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凌飛

羅凌飛

羅凌飛博士,男,生於1977年11月。西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二級)、博士生導師、西南大學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三峽庫區生態環境與生物資源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主任、淡水魚類資源與生殖發育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國家“973計畫”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組部萬人計畫首批“青年拔尖人才”入選者、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畫首批“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入選者、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教育部創新團隊帶頭人、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111計畫)基地負責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入選者、重慶市首期“兩江學者”特聘教授、重慶市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遺傳學會發育遺傳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動物學會會員。實驗室以斑馬魚為模式動物,以組織器官發育和再生的調控機制為主要研究方向。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羅凌飛,男,漢族,1977年11月生,九三學社社員,德國哥廷根大學畢業,博士研究生學歷,西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羅凌飛以肝臟和胰腺為代表的內胚組織器官發育和再生的分子調控機制為主要研究方向,主持了12項科研、人才和團隊項目。其中,2008年主持的“發育與生殖研究”領域項目,使他成為我國“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973計畫)實施12年來最年輕的首席科學家。他先後擔任淡水魚類資源與生殖發育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和三峽庫區生態環境與生物資源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訓基地副主任、主任,目前已在《Nature》《Developmental Cell》等國際著名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10餘篇 。

2013年獲得第十七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

人物經歷

羅凌飛 羅凌飛

1977年11月,出生於重慶。母親出生書香門第,在西師附中圖書館上班;父親則是工人世家,1971年前從一個集體企業下崗。

1983年一直到1995年,從西師附小一直讀到西師附中畢業。

1995年,被保送到南京大學。在大學提供的3個專業意向中,他均填的是生物化學專業。

1999年,被保送到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碩士、博士連讀。他的本科畢業論文是在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完成的。

2000年9月,從全世界1000多名申請者中被選中,到了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學研究所和哥廷根大學,加入分子生物學國際計畫。同時,攻讀碩士、博士。

2004年獲分子生物學博士學位。

2004年11月,被西南師範大學聘為雙聘教授。

從西師附中走出去的羅凌飛,因為在分子發育生物學研究上的傑出貢獻,是目前為止唯一獲得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協會主席-副主席獎的中國人。

2004年2月19日的國際權威學術雜誌《自然》上,發表了他的主要研究成果。

2004年11月,27歲的羅凌飛被西南師範大學聘為雙聘教授。西南師範大學正在為他建分子發育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

2010年度重慶市“百名傑出科技領軍人才培養計畫”。

1999年,畢業於南京大學生物化學系獲學士學位。

2004年,畢業於德國馬普生物物理化學研究所獲博士學位。曾獲得2003年度德國馬普協會主席-副主席創新獎(Gruss-Jäckle Prize,Innovation Prize)。

2004-2006年,在德國馬普生物物理化學研究所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兼任初級研究組長。

2006年至今,先後任西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特聘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負責建設和帶領西南大學發育生物學研究隊伍。

2007年4月-12月,在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從事訪問學者研究工作 。

個人榮譽

重慶市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重慶市百名傑出科技領軍人才培養計畫入選者、第七屆重慶青年科技獎獲得者、第十七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 ;重慶市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中國遺傳學會發育遺傳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會員、中國動物學會會員、重慶動物學會會員。現主持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畫項目、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教育部創新團隊項目等科研、人才和團隊項目6項。以第一完成人獲得2010年度重慶市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研究方向

實驗室以斑馬魚為模式動物,以內胚層組織器官及血管發育和再生的分子調控機制為主要研究方向:

1)早期內胚層發育的分子調控機制研究;

2)調控肝臟發育和再生的遺傳和表觀遺傳研究;

3)調控胰腺發育和再生的遺傳和表觀遺傳研究;

4)調控血管再生的遺傳和表觀遺傳研究 。

學術論文

僅包含部分代表性SCI學術論文。

1)Huiqiang Lu, Jun Ma, Yun Yang, Wenchao Shi, Lingfei Luo*. (2013). EpCAM is an endoderm-specific Wnt derepressor that licenses hepatic development. Dev. Cell (IF: 14.03)

2)Zhuan Li, Yu Lan, Wenyan He, Dongbo Chen, Jun Wang, Fan Zhou, Yu Wang, Huayan Sun, Xianda Chen, Chunhong Xu, Sha Li, Yakun Pang, Guangzhou Zhang, Liping Yang, Lingling Zhu, Ming Fan, Aijia Shang, Zhenyu Ju, Lingfei Luo, Yuqiang Ding, Wei Guo, Weiping Yuan, Xiao Yang, Bing Liu*. (2012). Mouse embryonic head as a site for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development. Cell Stem Cell (IF: 25.421)

3)Sizhou Huang, Jun Ma, Xiaolin Liu, Yaoguang Zhang, Lingfei Luo*. (2011). Retinoic acid signaling sequentially controls visceral and heart laterality in zebrafish. J. Biol. Chem. (IF: 4.773)

4)Sizhou Huang, Jun Ma, Xiaolin Liu, Yaoguang Zhang, Lingfei Luo*. (2011). Geminin is required for left-right patterning through regulating Kupffer’s vesicle formation and ciliogenesis in zebrafish.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IF: 2.484)

5)Xiaolin Liu, Sizhou Huang, Jun Ma, Chun Li, Yaoguang Zhang, Lingfei Luo*. (2009). NF-κB and Snail1a coordinate the cell cycle with gastrulation. J. Cell Biol. (IF: 10.264)

6)Mara E Pitulescu, Martin Teichmann, Lingfei Luo, Michael Kessel*. (2009). TIPT2 and geminin interact with basal transcription factors to synergize in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BMC Biochem. 10, 16. (IF: 1.988)

7)Tianyu Zhao, Nora Szabo, Jun Ma, Lingfei Luo, Xunlei Zhou, Gonzalo Alvarez-Bolado*. (2008). Genetic mapping of Foxb1-cell lineage shows migration from caudal diencephalon to telencephalon and lateral hypothalamus. Eur. J. Neurosci. 28(10), (IF: 3.631)

8)Lingfei Luo*, Yvonne Uerlings, Naisana S. Asli, Nicole Happel, Hendrik Knoetgen, Michael Kessel. (2007). Regulation of geminin functions by cell cycle dependent nuclear-cytoplasmic shuttling. Mol. Cell. Biol. 27(13),(IF: 5.527)

9)Mara Pitulescu, Michael Kessel, Lingfei Luo*. (2005). The regulation of embryonic patterning and DNA replication by geminin. Cell. Mol. Life Sci. 62(13), (IF: 6.57)

10)Lingfei Luo, Michael Kessel*. (2004). Geminin coordinates cell cycle and developmental control. Cell Cycle 3(6), (IF: 5.359)

11)Lingfei Luo, Xiaoping Yang, Yoshihiro Takihara, Hendrik Knoetgen, Michael Kessel*. (2004). The cell-cycle regulator geminin inhibits Hox function through direct and polycomb-mediated interactions. Nature .(IF: 36.28)

*通訊作者

IF為JCR公布的最新期刊影響因子

主要成就

探索人體器官發育與再生奧秘

羅凌飛對未來充滿希望 羅凌飛對未來充滿希望

西南大學崇德湖畔的一幢兩層小樓,便是羅凌飛的實驗室。在那間沒有掛標示牌的實驗室里,羅凌飛的研究模型是跟大拇指差不多長的小魚斑馬魚。

實驗室里有4000多個小魚缸,近10萬條斑馬魚在裡面自由地快速遊動。如果這些魚有思維,那么羅凌飛無疑是它們最熟悉的人。從早上8點到晚上10點,羅凌飛和他的學生們無時無刻不在仔細觀察這些遊動的生命。

“別看這魚小,可它有80%的基因都是和人是高度相似的。”羅凌飛說,斑馬魚還是胚胎時候是完全透明的,可以看到身體的器官,這也是他選擇斑馬魚作為研究對象的原因之一。羅凌飛介紹,人類在患惡性肝臟、胰腺疾病後,需要把器官壞掉的部分切除,但由此導致相應臟器功能嚴重減弱,而患者很可能還沒有等到器官再生的時候到來就離開人世了。如何讓人體器官相對快速地再生,生物醫學界還沒有有效的辦法。而一條斑馬魚器官再生的時間很短,如肝臟再生只需要兩到三天。斑馬魚,就成為研究器官再生的理想模型。

在羅凌飛眼中,斑馬魚和人類生命之間存在著可以破譯的密碼。肝臟疾病、糖尿病是當今人類健康的殺手。羅凌飛說,這些疾病的共同點是器官受損,器官受損後再生與人類健康密切相關。而有沒有一種方法,能讓人體器官相對快速地再生呢?以斑馬魚為模型開展器官的發育與再生研究為最終實現人類器官的快速再生提供了可能。羅凌飛把研究重點放在肝臟和胰臟的發育和再生上。2013年3月,他的團隊在生物醫學權威期刊《發育細胞》上以每期亮點發表論文,研究揭示出肝臟發育的關鍵因子——EpCAM,作為一種內胚層特異性的Wnt去阻抑子,決定了肝臟發育的組織細胞特異性,促使了肝臟發育。EpCAM就如同一張執照。有了這張執照,細胞才具備被誘導分化為肝臟細胞的能力。該研究促進了對經典信號途徑發揮功能的細胞或組織的特異性如何實現這一重要科學問題的深入理解。

“青春是用來奮鬥的”

從北碚嘉陵江邊到西南大學崇德湖畔,近1公里的路程,是一個頑童到一個科學家的距離。1977年,羅凌飛出生於山城重慶。小時上學,途中要經過一條小溪溝,河裡玩耍成為他上下學途中最喜歡做的事情。“我喜歡抓蝌蚪,或許那時就與水生動物結下不解之緣。”

1995年,18歲的羅凌飛從西師附中畢業後保送南京大學,在大學提供的3個專業意向中,他均填的是生物化學專業,立志將來從事生命科學研究。2000年9月,羅凌飛從全世界1000多名申請者中被選中,到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學研究所和哥廷根大學,加入第一期分子生物學國際計畫攻讀碩博學位。

在馬克斯普朗克協會獎頒獎大會上 在馬克斯普朗克協會獎頒獎大會上

2000年9月,羅凌飛離開重慶飛赴慕尼黑留學。出國前他也曾是個憤青,總覺得國內有這裡那裡的不如意,巴不得早點出國。而在飛機起飛那一刻,看著窗外養育了他20多年的這片熱土,眼裡心裡全是深深的眷念,早已淹沒了心裡的那一點點不如意。而且,這一去還會不會回來?何時才能再回到祖國家鄉?那一刻,他的感受完全改變了,感受到了,全是深深的家國情懷。在德國的研究很辛苦,羅凌飛經常在實驗室里通宵工作,有時在天亮前實在熬不住了就拿導師的辦公桌當床小睡一會兒,天亮時再將辦公桌收拾整齊,以致於導師好幾次都發現辦公桌比他前一天下班時還要整齊。留學時,當地人對包括中國人在內的所有外國人都很友好,但是時間越長接觸越多就會發現,他們友好的語言和行動的表面下是對開發中國家的同情,而並非真正發自內心的尊重。他們認為,你在這裡可以做出頂級水平的研究成果,而回到開發中國家你很有可能就做不了。那時,羅凌飛明白了,自己的國家不強大,自己做得再好也只是寄人籬下,個人的進步與祖國的發展融匯到一起,才是飛揚的青春。在德國留學的經歷,更堅定了羅凌飛要回國效力的決心。

2004年羅凌飛獲分子生物學博士學位。同年2月19日的國際權威學術雜誌《自然》上,發表了他的主要研究成果。2006年1月,28歲的羅凌飛被西南大學聘為特聘教授。

正是這段異國他鄉深造的經歷,讓羅凌飛的信念愈發堅定:“我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看到中國站在世界之巔。我知道前路漫漫,我願意付出我全部的努力。每個人的力量都很有限,可是加在一起就能改變很多很多。”

以青春之夢創造青春之我

在羅凌飛看來,支撐他進步的,就是年輕所帶來的活力和機遇,以及國內發育生物學前輩們對自己的支持和愛護。2008年羅凌飛就作為首席科學家主持國家973計畫項目,是當年我國973計畫實施十二年來最年輕的首席科學家。

羅凌飛的實驗室團隊一共28人,平均年齡在25歲左右,所以他和博士生不會有什麼代溝,和其他專家也談得來,他覺得這種感覺非常融洽。作為西南大學發育生物實驗室的主任,年輕的羅凌飛,除了在學術上的“前途無量”,團隊合作上也更和諧。

青春的期盼是美好的。

每日從早上8點10分來到實驗室到晚上回家之前,除了午餐時間,羅凌飛幾乎整天就泡在這間實驗室里。“辛苦是必然的,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興趣。”在外人看來,從事科研工作很枯燥,但在羅凌飛眼裡,只要有興趣,就會樂在其中。

除了每天12個小時和斑馬魚、各種實驗數據呆在一起,他每周還會去學校操場跑兩次步,平均一次跑8圈,3200米,這是他最喜歡的運動方式。

“我不過是離出發線比你們遠了點,其實誰先到終點都不好說”。大學生常把迷茫掛在嘴邊,羅凌飛建議他們一定要有明確的人生目標和規劃。

“青春在現在是用來奮鬥的,在將來是用來回憶的。以青春之夢創造青春之我,以青春之我創造青春之民族。夢在前方,路在腳下;空談誤國,實幹興邦!” 在與西南大學學生對話中,羅凌飛引用習近平總書記話語與青年學子共勉 。

科研項目

項目名稱 項目性質及來源 項目經費 起始年度 終止年度
肝臟原基形成的分子調控機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292萬 2012 2016
發育生物學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200萬 2010 2013
調控內胚層組織器官發育的分子機制研究 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畫“發育與生殖研究”領域項目 2940萬 2009 2013
魚類的生殖與發育研究 教育部創新團隊項目 300萬 2009 2012
胚胎神經冠發育的分子機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20萬 2008 2010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 教育部人才計畫 50萬 2008 2011
Geminin與染色質的相互作用在轉錄記憶和胚胎髮育中的功能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畫培育項目 50萬 2007 2009

第十七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榮譽稱號獲得者

為樹立和宣傳當代青年的優秀典型,引導和激勵全國廣大青年樹立崇高理想追求,立足本職成長成才,2013年五四青年節前夕,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公布了第十七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名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