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玉郎過感皇恩採茶歌·閨中聞杜鵑

《罵玉郎過感皇恩採茶歌·閨中聞杜鵑》是元曲作家曾瑞創作的一支帶過曲。此曲由三段組成,第一段《罵玉郎》以閨中女子的口吻嗔怪杜鵑鳥的無情和淘氣,第二段《感皇恩》側重抒寫女主人公被杜鵑鳥叫聲驚擾的寂寞孤獨感,第三段《採茶歌》揭示了女主人公的怨艾是因為對遠人的思念。全曲巧用典故,轉嫁思路,語言鮮活生動,且不避俚俗,以市井口語入於曲中,人物口吻惟妙惟肖,頗為傳神。

作品原文

南呂 】罵玉郎過感皇恩採茶歌 · 閨中聞杜鵑

無情杜宇閒淘氣 。頭直上耳根底 ,聲聲聒得人心碎 。你怎知,我就裡 ,愁無際?

簾幕低垂,重門深閉。曲闌邊,雕檐外,畫樓西。把春酲喚起 ,將曉夢驚回。無明夜 ,閒聒噪,廝禁持 。

我幾曾離、這繡羅幃,沒來由勸我道不如歸。狂客江南正著迷 ,這聲兒好去對俺那人啼。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南呂:宮調名,元曲常用的宮調之一。

⑵罵玉郎過感皇恩採茶歌:由《罵玉郎》《感皇恩》《採茶歌》三個小令曲牌組成的帶過曲。

⑶杜宇:杜鵑鳥。其鳴聲如“不如歸去”。

⑷頭直:頭頂。

⑸聒(guō):聲音嘈雜。

⑹就裡:內里,指心中。

⑺春酲(chéng):春天裡醉酒的狀態。酲,酒後睏倦的樣子。

⑻無明夜:無日無夜。

⑼廝禁持:相折磨,捉弄人。禁持,糾纏。

⑽狂客:放蕩不羈的人。此指出門在外的遊子。

白話譯文

那不懂人情的杜鵑鳥一味淘氣,在我頭頂上耳根邊啼鳴,一聲聲吵得我心都碎了。你哪裡知道,我心裡的憂愁無邊無際?

簾幕低垂,一道道門兒緊緊地關住。你卻在曲欄邊、屋檐外、小樓西,到處叫個不停。把我從酒醉中喚醒,驚破了我早晨的美夢。不分日夜,總是瞎吵,同我糾纏不清。

我什麼時候離開閨幃出過門?你無緣無故就勸我說“不如歸去”。我那狂盪的人兒正在江南沉迷呢,你這些聲兒最好還是對他叫去!

創作背景

曾瑞的散曲以寫男女戀情,山林隱逸為主。這支帶過曲,即以閨中女子自訴心聲的形式,表現思婦的情怨。其創作時間未得確證。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全曲按組成的三個曲牌分為三段:自起首至“愁無際”為《罵玉郎》,寫現時的“聞杜鵑”;“簾幕低垂”至“廝禁持”為《感皇恩》,憶前時的聞鵑情形,補明了題目的“閨中”;“我幾曾離”至結尾為《採茶歌》,則是“閨中聞杜鵑”的反應和感想。

第一段以閨中女子的口吻嗔怪杜鵑鳥。曲子一上來就把杜鵑鳥推上了被告地位,對它進行了嬌憨的嗔斥,說鳥兒無情和淘氣,直叫得女主人公心力交瘁。“閒淘氣”“頭直”“就裡”“聒”等連用口語,描摹女子口吻表達極度不滿的感情可謂惟妙惟肖,率直天真而又多愁善感。杜鵑鳥因其啼聲像說“不如歸去”,一向容易引起異鄉羈客遊子的傷感,何以也開罪了這位閨中女子?作品先不明說,讓讀者帶著懸念去聽下回分解。

第二段十句,為女主人公對往日杜鵑“聒噪”情形的回顧與數落。這回真相大白,原來鵑聲對她的環境與生活干擾極大。一是空間的無孔不入,突破“簾幕”“重門”的限制,“曲闌邊,雕檐外,畫樓西”,侵入了“閨中”的整個範圍;二是時間上不分晝夜,“廝禁持”,糾纏不已;三是不識時務,“把春酲喚起,將曉夢驚回”,害得女主人公不得安寧,連做個好夢也做不全。這一段不僅照應了首段的“頭直上耳根底,聲聲聒得人心碎”,坐實了杜鵑鳥的“閒淘氣”,更巧妙的是借著數落而介紹了女主人公寂寞閨居的日常生活。她居住在條件優裕的大戶深院內,終日不出閫外,至多在曲闌畫樓間徙倚散心,而這當然是“愁無際”情形下的消遣之舉。其春酲“喚起”,見病酒之深困;曉夢“驚回”,知夢境之可戀。而女主人公對杜鵑聲“無明夜”的啼叫規律耿耿於懷,那么她的憂心忡忡、徹夜不眠,也就是顯而易見的了。

全曲至此,還是不曾涉及鵑聲同“聒得人心碎”之間的聯繫;直至第三段,才揭出了女主人公怨艾的原因,果然與杜鵑“不如歸”的啼叫內容有關。鳥兒不看對象,固然好“沒來由”;妙在女主人公並不停留在對它盲目啼叫的惱恨上,而是進一步要求它去尋找自己在外不歸的夫君:“這聲兒好去對俺那人啼。”於絲絲入扣的鋪敘後,著此新警別致的一筆,將女主人公又恨又嗔、既悱惻而又熾烈的內心情感,表現得入木三分。這一結尾合於情理而又出人意外,將前時女主人公對杜鵑的責備頓時轉為對薄倖夫婿的怨望,令人憬然大悟、悵然動容,故素來為人稱道。元晚期曲家朱庭玉,在其《祆神急·閨思》套數的末曲〔後庭花煞〕中寫道:“愁人倦聽,杜鵑聲更哀。不去向他根底,偏來近奴空側,訴離懷。把似喚將春去,爭如攛頓取那人來?”或許他也受了曾瑞此作的影響。又《樂府群珠》載元無名氏《上小樓·杜鵑》:“堪恨無情杜宇,你怎么傷人情緒?啼的花殘,叫的愁來,喚將春去。索甚不把離人叮嚀囑咐?我也道在天涯不如歸去。”題旨同結尾的表現構思,都與此篇相近。兩作的先後難以判斷,只能說是燕瘦環肥,各臻其妙。

借怨責禽鳥而述女子情思,自不從此作始。南朝梁《讀曲歌》:“打殺長鳴雞,彈去烏臼鳥。但願連冥不復曙,一年都一曉。”唐金昌緒《春怨》:“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此曲或許受到過它們的啟發。但它無論在譴責杜鵑或是在自訴心聲上,都更加細膩曲折,造成了搖曳悱惻的風致。從中也可見詩與曲在表現風格上的不同。

閨怨宮怨是中國詩歌在的傳統題材,一般作品風格多為悽苦纏綿、幽怨哀婉。而曾瑞此作卻巧用典故,轉嫁思路,且繼承了早期散曲通俗本色的傳統,不避俚俗,以市井口語入於曲中,其學閨中人口吻可謂惟妙惟肖,頗為傳神,終使此曲呈現出一種同類題材作品中少有的鮮活生動、輕靈活潑的風格。

名家評價

明代文學家李開先:急並響亮,含有餘不盡之意。(《詞謔》)

作者簡介

曾瑞,字瑞卿,號褐夫,大興(今屬北京)人。因喜江浙人才風物而移居錢塘(今杭州)。善繪畫,能作隱語小曲。所作雜劇今知有《才子佳人誤元宵》一種,現存。原有散曲集《詩酒餘音》,今已佚。現存散曲有小令九十餘首,套數十七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