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羅傑疑案》講的是一個星期五的晚上,羅傑被“我”和他的管家帕克發現死在他的書房中。因為“我”對羅傑比較了解以及“我”的不在現場的證明,“我”成了波洛的助手。隨著案件的剝繭抽絲,嫌疑人的逐漸排除,最後結局出人意料。
故事簡介
羅傑老人是金斯 艾博特村的名人,也是費恩利莊園的主人。
一個星期五的晚上,羅傑被我和他的管家 帕克發現死在他的 書房中。喔,忘了介紹了,我是一名醫生,叫 謝潑德,也住在金斯艾博特村。這已經是我們金斯艾博特村最近兩天死的第二個人了,另一個是昨天自殺而死的金斯帕多克的女主人 寡婦費拉爾斯,據羅傑說她以前曾被人敲詐過,那個人認為是她殺死了她的丈夫。
羅傑是坐在椅子上被殺的,身上插著一把匕首——那是他們家的一個古董——書房的門是鎖著的,窗戶開著,從窗台上提取到一枚他的妻子和以前丈夫生的孩子拉爾夫·偑頓的鞋印——他雖說長的好看但總不能當飯吃,所以老向他的父親要錢——經過我的檢查,羅傑是在那天晚上九點五十至十點死的,這點也得到了他的侄女費格拉和管家的旁證,而我是差十分九點從羅傑家出來的,我為我能洗脫嫌疑而感到高興,但也有點遺憾,因為那天羅傑原定要把敲詐費拉爾斯夫人的人告訴我的,可是不知什麼原因直到我走他也沒有說……
幾天后,費格拉小姐告訴我我的新鄰居就是著名的大偵探波洛,這讓我很意外,因為我以為他只會種菜。而更讓我驚訝的是,他竟然同意幫助羅傑家人破這個案子,這個決定使費格拉小姐喜出望外……
因為我對羅傑比較了解以及我的不在現場的證明,我成了波洛的助手。他的所有調查我都跟在後面,所以我能寫出下面的疑點:
⒈我的姐姐卡羅琳那天下午看見他的兒子 佩頓(雖說不是親生的)和一個女人在村旁的林子裡。因為角度的關係,她沒能看到她的臉。
⒉案發地點有佩頓的鞋印。
⒊在莊園的池塘中拾到的寫有“R.敬贈,三月三十日”的戒指。
⒋在莊園旁的涼亭中拾到的一塊漿過的白布片以及一根鵝毛管。
⒌案發當天下午羅傑把他的客廳女僕厄修拉·伯恩辭退了。
⒍有人看見佩頓那天晚上在案發現場出現過。
雖說疑點不多,但足夠使人輕易的得出結論,那就是佩頓向他的父親要錢,而羅傑的決定使他失望了,所以……
波洛對我的結論不置可否,他堅持要先找到佩頓,這使我有些不能理解,他或許把問題想的太複雜了一些。要說佩頓,他一定是因為害怕而跑掉了,我相信我是對了。我很了解他,因為我們是好朋友……
波洛的很多做法都是我不能理解的,雖說他使我明白了其中的大部分,但我相信一些很重要的細節被他故意忽略了,這或許是他的風格,但我的心裡卻很不舒服。更何況我認為他是在拿他的時間開玩笑,我開始懷疑他名頭裡的水分是不是夠沖一杯咖啡了……
當然,我的想法是錯誤的,這是我在一次波洛先生開的由羅傑家的人參加的小型會議後得出的。他找到了那個兇手,他的推理簡直就是那天兇案的重演,我的腦海里不自覺的出現“佩服”這兩個字,我認為他根本就不應該到這來(當然更不應該種南瓜!),因為我想其它地方或許更需要他……
本書章節
第一章 謝潑德醫生在早餐桌上 (Dr Sheppard at the Breakfast Table)
第二章 金艾博特村的名流 (Dr Sheppard at the Breakfast Table)
第三章 種南瓜的人 (The Man Who Grew Vegetable Marrows)
第四章 弗恩得大院的晚宴 (Dinner at Fernly)
第五章 謀殺 (Murder)
第六章 突尼西亞劍 (The Tunisian Dagger)
第七章 跟波洛學偵破 (I Learn My Neighbour's Profession)
第八章 拉格倫警督躊躇滿志 (Inspector Raglan is Confident)
第九章 金魚池(The Goldfish Pond)
第十章 客廳女僕 (The Parlourmaid)
第十一章 波洛走訪卡羅琳 (Poirot Pays a Call)
第十二章 小小調查會 (Round the Table)
第十三章 鵝毛管 (The Goose Quill)
第十四章 艾克 羅伊德太太 (Mrs Ackroyd)
第十五章 傑弗里·雷蒙德 (Geoffrey Raymond)
第十六章 打麻將 (An Evening at Mah Jong)
第十七章 帕克 (Parker)
第十八章 查爾斯·肯特 (Charles Kent)
第十九章 弗洛拉·艾克羅伊德 (Flora Ackroyd)
第二十章 拉塞爾小姐 (Miss Russell)
第二十一章 報上訊息引起轟動 (The Paragraph in the Paper)
第二十二章 厄休拉的陳述 (Ursula's Story)
第二十三章 波洛召集開會 (Poirot's Little Reunion)
第二十四章 拉爾夫·佩頓之謎 (Ralph Paton's Story)
第二十五章 全部事實 (The Whole Truth)
第二十六章 真相大白 (And Nothing But The Truth)
第二十七章 自白書 (Apologia)
出場人物
赫爾克里·波洛(Hercule Poirot)
羅傑·艾克羅伊德(Roger Ackroyd)
塞西爾·艾克羅伊德(Mrs. Cecil Ackroyd)
弗洛拉·艾克羅伊德(Flora Ackroyd)
厄休拉·伯恩(Ursula Bourne)
赫克托·布倫特少校(Major Hector Blunt)
卡特上校(Colonel Carter)
弗 拉爾斯太太(Mrs. Ferrars)
理察·福利奧特太太(Mrs. Richard Folliott)
甘尼特小姐(Miss Ganett)
哈蒙德先生(Mr. Hammond)
查爾斯·肯特(Charles Kent)
約翰·帕克(Parker)
拉爾夫·佩頓上尉(Captain Ralph Paton)
拉格倫警督(Inspector Denis Raglan)
傑弗里·雷蒙德(Geoffrey Raymond)
伊莉莎白·拉塞爾小姐(Miss Russell)
詹姆斯·謝潑德醫生(Doctor James Sheppard)
卡羅琳·謝潑德(Caroline Sheppard)
泄底賞析
《羅傑疑案》中的敘事方式是一種敘述性詭計,犯罪兇手以第一人稱“我”為敘述者進行一種獨特的內視角敘述。採用這樣的視角,讀者會產生代入感,主觀介人故事,作品中的人物塑造和闡述會更加多面。這種方法還有利於在小說中進行心理描寫,由犯罪當事人主述案件過程,他們的性格便到了前台,成為比客觀事實更重要的動機。人性的因素是犯罪的第一要件,誰又能比自已更了解自己呢?但是這確實是一個危險的敘事角度,它最大限度地使用了虛構的功能,多少有些筆走偏鋒,稍有不慎,就會弄巧成拙。比如說兇手“我”處理兇案現場時候這樣寫道“我做了點我必須做的事。我得謹慎,不要挪動屍體的位置,不要去拿劍,否則就什麼線索都沒有了。”一些情節需要有時間跳躍和模稜兩可地一筆帶過。
所以,在阿加莎·克里斯蒂德作品中,這一類敘述也只占極少數。小說的最後,讀者才恍然大悟:原來整本書都是“我”的自白書。這樣的敘事視角新穎獨特,風險雖大,成功的運用大大增加了小說的可讀性。
作品影響
作為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成名作,《羅傑疑案》在案件結構的安排,作品情節的設計,心理學的使用等方面體現了作者的作品獨有的特點,並獲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可。根據美國推理作家協會票選出來的史上最經典的一百部推理小說排行榜,《羅傑疑案》高居第12名。
出版信息
首版時間
英國報刊:London Evening News,1925年7~9月連載,題為《W
ho Killed Ackroyd?》
英國:Collins,1926.06
美國:Dodd Mead,1926.06
譯本一覽
序號 | 名稱 | 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譯者 |
---|---|---|---|---|
01 | 《羅傑疑案》 | 吉林人民出版社 | 1980.10 | 李家雲 |
02 | 《謎情記》 |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 1987.09 | 潘惠森 |
03 | 《迷霧》 | 花城出版社 | 1989.06 | 簡柏濤 |
04 | 《羅傑·亞克洛伊命案》(單行本) | 華文出版社 | 1993.08 | 張國禎 |
05 | 《羅傑·亞克洛伊命案》(合訂本增補本4) | 1995.12 | ||
06 | 《阿克羅德謀殺案》 | 外文出版社 | 1998.01 | 英文版 |
07 | 《羅傑·艾克羅伊德謀殺案》 | 貴州人民出版社 | 1998.10 | 張江雲 |
08 | 《羅傑疑案》 | 人民文學出版社 | 2006.05 | |
09 | 辛可加 | |||
10 | 《羅傑疑案》 | 新星出版社 | 2013.3 | 常禾 |
作者簡介
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Christie,1890-1976),被譽為舉
世公認的偵探推理小說女王。她的著作英文版銷售量逾10億冊,而且還被譯成百餘種文字,銷售量亦逾10億冊。她一生創作了80部偵探小說和短篇故事集,19部劇本,以及6部以瑪麗·維斯特麥考特的筆名出版的小說。著作數量之豐僅次於莎士比亞。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第一部小說《斯泰爾斯莊園奇案》寫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戰時她擔任志願救護隊員。在這部小說中她塑造了一個可愛的小個子比利時偵探赫爾克里·波格,成為繼福爾摩斯之後偵探小說中最受讀者歡迎的偵探形象。1926年,阿加莎·克里斯蒂寫出了自己的成名作《羅傑疑案》(又譯作《羅傑·艾克羅伊德謀殺案》)。1952年她最著名的劇本《捕鼠器》被搬上舞台,此後連續上演,時間之長久,創下了世界戲劇史上空前的紀錄。
1976年,她以85歲高齡永別了熱愛她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