縛在

縛在

1. 捆綁:綁~。手無~雞之力。解~。 2. 拘束:束~。作繭自~。詳細字義〈動〉1. (形聲。從糸( mì),表示與線絲或纏織等有關。尃( fū)聲。本義:捆綁) 2. 同本義 [bind]縛,束也。——《說文》戰之明日,晉襄公縛 秦囚。——《左傳·文公二年》主縛者亦然,不如所欲,縛時即先折筋骨。——清· 方苞《獄中雜記》 3. 又如:縛人(捆綁人);縛綁(捆綁);縛住(捆住);縛虎(捆住猛虎。比喻征服極難征服之人);縛送(捆住押送);縛扎(綑紮) 4. 約束;限制 [tie up]。如:縛束(裹扎);縛褲(紮緊套褲腳管,以便騎乘。泛指戎裝)〈名〉1. 繩索 [string;rope]夜半,童自轉,以縛即爐火燒絕之。——唐· 柳宗元《童區寄傳》 2. 又如:釋縛(解縛。解繩) 3. 量詞。用於捆起來的東西。如:一縛書(一捆書)評價答案


--------------------------------------------------------------------------------
一、研讀品文
師:用你最喜歡的方式讀讀第四段,想想閏土給“我”講了哪幾件事。(學生自學) 
生:寫了“捕鳥”“撿貝殼”“看瓜”和“看跳魚兒”四件事。
師:你對哪件事比較感興趣?(舉手表示) 
師:既然這么多同學對捕鳥感興趣,那我們就先學習這件吧!課文第幾自然段寫捕鳥的?
生:第六自然段。
師:默讀第六自然段,你覺得閏土是個怎樣的少年?你是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到的?
(學生自學,交流。) 
生:我從“須下大雪才好”體會到閏土很聰明。因為閏土知道下大雪時小鳥找不到吃的,正好能捕鳥。
生:我體會到閏土很能幹。“下了雪,我掃出了塊空地,用短棒支起一個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鳥雀來吃時,我遠遠地將縛在棒上的繩子只一拉,那鳥雀就罩在竹匾下面。”
師:你體會得這樣好,一定也能讀得好。願意讀讀嗎?(生讀) 
師:你為什麼這樣讀??
生:因為閏土捕鳥的方法很好,我讀的時候,就突出了幾個動詞。
師:真不錯。還有誰也願意來讀一讀?(指名學生讀) 
師:喜歡讀的同學自己讀讀吧!(學生自由讀) 
師:還有什麼不同的體會嗎??
生:我從“什麼都有”體會到鳥雀很多,這也說明閏土很會捕鳥。
師:你能讀出鳥雀的多嗎?(生讀) 
生:我從“只一拉”體會到閏土捕鳥的方法很簡單。
師:閏土在講述這件事時會是怎樣的神情語氣呢??
生:很自豪的。
師:那就自豪地讀讀這段話吧!(生讀) 
師:捕鳥這么有趣,想看看當時的情景嗎?(播放多媒體課件) 
師:閏土是個聰明的孩子,他知道怎樣捕鳥,還知道海邊有貝殼,誰來讀讀撿貝殼這段?(指名讀) 
師:你讀懂了什麼??
生:我知道海邊的貝殼顏色很多,形狀也很多。
師:能讀出顏色和形狀的多嗎?(指名讀,齊讀。) 
師:海邊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白天撿貝殼,晚上還可以去看瓜呢?你喜歡用什麼方法來學習看瓜這一段??
生:我喜歡用分角色朗讀的方法學習。
生:我喜歡到課文中找找語句,看看閏土是個怎樣的孩子。
生:我喜歡想像當時的情景。
師:那就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學習這一段。
(生自學、交流) 
(指名朗讀) 
師:能說說你為什麼這樣讀嗎??
生:因為刺猹是很驚險的,如果聲音太大會把猹嚇跑的,所以讀得輕一些。
師:他是這樣理解的,還有不同的讀法嗎?(生讀) 
生:因為閏土是在講一件稀奇的事,所以我讀得神奇些。
師:還有些同學想讀一讀這件事,自己找個夥伴讀讀吧!(生讀) 
師:還有同學有不同體會嗎??
生:我從這件事體會到閏土很勇敢,因為猹是很兇猛的,閏土還敢去刺。
生:我體會到閏土經常去刺猹,因為他知道猹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師:讓我們去看看這驚險刺激的一幕吧!(播放多媒體課件) 
師:看完後你有什麼體會??
生:我體會到猹的狡猾。猹反從胯下竄了,因為從其他地方逃跑,還是能刺到的,而從胯下竄就刺不到了。
師:你真是個會觀察的孩子。
生:我有一句話不懂,“我那時並不知道這所謂猹是怎么一件東西——便是現在也不知道——只是無端地覺得狀如小狗而很兇猛。”為什麼有兩個破折號??
師:我們一起來看這個句子。讀讀句子,體會。
生:破折號表示解釋說明。因為我當時和現在都不知道猹是怎樣的,起說明的作用。
師:那么第二個破折號的作用呢??
生:這個破折號也是起解釋說明的作用。因為破折號後的句子裡說明猹狀如小狗而很兇猛。
師:這個句子的意思明白了嗎??
生:明白了。
師:讓我們再一起來讀一讀這個句子吧!?
師:閏土所講的這些事,都是我所不知道的,我所不知道的事,文中還有一件,是哪一件??
生:是看跳魚兒。
師:誰來讀一讀?(生讀) 
師:聽了以後,你有什麼體會??
生:我感到跳魚兒很有趣,它有青蛙似的兩個腳。
生:我知道跳魚兒又叫彈塗魚,它能爬到樹上去,它的腳其實是它的鰭。
師:這是你課外蒐集的,對嗎?你知道的可真多,你有跳魚兒的圖嗎??
生:有。
師:能給大家展示一下嗎?(展示圖片) 
師: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有趣的跳魚兒吧!(生齊讀) 
二、質疑品文
師:魯迅是位大文豪,他的文章幽默含蓄,耐人尋味。請你仔仔細細讀一讀課文,你有琢磨不透的地方嗎?把它找出來。
生:我發現有一個地方標點用得不準確。“什麼都有:稻雞,角雞,鵓鴣,藍背……”這個句子中,應該用頓號,不應該用逗號。
師:真是一個會讀書的孩子。如果像你所說的那樣,這個句子就成這樣了:
(板書:什麼都有:稻雞、角雞、鵓鴣、藍背……) 
仔細地讀一讀,和課文中的句子比較一下,兩個句子有什麼不同?
生:頓號讀得快,逗號讀得慢。
生:閏土當時是邊想邊說的,一個詞一個詞說得很慢,不像背書一樣很流利地背出來的。
生:我覺得魯迅故意用這種手法來體現閏土憨厚、樸實的特點。
師:說得有理,現在你覺得用頓號恰當還是用逗號恰當?
生:用逗號恰當。
師:課文中這樣的情況還有,請你找一找。
生:“要管的是獾豬,刺猥,猹。”這一個句子也是這樣的。
師:讀書就應該這樣讀。還有不懂的地方嗎??
生:我有一個句子不懂。“他們不知道一些事,閏土在海邊時,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裡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院子裡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指什麼??
師: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先來讀懂這個句子:(課件出示)“我素不知道天下有這許多新鮮事:海邊有如許五色的貝殼;西瓜有這樣危險的經歷,我先前單知道它在水果店裡出賣罷了。”讀一讀這個句子,什麼地方讀懂了,什麼地方讀不懂。
生:我知道“素不知道”就是“向來不知道”。
生:我知道“如許”就是“如此”“像這樣”的意思。
生:我知道新鮮事是指“海邊有如許五色的貝殼”,“西瓜有這樣危險的經歷。”
師:“我”不知道的新鮮事只有這些嗎??
生:“我”還不知道怎樣捕鳥。
生:“我”還不知道有跳魚兒。
生:“我”還不知道怎樣捕魚。
師:“我”為什麼素不知道這些新鮮事??
生:因為“我”沒有到過海邊。
生:因為“我”整天在家裡,沒有出去過。
生:因為“我”是少爺,“我”父親只讓“我”讀四書五經,不讓出去玩。
生:因為“我”很少接觸大自然。
師:這個句子讀是讀懂了,現在我們再來看“院子裡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是什麼意思。讀一讀這個句子,你有什麼體會??
生:我體會到“我”整天生活在院子裡。
生:我想到了坐井觀天的故事,“我”就像一隻井底之蛙,整天呆在家裡,見識很少。
師:同學們有這么多的體會,真會思考問題。請你們自己再讀一讀這個句子,還有不同的體會嗎??
生:我覺得閏土也像一隻井底之蛙,他也不知道城裡的新鮮事,只不過他們的生活環境不一樣而已。
師:你覺得閏土也像井底之蛙,只不過他的“天空”與“我”的“天空”不同而已,對嗎?你的見解真獨特。你能讀出與眾不同的感受,真不簡單。他們怎么做才會知道更多的知識呢?
生:“我”應該去大自然中,這樣才會懂得更多的知識,懂得書本上沒有的知識。
生:閏土如果也像“我”一樣讀讀書,就會知道書本上的許多知識。
師:假如我們要了解更多的事情,應該怎么做呢?
生:我們要多讀課外書。
生:我們可以看電視。
生:我們可以去旅遊。
生:我們可以上網。
生:我們不但要讀書本上的知識,還要到大自然、社會中去學習知識。
點評 
教師引導,可謂潤物無聲,不留痕跡。同時學生在教師的循循善誘下,認識到了該怎么做才不為“井底之蛙”,領悟到了做個完美人的真諦:要像“我”那樣多讀書本上的知識,也要像閏土一樣到大自然中去學習知識。人文精神也在此得到了提升。
--------------------------------------------------------------------------------
最新文章:
“閏土也是井底之蛙”
《有這樣一個小村莊》課堂實錄
引導選擇:讓學生個性飛揚
例談如何促進課堂“對話”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識字4課堂實錄
《豐碑》第二課時教學案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