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城方舟

羅城方舟

羅城鎮歷史悠久,始建於明末崇禎年間(公元1628年-1644年)。最初是當地人民為便於耕牛交易修了些避雨用房,作為以物調換耕牛的“調市”,以後逐漸修建房屋發展成為集市。這個小“調市”是羅集四面八方的“土著人”建造而成,故稱“羅城”。

羅城起源

羅城鎮歷史悠久,始建於明末崇禎年間(公元1628年-1644年)。最初是當地人民為便於耕牛交易修了些避雨用房,作為以物調換耕牛的“調市”,以後逐漸修建房屋發展成為集市。這個小“調市”是羅集四面八方的“土著人”建造而成,故稱“羅城”。繁體字的“羅”即“四維”,是東南西北的古稱,故得“羅”字;“城”為“土成”,意在“土人”會聚而成,二者意為“羅城”,是羅城鎮名的由來。現在羅城船形街戲樓後面的牌坊上的一副對聯,上聯開始就是:“羅眾志以成城……”,這幅對聯也是羅城鎮鎮名由來的又一佐證。康熙30年(公元1691年),第二批來川的回民有蘇、馬、蔡、張、楊、海、王7大姓,其插遷地於羅城鎮夏家坡、蔡家灣,伊斯蘭教隨之傳入。乾隆30年(公元1765年),又有一批回民遷來羅城,羅城鎮成為回族人聚居地。回民自發於清雍正至同治年間(公元1733至1874年),籌募捐款在羅城先後修建了四座清真寺(北寺、東寺、南寺、西寺),作為回民及教民舉行宗教儀式、沐浴和主持婚、喪、講經說教場所。現保留下來的清真寺即西寺。
隨著時間的推移、歷史的演變,市場逐步擴大,羅城街道建築沿著一座小山頂逐漸發展,街道布局別致,建築結構奇特,形如船體,被譽為“山頂一隻船”。現已馳名中外。

羅城建制

清朝

清乾隆3年正式設立羅城鎮,清末民初又改為羅城鋪、羅城場。

民國

民國24年(1935年),實行聯保制,犍為共設4個區,羅城鎮為第3區,並一直是區所在地。民國30年(1941年),又改名為羅城鄉,直至民國38年(1949年),當時羅城鄉設30保、250個甲。

新中國

1949年12月15日羅城解放。
1950年1月建立犍為縣第3區人民政府,區人民政府駐羅城鎮正街川主廟內。
1950年8月犍為縣第三區改為第五區,區政府設在羅城鎮橫街新鑫廟,同時將羅城鎮改為羅成鄉(包括白鶴、青獅、竹山、大同、南陽5個鄉)。
1951年6月,為適應土改需要,將羅城鄉分為興隆、白鶴、青獅、大同、竹山、南陽6個鄉和羅城鎮。同年區人民政府改稱區公所。1956年2月,將興隆鄉、白鶴鄉、青獅鄉合併為興隆鄉(鄉址夏家坡,是年遷羅城七個碑);竹山鄉、大同鄉、南陽鄉並為竹山鄉(鄉址二龍巖)。
同年8月,犍為縣第5區更名為犍為縣羅城區。
1958年10月撤銷區公所建置,建立起“政社合一”的羅城人民公社,轄原羅城區12個鄉1個鎮。1959年7月恢復羅城區區公所,轄羅城鎮、興隆公社、竹山公社、敖家公社、金井公社。1962年7月,興隆公社分為羅城、白鶴、青獅3個公社;竹山公社分為竹山、大同、南陽3個公社;羅城鎮併入羅城公社。1963年3月恢復羅城鎮為鄉級鎮。
1968年3月,羅城鎮成立革命委員會,其它公社相繼成立革委會。1980年3月,將公社革命委員會改為管理委員會,羅城鎮革命委員會更名為羅城鎮人民政府,
1984年2月,將公社管委會改為鄉人民政府。
1989年11月10日,撤銷羅城、大同兩鄉,併入羅城鎮,鎮政府設在原羅城鄉政府。1992年6月,搬進新建的羅城鎮人民政府(即現在的政府駐地,小地名為光山坡)。
同年9月,撤銷白鶴、青獅、竹山3個鄉,併入羅城鎮;同時撤銷羅城區公所、中共羅城區委,成立中共羅城區工委(中共羅城區工委於1994年11月撤銷,部分工作人員調入羅城鎮人民政府)。

經濟發展

解放後,國民經濟經過三年的恢復和整頓,黨和政府採取了一系列保護、扶持工商業、手工業政策,羅城成立供銷社,供銷社管理的企業有羅城糖果廠、羅城酒廠、羅城醬園廠、羅城食品站等,還有集體商店。街道和社隊企業也不斷發展。
在20世紀50年代,先後組建了羅城軍屬米廠、軍屬紡織廠、第五區手工業鐵器生產合作社、羅城印刷廠、羅城建築小組、羅城縫紉社、第五區陶器生產合作社、土陶廠、地方國營犍為縣鐵山冶鐵廠、犍為縣民眾運輸合作社羅城生產隊、地方國營羅城農機站。
60年代,創建了犍為縣滴水岩煤礦、犍為縣青獅煤礦
20世紀70年代,地方國營井研縣白鶴煤礦創建,還建立了犍為縣大同鹽廠,犍為縣羅城閥門廠。
20世紀80年代,鄉鎮(社隊)企業飛速發展
1980年羅城鎮現在所屬範圍內,有一定規模的社隊、企業就有50多個。
1980年以後建成的較大的鄉鎮企業有犍為縣陶家河煤礦、羅城水泥廠、四川省犍為縣羅城塑膠廠、犍為縣氣體廠、犍為縣聯營大同鹽礦、犍為縣大同真空製鹽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