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縴夫石是歷代以拉船為生的縴夫,在江河邊常年勞動而在堅硬的岩石上留下印跡。中國長江邊的縴夫石主要有以下幾種
1.縴夫腳印:縴夫在纖道上行走留下印跡的岩石。
2.縴繩印跡:拉船時留有縴繩磨損印跡的石頭。
3.栓船石:留有栓船印跡的石頭。長江縴夫石最集中的地方是三峽。
漢水縴夫石
一塊三角形岩石上,左邊有十五道纖痕溝槽,右邊有四道,長度大約有5-30厘米不等。江岸邊隱約可見當年縴夫行走的小路,有斧鑿的痕跡。經年累月的縴繩摩擦,加上雨水的沖刷,才形成深刻的印痕。
北江縴夫石
枯水期的北江,水位明顯地下降了許多。在飛霞風景區一處叫倒裝坑的岸邊,幾塊裸露的岩石上布滿了蜂窩狀小孔,當地人稱之為“縴夫篙”、“蜂窩岩”,顯然是經過千年竹篙點戳逐漸形成。這些“縴夫石”沿飛來峽斷斷續續綿延十多公里,零星散落在江岸上,頗為奇特。在離“蜂窩岩”十多米的高處,更聳立著一塊重約千斤的縴夫石。仔細看,斑駁的岩石表面有道道深淺不一的勒痕,經過千百年的風雨侵蝕依然保留完整。不遠處,有兩塊長約3米的青石板,橫臥在陡峭的山壁上。這就是古代北江縴夫行舟背纖拉纜行走的小道。
作為北江飛霞景區獨有的人文景觀,當地擬將申報為文物加以保護。
巫峽縴夫石
巫峽縴夫石上留有縴夫負纖的痕跡:它是縴夫的竹繩子,身體磨出深深的裂痕的石頭,是縴夫的靈魂定格在石上的真實寫生,更是一種鮮為人知的近代縴夫化石。它是千百年來三峽縴夫的血淚和長江水運苦難史的見證。可以分以下種類:
1、“突出岩石上的纖痕”縴夫拉縴時,縴繩在江邊岩體向江面突出的地方,與突出的岩體發生摩擦,長年累月,將堅硬的岩體磨出了一道道巨大的、深深的溝。這是力量的較量,是人與自然的碰撞,道道纖痕是縴夫用生命寫出的永恆的文字。
2、“縴夫腳窩子石痕”在一些固定的纖道上,縴夫為了使勁的向前拉縴,腳踩在石頭上留下深深的腳後跟印記。可想而知縴夫們的艱辛。
3、 “滑滑梯石痕”巫峽中大部分纖道都在南,只有少數地方的險灘處需要兩岸同時拉的,在北岸才有,並且是單行道的自東向西走向,在下坡時為了節省時間,縴夫們就坐著滑梯滑下去,時間長了,石頭上被磨得光亮如鏡。
4、“縴夫貼身石痕”有的險要的地方,纖道太窄,半岩上經過時必須用力貼近石壁才不至於被甩下萬丈懸崖,千百年來,石壁被貼擦得光亮平滑,比打過蠟的還美。
5、 “手抓的牛鼻子石”在險要處的纖道岩石上,人工打造出來的,供縴夫手抓的石把,增加了安全係數。
6、 “絞灘石柱”分別是長短不一、粗細不同的插在石頭中的條石,是古時候船工拉縴上激流險灘時,需要有一個或多個石柱幫助穩住船身,而不被水衝下灘去的輔助工具,久而久之堅硬的石頭柱子被勒出了道道纖痕。
7、“縴夫拴船的石痕”翻過一山又一嶺,闖過一灘又一灘。前面又要闖險灘了,暫時將船停下來,拴在一塊石頭上。抽口煙,吃點乾糧,鼓口勁頭。由於峽中風急浪大,船上下顛簸厲害,無數的船都先後在這裡小憩,繫船的繩子也將石頭拖出了幾尺深的槽。
地形簡介
山麓的羊腸小道上艱難爬行,眾人一心,喊著節奏強烈的號子——這是川江號子,縴夫在特別激流險灘突兀處的石頭上,傾斜纏繞纖藤,便於穩定和借力。
背景資料
江石卻被年復一年的磨礪,勒出了深深的纖藤痕跡,最險處才能找到的“縴夫石”。木船上掌舵的“家長”也是拚命的用蒿桿點在江石上撐船,因蒿桿頭是鐵制菱形“紅纓槍”頭,天長日久石頭上便布滿了深淺不一的窩窩點點,形似眼淚,故稱“縴夫淚石”。
詩歌-《縴夫石》
――在秭歸新遷址的江瀆廟前,立有一根縴夫石柱,柱上有極深的溝槽,為縴繩所刻……
作者 高洪波
立在這條大江邊
任渾黃的水從身上浸過
任狂怒的浪從頭上打過
牽引住千萬條船兒
牽引住千萬顆心兒
歲歲復歲歲年年復年年
這深深的溝槽里
嵌進幾多縴夫血淚
幾多慷慨悲歌?
摸一摸,火一般燙
又冰一般涼
如今,你從江邊登高
與三峽大壩遙遙相望
你這庫區里最堅硬的“移民”喲
一道道溝槽里
都流淌出衷心的笑
你筆直地站立在這裡
成為時代最風光的寫照
三峽石
你等待了我四億年
只為目光相遇的一瞬
拾起你的時候
我拾起了三峽的年輪
不,層層迭迭的沉重
以及深入骨髓的擦痕
都提醒我注意你的身份
你是大江之魂!
捧住端詳聆聽
江聲雨聲風聲猿聲
齊齊向這枚三峽石的內心
一絲絲地滲透浸潤
也許你更願意躺在三峽
躺在175米深的水下
與魚兒和水草們聊天
和橫行的小蟹們說地
我把你變成一位“移民”
從三峽移到我的書桌
只為聽聽你的故事
屈原、李白、王昭君……
因為我固執地相信
三峽石,你真的見過這些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