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穗覓

繁穗莧的再生性強,株高60—70cm時可刈割青飼。 春播的繁穗莧也可刈割1–2次後,留種。 繁穗莧播種期長,從4月下旬到8月可隨時播種。

形態特徵

繁穗覓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直根系,主要分布在20–3cm的土層中。莖直立,具溝棱,呈黃綠色或紅紫色,株高1–4m。葉互生,全緣,卵狀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4–15cm,寬2–8cm,兩面無毛。葉柄長1–15cm,綠色,疏生柔毛。圓錐花序甚大,頂生和膠生,由多數穗狀花序組成,直立,多分枝,頂生小花穗比側生者長;花單性,雌雄同株;苞片鑽形,頂端成長芒;花被膜質。胞果卵形,蓋裂,種子近球形,棕黑色或黃白色,有光澤,直徑lmm左右。

地理分布

中國南北各省(區)均有栽培。繁穗覓在世界上大部分地區都能種植,在美洲從阿根廷到安第斯山脈,從瓜地馬拉到墨西哥、美國;在亞洲從伊朗、斯里蘭卡到印度,經尼泊爾到中國、蒙古、朝鮮;在非洲的衣索比亞等國也有更植。

生物生態特徵

繁穗莧的適應性很強,最適於半乾旱和較溫濕的氣候,具有耐瘠薄、耐鹽鹼、耐酸特性,怕瀝澇。在路旁、地邊、溝頭、崖嶺、生荒薄地及貧瘠的酸、鹼土壤都能生長.繁穗覓種子在5℃即可發芽,但較慢,10–12℃發芽較快,幼苗遇0℃低溫即受凍害,成株遇霜凍很快枯死。在北京地區6–7月生長最快,株高每天增長3–4cm。在吉林省5月中旬播種,6月上旬出苗,7月中旬株高達60–70cm,8月上旬現蕾,株高110–130cm,8月中旬乳熟,株高190–210cm,9月上旬蠟熟期,株高210cm以上,9月底種子成熟。繁穗莧為短日照植物,南種北引,現蕾開花期延遲,植株高大,莖葉生長莧盛,青飼料產量高;北種南引,現蕾開花早、植株矮小,種子產量高。繁穗莧的再生性強,株高60—70cm時可刈割青飼。刈割後。施肥、灌水還可繼續利用。據測定,該草為動植物,對光的利用率較高,光合強度為48mgCO2/dim2小時。陽光充足,氣溫高,生長速度快,於物質積累多,其生物量與玉米相似。據魯北測定,畝產鮮莖葉1500一2500kg,籽粒150一250kg,南方可畝產鮮草6000一12000kg。據報導,世界最高籽粒產量達333.5一400kg/畝。

飼用價值

繁穗覓葉片柔軟,莖稈脆嫩,纖維素含量低,氣味純正,適口性好,營養價值高,是豬、禽、牛的優質青飼料。青飼、打漿、青貯、於草均可,各種家畜都喜食。據中國農業科學院畜牧研究所分析,繁穗花在現蕾期粗蛋白質占乾物質的12.68%山東北鎮農業學校分析,現蕾期的粗蛋白質達到15.45%。繁穗莧的葉量大,莖葉鮮重比為1:052,乾重比為1:0.72。成熟期鮮葉穗比為1:066,於葉粒比為1:0.72。繁穗莧的籽粒不僅產量高,營養豐富,其粗蛋白質含量比玉米高36%;脂肪比玉米高74%;比高粱高127%;鈣、磷含量比玉米高1.59倍。繁穗莧還有較高的維生素,不僅是畜禽的優質飼料,也是亞洲、非洲人民喜愛的蔬菜。繁穗覓作為蔬菜,可以和菠菜媲美。繁穗苑的有機物質消化率葉比莖高40%左右,且抽穗前比抽穗後的消化率高。

栽培要點

繁穗莧種子小,千粒重0.7—0.8g,因此整地要細,最好冬前深翻,施基肥2000—3000kg/畝。北方春播在4月上旬至5月上旬,夏播可在6月。南方3—10月均可播種。播種量每畝0.4–0.5kg,覆土1–1.5cm。也可育苗移栽。出苗後要加強管理,及時中耕除草,間苗或刈割後灌水追肥。繁穗莧的病蟲害較多,如霉斑病、造橋蟲要及時防除。繁穗覓的利用方式可根據本地條件採用間拔法,邵分期間苗來收,間大留小,間密留稀,逐漸留成單株,最後一次割完。據昆明試驗,5月播種,出苗後10––15天開始間苗,以後每隔10天左右間苗一次,間拔4次後完苗。大面積密播可採用全拔法,即苗高50cm開始分期分片拔收,到現蕾開花時拔完,拔完一塊複種一塊。湖南用這種方法每年可種3–5次。刈割法,適當稀播,早期間苗成單株。當株高60–80cm時刈割,留茬20cm,每隔20–30天刈割一次。北京從6月至10月可地割4次,畝產鮮草6000gkg。繁穗覓的種子產量高。以收種為目的,種植要稀,株距15一25cm,開花時追施磷、鉀肥,促進灌漿成熟。大部分種子變黑或黃時,即可收穫,收穫過晚落粒嚴重。春播的繁穗莧也可刈割1–2次後,留種。

繁穗莧生長特點及規律

繁穗莧為莧科莧屬一年生草本植物20~80cm有時具帶紫色條紋,稍具鈍棱。菱狀卵形或橢圓形,先端銳尖或尖,有小尖,基部楔形,有柔毛。圓錐頂生及腋生,直立,直徑由多數穗狀花序形成,頂生穗較側生者長;苞片及小苞片鑽形,長4~6mm,白色,先端具芒尖先端急尖或尖,具小突尖。環狀橫裂,包裹在宿存花被片內。種子近球形,直徑1mm。葉先端尖或鈍尖,葉表面背面紫。前期快,後期較慢,開花早,相似或略低。其他形態都與同屬植物形態相似,植物體無毛;苞片及花片頂端芒刺明顯;圓錐花序,花穗頂端尖;花被片與果。輪作 繁穗莧屬耗地作物,不宜連作,連作也容易引起等病害,可與麥類或豆類飼料作物輪作。 整地 繁穗莧種子細小,播前必須精細整地,打碎土塊,以免影響出苗。整地時首先要進行深耕,創造疏鬆的土壤耕作層。深耕後整地前,每畝應施基肥。為了便於排水和灌溉,可作成1.3—1.7米寬的畦,並開好排水溝。播種繁穗莧的是一項細緻的工作,播種質量比其他飼料作物要求高。繁穗莧播種期長,從4月下旬到8月可隨時播種。但早春地溫較低,出苗緩慢而不全,播種不宜過早。可採用催芽後播種,但花工多,不宜普遍採用。播種量每畝0.25—0.4公斤。播種方式通常為壠作條播或平作條播。壠作條播一般行距50—60厘米,平條作條播行距30—40厘米。留種和作青貯的適當加寬。為了使種子分布均勻,可與覆土1—2厘米,有些地方不覆土,只撒一層草木灰,上面蓋一層稻草。這能減少水分蒸發,便於澆水,同時避免下雨時衝掉種子。乾旱地區播後要。還可採用育苗移栽,大面積栽培時不宜採用。 田間管理繁穗莧幼苗生長緩慢,易受雜草危害,因此要及時除草和間苗。出現1—2片真葉時進行第一次除草和間苗;出現3—4片真葉時,進行第二次除草和間苗。隨後進行一次追肥,每畝施硫酸銨7.5—10公斤,草木灰25—30公斤。追肥之後,進行第一次淺培土;到苗高20—30厘米時,同時定苗。定苗株距為30—40厘米。接著進行追肥和第二次培土。在第二次間苗和最後一次定苗時,要結合進行補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