墨漬圖像之間缺乏正確度和一致性。
羅夏測驗除10張墨漬圖外,還包括標準化的羅夏診斷表、記號記錄表、記號總計表、數量關係記要表和分析與評價表。通過大量的臨床研究,羅夏測驗的研究者們提出了一系列對結果進行分析與解釋的學說。羅夏測驗的解釋主要包括量的分析、序列分析和內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