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幕思春圖

繡幕思春圖

《繡幕思春圖》該幅作品創作於1946年,出自於中國著名山水畫家張大千先生所創。繡幕思春圖這幅作品也是他作品當中得意之一,描繪了畫中人物手拿著書本獨立思考的景象。此幅作品曾在香港2002年秋季拍賣會受到了廣大愛好者的青睞和讚賞。

基本信息

作品簡介

《繡幕思春圖》這幅人物作品圖尺寸:410×788厘米。圖畫上的鈐印是:張爰之印、大千。落下款識為:繡幕逢迎罩書垂,柳梢樓閣澹春姿,乍晴燕子故差池。留染舊香塵一卷,還撐殘夢落花遲,燕台好句沒人知。浣溪沙。丙戌十月,大千居士爰。

作品欣賞

《繡幕思春圖》人物全圖 《繡幕思春圖》人物全圖

《繡幕思春圖》這幅人物圖是似在紙上開一捲簾之窗,一女身披薄衣,手展書卷,然神情若有所思,作凝想幽思之狀,構思獨特,設色淡逸,有別於大千臨撫敦煌壁畫的富麗堂皇,為大千仕女人物畫的佳作,尤具溫庭筠詞“香霧薄,透簾幕,惆悵謝家池閣。紅燭背,繡簾垂,夢長君不知。”中的閒愁之意。

畫家簡介

張大千 張大千

張大千​(1899 ~1983)四川內江人。原名正權,後改名爰,號大千、大千居士,以號行。1908年他母親教其花鳥草蟲白描。青年時隨兄到日本京都攻讀繪畫,又研究染織工藝。回國後耽於佛學,剃度為僧,法號大幹,後經還俗,以法號行。他擅長繪畫,喜好畫荷花及工筆人物,獨樹一幟,俱臻妙境。與齊白石有“ 南張北齊”之譽。20世紀50年代張大千棲身海外,其間居巴西17年,1976年移居台灣。張大於詩、書、畫、篆刻俱精,尤其他開創了淡墨潑色山水流派,推動了現代中國畫藝術發展,是中國傑出的藝術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