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由來
在唐高宗總章年間,紀王李慎有個名叫楚媛的女兒,相貌非凡,舉止大方,風度嫻靜,並且勤奮上進,孝順恭謹,在朝廷上下很有名氣。她自幼心靈手巧,酷愛養蠶,喜好刺繡,在絲帕上繡出的人物、花鳥等圖案細膩逼真,栩栩如生,見之者,讚不絕口。身為公主的她,定能翠繞珠圍、鋪金蓋銀、玉盤珍饈,但她卻沒有把這種豪華、富貴的生活當作自己人生的追求,而是一心想著能為老百姓作點貢獻,她再三要求到民眾之中去,為百姓作點事情。於是,在公元699年她被封爵,到東光縣做縣主。她到位後,便脫掉了華麗的宮服,穿上百姓的衣裳,當她下鄉體察民情時,看到當時的東光城碎磚亂瓦遍地,破爛不堪,便動手與百姓修整街道,修建房屋。後又看到當地百姓生活貧苦,就領導東光百姓興辦教育,植桑養蠶織錦,不久,東光縣就綠樹成蔭,絲織品、錦織品雲集,外地商人紛紛來購買蠶繭和絲織品,一時間東光縣城熙熙攘攘,人來人往,車輛馬匹,絡繹不絕。因為東光縣的蠶繭和絲織品顏色純正,質地上乘,成為當時譽滿華夏的精品,於是東光縣就有了一個美麗的名字——繭城。
楚媛在做東光縣主期間,促進了東光縣經濟、文化的發展,也使得東光縣的民間工藝文化有了極大的發展。開始是因為蠶繭和絲織品吸引來了大批的南來北往的客商,後來東光人民趁勢逐步發展起來了刺繡工藝品、鉤針工藝品、草編工藝品、柳編工藝品以及其他植物編織工藝品等,使得當時的東光縣成為我國北方著名的民間工藝品集散地。
基本概況
東光縣北靠京津,東臨渤海,全境橫距36.5公里,縱距32.5公里,總面積730平方公里,距首都北京市260多公里,距天津市160多公里,距塘沽港200公里,距黃驊港100公里。現轄:東光鎮、連鎮鎮、找王鎮、秦村鎮、燈明寺鎮、南霞口鎮、大單鎮、龍王李鄉、於橋鄉,共7鎮2鄉447個行政村,總人口34.7萬,幅員面積73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1萬畝。氣候條件
東光縣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地勢地貌對氣候的影響甚微,總的氣候特徵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溫度適中,雨熱同期。年降水量平均572mm,年平均氣溫12.6℃,無霜期約210天。自然資源
主要包括,土地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有野生植物六七十種,分屬24科,野生動物一百多種,歸屬12綱73科)、能資源(主要包括農作物秸稈、樹木落葉及雜草等)。農業基本情況
東光縣土質優良,農業資源豐富,農業生產條件較好,東光縣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農田有效灌溉面積達到了總耕地的95%以上。全縣現有耕地72.5萬畝,農業人口30.4萬。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大豆、山芋、谷黍、高粱等為主;經濟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芝麻、瓜菜等;主要果品為天津鴨梨、金絲小棗等。
林業基本情況
全縣果樹面積7.65萬畝,其中蘋果1.6萬畝,梨2.16萬畝,棗樹3.6萬畝。蘋果主要分布在大單、秦村等鄉鎮,以紅富士蘋果為主;梨主要分布在南霞口鎮,以鴨梨為主;棗以金絲小棗為主,集中於大單、南霞口等鄉鎮。全縣四旁植樹達1241萬株,用材林占地7.43萬畝,用材片林0.5萬畝,灌木林0.5萬畝,樹種主要有楊、柳、榆、槐,分布於全縣九個鄉鎮。全縣農田林網控制面積達58.28萬畝,控制率為80%,主要分布於大單、秦村、找王、於橋等鄉鎮,樹種主要以楊、槐為主。全縣有林地面積達16.08萬畝,林木覆蓋率為15.1%。手工藝品的發展
唐高宗總章年間,楚媛在東光縣做縣主。歷經一千三百多年的沉澱,刺繡工藝、鉤針工藝、草編工藝、柳編工藝以及其他植物編織工藝等已經深深紮根於東光縣的民間文化之中,也練就了東光人民心靈手巧,千伶百俐,慧心巧思的特質。
如今,從事手工藝品行業的民營企業或專業合作社通過北京、天津等地的外貿公司,將他們精心製作的藝術精品遠銷歐美、東亞、東南亞等地,深受這些地區客戶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