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音樂

緬甸音樂文化受到中國、印度的影響,但並非是這些文化的摹本,而具有自己的特色,有些方面還是獨一無二的。緬甸人喜愛自然、純樸、的民族唱法,他們不重視音量的大小,音域的寬度,而刻意追求表現內心深處的真摯情感。並常常採用輕聲吟唱的方式。

緬甸音樂

內容

緬甸位於東南亞,是中南半島上最大的國家,它的文化受到中國和印度的雙重影響。在古代,緬甸和中國就進行過文化交流,早在9世紀時緬甸的驃國王就曾派遣了30多名藝術家來到中國。他們帶來了20多種樂器,10幾種樂曲,在唐朝的首都長安舉行了成功的演出,著名詩人白居易也為之感動,寫下了動人的詩篇“驃國樂”,詩中寫道:“玉螺一吹椎髻聳,銅鼓一擊文身踴,珠纓炫轉星宿搖,花鬘斗藪龍蛇動。”這說明古代緬甸的音樂舞蹈藝術是很有特點的,並且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觸發了詩人的靈感,寫下了千古絕句。緬甸北部民族與中國雲南少數民族在各方面都比較接近,文化藝術方面也有相通之處。緬甸中南部則受印度文化的影響較深。緬甸的古典戲劇、舞蹈大都與印度的史詩“羅摩衍那”的故事有關。緬甸古典音樂中的調式也都具有特定的功能,如喜慶,悲哀、婚禮、葬禮等均應採用不同的調式,不能混淆,這也與印度古典音樂中的拉格相似。

雖然緬甸音樂文化受到中國、印度的影響,但並非是這些文化的摹本,而具有自己的特色,有些方面還是獨一無二的。緬甸的音律與12平均律不同,與中國、印度的音律也有差異,緬甸音階中的第3音,第7音低,第4音偏高,是其基本特點,一般採用五聲音階較多。此外,不同的調式具有不同的功能,如尼因龍調式要在宮庭音樂中特別是皇帝出場時採用,錫基調式則用來表現哀怨、悲傷的情緒。黑包歐扁調式用於敬神迎賓等。緬甸歌曲、器樂曲中的節拍重音常常是前弱後強,並落在偶數節拍上。掌握節拍的必備樂器是西(一對金屬小鈸)和瓦(用竹或木製的一副拍板)。緬甸人喜愛自然、純樸、的民族唱法,他們不重視音量的大小,音域的寬度,而刻意追求表現內心深處的真摯情感。並常常採用輕聲吟唱的方式。

緬甸音樂的最大特點還在於它的樂器和器樂。緬甸最主要的民族樂器是彎琴(緬語為桑柯)這是緬甸所特有的弓型豎琴,我國唐朝時稱它為風首箜篌。彎琴的外形很美,高高聳起的彎曲琴頸頂端的金葉是菩提樹葉的象徵,它的共鳴體是用一塊木頭雕成的,形狀像一條船,上面蒙上一塊紅色的鹿皮,四周飾以金色的波浪形花紋,再加上飄舞在琴頸上的紅色飾帶和穗子,使這件樂器顯得十分雍容華貴,精緻典雅。彎琴的琴弦一般是13根至16根,按五聲音階定音,音樂家將琴放在腿上抱在胸前演奏。它最早的用途是為歌唱伴奏。現在常獨奏,或與其他樂器合奏。彎琴的音色清新雅致,娓娓動聽。演奏彎琴的大師過去被冠以“天上的音樂家”的稱號。在緬甸,不僅是音樂家會演奏彎琴,廣大的知識分子又都以會演奏,欣賞彎琴音樂為自己必需的文化修養。而且彎琴的音樂特點、音色影響了緬甸整體器樂風格。其實彎琴本來不是緬甸樂器,它起源於古埃及或美索不達米亞,經過阿拉伯、伊朗、印度、(或印尼)傳入緬甸,但其他地方都已失傳,只有在緬甸得以保存,並得到了發展,這是一個奇蹟,也是古代樂器的一件活化石。今天彎琴在外來文化的衝擊下仍然十分活躍,有時還與小提琴和圍鼓合奏,既保持自已的風格,又獲得了新的生命力。除了彎琴外,圍鼓(緬語為帕特瓦因)也是緬甸人民的獨特創造,它可以說是舉世無雙的。世界上鼓的種類不可勝數,但多為掌握節奏之用。而圍鼓卻是演奏鏇律的,標準的圍鼓為21個,音域達4個八度(按5聲音階排列)。這種形體細長的鼓掛在一個圓形的木圍欄的內側,圍欄上精雕細刻,用水晶玻璃鑲嵌,十分華麗,鼓手坐在圍欄中用雙手擊鼓演奏,每個圍鼓鼓皮上還粘有巴沙(用糯米飯和樹木灰製成的混合物)。巴沙能調節鼓的音高和音響。圍鼓的音色因此變得十分動人,除了能發出淒婉含蓄的音響外,還能發出滴水似的滑音效果。

圍鼓不僅能獨奏,而且形成了以圍鼓為中心的圍鼓樂隊(緬語為賽因瓦因),它包括了圍鑼、芒鑼、鈸、木梆子、嗩吶、笛子等。除彎琴、圍鼓外,竹排琴(緬語為巴德拉)也是一件緬甸樂器中的珍寶。竹排琴採用20多塊長短不同的竹板用線穿在一起,然後掛在一個船形的共鳴體上,演奏者用兩根頭上包有毛氈的車輪形小木錘敲擊。竹板的選材,製作是很嚴格、細緻的,初采的竹板要經過處理、存放三年後才能製作,做成的竹排琴音高穩定音色柔美,不會開裂。竹排琴的共鳴體是用木製成的船形體,在它的表面常常精雕細刻,並用寶石,水晶鑲嵌,十分華美。作排琴的音色柔和抒情,常和彎琴一起合奏,是緬甸室內樂的主要樂器。圍鼓則多用於室外,各種佛事活動,喜慶節日,戲劇舞蹈都離不開圍鼓樂隊。

總之,可以說彎琴、圍鼓和竹排琴三件樂器及其音樂是緬甸音樂的珍寶,也是對緬甸對世界音樂的貢獻。

配圖

所屬分類

亞洲地區
外國音樂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