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數形態專題整理

罪數形態專題整理

二、結合犯的類型 四、結合犯的犯罪形態 三、牽連犯的類型

圖書信息

作 者: 王志祥姚兵
叢 書 名:刑法學研究總整理文庫

罪數形態專題整理罪數形態專題整理
出 版 社: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ISBN:9787811392944 出版時間:2009-01-01版 次:1頁 數:455裝 幀:平裝開 本:32開所屬分類:圖書 > 法律 > 法律工具書

內容簡介

《罪數形態專題整理》是北京師範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刑法學研究總整理文庫中的一本。文庫將刑法學各個重要問題的有關內容分別編輯成冊,系集專題述評、代表性論文精選、研究論著索引為一體的大型學術工具書。該書上編對罪數形態相關問題進行了研究述評,下編精選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關於罪數形態研究的學術論文。
新中國刑法學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創建之後,雖然曾因政治運動出現過一段時間的停滯,但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開始復甦,並逐步走上繁榮發展的道路。尤其是晚近20多年來,刑法學研究更是突飛猛進,成果迭出,成就斐然,從而成為公認的我國法學領域最為發達的主要學科之一。在新中國刑法學創建以來的近60年間,共出版著作3000多部,發表論文數萬篇。面對如此豐碩的研究成果,總結其成就,反思其得失,從而為刑法學的進一步開拓發展提供導向,顯得異常迫切。這就需要加強對數十年來刑法學研究成果的系統整理,將體現刑法學發展和具有重要學術價值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從發表在數以百計的報刊和文集上的浩如煙海的論文中精選出來按照專題匯集成冊,從而為今人的研究、學習提供便利,也為後人保留有代表性的研究資料。

作者簡介

王志祥,河南南陽人,法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在《法學家》、《法商研究》、《法律科學》、《政治與法律》、《河北法學》、《刑法論叢》、《刑法評論》、《法制日報》等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七十餘篇,著有《危險犯研究》,主編和參編十餘部著作,主持最高人民法院重點調研項目和中國法學會部級科研項目各一項。
姚兵,河北廊坊人,北京師範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博士生。在《刑法論叢》、《法學雜誌》等刊物發表論文十餘篇。
·查看全部>>

目錄

上編 研究述評
第一章 罪數形態概論
第一節 罪數形態理論
一、罪數判斷的標準
二、一罪的類型
第二節 犯罪競合理論
一、犯罪競合與罪數形態的關係
二、犯罪競合的理論體系
第二章 實質的一罪
第一節 繼續犯
一、繼續犯的概念和特徵
二、繼續犯的未遂
三、重婚罪是否繼續犯
四、繼續犯與其他犯罪形態的區分
第二節 想像競合犯
一、想像競合犯的罪數本質
二、想像競合犯的概念和特徵
三、想像競合犯的類型
四、想像竟合犯的處罰原則
五、想像競合犯與其他犯罪形態的區分
第三節 結果加重犯
一、結果加重犯的概念和特徵
二、結果加重犯的罪過
三、結果加重犯的類型
四、結果加重犯刑事責任的基礎及評價
五、結果加重犯的未遂
六、結果加重犯與共同犯罪
第三章 法定的一罪
第一節 結合犯
一、結合犯的概念和特徵
二、結合犯的類型
三、結合犯與其他犯罪形態的區分
四、結合犯的犯罪形態
五、結合犯的刑事責任年齡
六、結合犯的立法之爭
第二節 集合犯
一、集合犯的概念和特徵
二、集合犯與慣犯的關係
三、集合犯的類型
第四章 處斷的一罪
第一節 連續犯
一、連續犯的概念和特徵
二、連續犯與其他犯罪形態的區分
三、連續犯起訴和審判的原則
四、跨越新舊法時連續犯的處理
五、連續犯的存廢之爭
第二節 牽連犯
一、牽連犯的概念和特徵
二、牽連關係的界定
三、牽連犯的類型
四、牽連犯的處罰原則
五、牽連犯與其他犯罪形態的區分
六、牽連犯的存廢之爭
七、牽連犯的其他問題
第三節 吸收犯
一、吸收犯的概念和特徵
二、吸收犯的類型
三、吸收犯與其他犯罪形態的區分
四、吸收犯的存廢之爭
下編 代表性論文精選
一、罪數概論
論罪數不典型
論構建適應中國刑法特點的罪數論體系
我國罪數理論之基本問題研究
二、實質的一罪
繼續犯的若干爭議問題探討
想像競合犯處罰原則的重構
想像的數罪還是實質的數罪
——論想像競合犯應當數罪併罰
結果加重犯刑事責任根據及其合理性問題探討
嚴格限制結果加重犯的範圍與刑罰
結果加重犯的未遂問題新論
三、法定的一罪
結合犯理論在我國刑法中存在的合理性質疑
論集合犯
四、處斷的一罪
跨新舊法連續犯處罰新探
論連續犯概念之廢除
——兼論同種數罪的並罰模式
牽連犯處斷原則辨析
我國刑法理論上的牽連犯問題研究
牽連犯理論拓展研究
再論牽連犯
略論吸收犯
吸收犯結構形式新論
——以吸收關係為視角的新界定
吸收犯之生存空間論
——吸收犯之學理解釋
附錄 論著索引
一、論著
二、期刊論文
三、學位論文
·收起全部<<

前言

新中國刑法學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創建之後,雖然曾因政治運動出現過一段時間的停滯,但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開始復甦,並逐步走上繁榮發展的道路。尤其是晚近20多年來,刑法學研究更是突飛猛進,成果迭出,成就斐然,從而成為公認的我國法學領域最為發達的主要學科之一。在新中國刑法學創建以來的近60年間,共出版著作3000多部,發表論文數萬篇。面對如此豐碩的研究成果,總結其成就,反思其得失,從而為刑法學的進一步開拓發展提供導向,顯得異常迫切。這就需要加強對數十年來刑法學研究成果的系統整理,將體現刑法學發展和具有重要學術價值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從發表在數以百計的報刊和文集上的浩如煙海的論文中精選出來按照專題匯集成冊,從而為今人的研究、學習提供便利,也為後人保留有代表性的研究資料。
以高銘暄、趙秉志教授為首的北京師範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的刑法學研究團隊,在潛心刑法理論研究的同時,歷來都非常重視刑法學研究資料的整理和匯集,多年來在此方面曾推出了數部非常有影響的學術資料薈萃書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