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沖圍村

羅沖圍村

羅沖圍村原名螺涌圍村屬廣州白雲區松洲街道下轄村,地處廣州市區西北部、廣佛都市圈中心、珠江西航道上游江畔。處在珠江和增步河交錯的半島上(西南有珠江環繞、東北為增步河相圍)。地理位置顯要。轄內面積6.5平方公里,戶籍人口2.2萬人,流動人口約7萬多人。

1地理環境

羅沖圍位於東依緩緩流淌的石井河,西臨蜿蜒壯美的珠江水域,與金沙洲居住新城相望,南與荔灣區僅與增步河一水之隔,北與黃金圍物流園區相連;坐擁一線珠江資源,多條水系川流環繞,優美的景觀與生態環境優勢無與倫比;廣清、廣佛、北環高速及內環路放射線等多個出口坐落轄內,貫穿全街的主幹道增槎路北接107國道、南與市區首要交通幹線東風路緊密相連,道路交通內外通達,進出便利,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成為廣州市西北部主要的交通樞紐。

2歷史由來

羅沖圍為什麼叫羅沖圍?是因為裡面住的人都是羅姓嗎?記者走訪羅沖圍地區各村長輩,了解羅沖圍的前世今身,原來羅沖圍的名字來源於靠近增埗橋的螺涌圍、螺涌村,後來外來人漸多為書寫方便改作羅沖圍,而今螺涌村依舊存在,以經營製衣業為主。改革開放後,由於羅沖圍的名氣較大,人們慢慢習慣把相鄰的松溪、槎龍等也歸入羅沖圍片區。

原來羅沖圍客運站、富力半島、富力桃園的一部分,還有增槎路和衛生河的一大段過去都屬於螺涌村。現在螺涌村里最古老的是一棵有350多年歷史的老榕樹,清代的時候,這裡是水網密布的河灘,特別盛產石螺、貝殼。“小時候,隨便用籃一撈,就可以撈到幾十斤螺”,村民自豪地說。因此,漸漸形成了螺涌圍這個地名。那時候,螺涌圍還是一個具有優美田園風光的小鄉村。

在1984年增埗橋通車。增埗橋的開通,真正將螺涌與市區連在了一起。加上增槎路的向北延伸,這裡成為市區到石井、花縣(花都舊稱)、清遠的首選。商貿開始蓬勃發展,進這一帶做生意的外來人越來越多。

上世紀90年代初,不少商人瞄準了這裡交通優勢,在此投資物流和專業批發市場。目前,羅沖圍有江南果菜批發市場、東旺批發市場等16家專業市場,主要集中糧油、果品、蛋品、凍品、摩配、貨運等低端產業,此外羅沖圍區域還有13家貨運場。

優美的生態環境和毗鄰荔灣老城區的優勢吸引了富力半島、富力桃園等大型優質樓盤進駐,帶動周邊現代商貿服務聚集區速形成,飲食娛樂、購物休閒一應俱全,地區的商業氛圍濃厚。轄內還有服務廣州市民的廣州市煤氣公司羅沖圍儲配站、廣州發電廠柴油機發電站、西村自來水廠吸水口,形成城市的水、電、氣供應保障,並與農貿批發園區的糧、油、菜、果、副食供應共同構成廣州都市生命線工程,為廣州都市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的生產生活提供完善、優質的服務與保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