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編梁木拱橋俗稱“蜈蚣橋”,時人稱“廊橋”。現存最早的泗溪橋始建於明隆慶四年(1570)。其拱架與《清明上河圖》中的虹橋結構相似。這種木質無拱橋不用釘柳,用力學原理營造。其營造技藝的傳承人現僅存董直機師徒兩人,亟待搶救性保護。2004年列入第六批全國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歷史淵源
現存最早的泗溪橋始建於明隆慶四年(1570)。長期以來,人們認為中國的編梁式木拱廊橋源於宋代,是在宋室南渡工匠入山後才出現的。這個觀點很長一段時間內似乎無人懷疑過。隨著研究深入,目前有專家認為:泰順木拱廊橋並非由北方傳入,而是本地土生土長的產物,是本地先民的創造,有一個完整的發展體系,而在北方卻沒有發現如此完備的發展體系。起因是,泰順山區由於經常發生山洪,結構簡單的橋樑容易被水衝垮,長期的造橋經驗積累有可能促使本地工匠發明虹橋結構。另外,泰順木拱廊橋也並非是汴水虹橋的簡單再現。早在虹橋出現汴水上時,泰順木拱廊橋可能已經誕生幾百年甚至更長時間。
基本內容
中國編梁木拱橋營造技藝是採用原木材料,使用傳統木建築工具及手工技法,運用“編梁”等核心技術,以榫卯連線並構築成極其穩固的拱架橋樑技藝體系。木拱橋的建造工作由一名木匠師傅指揮,其他木匠操作來完成。木匠的建造工藝按照嚴格的程式,通過師傅對學徒的口傳心授或是作為家族手藝而代代相傳。這些家族在木拱橋的修造、維護和保護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基本特徵
工藝特點:泰順廊橋大致可分為編梁木拱廊橋、八字撐木拱廊橋、木平廊橋、石拱廊橋等幾類,其中編梁木拱廊橋最具文物價值。它的基本組合單元是六根桿件,縱向四根,橫向兩根,平面呈“井”字形。由於橋是受壓的,利用受壓產生的摩擦力,構件之間就會越壓越緊。這種結構,不用釘鉚,只需用相同規格的桿件,疊壓穿插,搭接而成,而上樑是造橋關鍵。
主要價值
作為傳統工藝的載體,木拱橋既是傳播工具,也是傳播場所。它們是當地居民重要的聚集場所,人們在木拱橋上交流信息、開展娛樂活動、舉行祭拜儀式,從而加深了感情,凸顯了文化特徵。作為文物本身,廊橋有著它科學、歷史、文化三個方面的價值體現。但其背後又蘊含著包括營造技藝、形制特色、歷史背景、民俗內涵等非物質文化層面的東西,構成了“廊橋文化”的內涵和底蘊。
瀕危狀況
城市化進程加快、木材稀缺、可用建築空間不足等因素威脅到了木拱橋工藝的傳承與存活,使這一傳統技藝有所流失。泰順現今掌握編梁木拱廊橋營造技藝的師傅原來只有兩位,即董直機和曾家快。
保護措施
泰順不少地方新建廊橋,給藝人提供了施展才能的機會。除了嶺北同樂橋,泗溪鎮南溪村、烏岩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雅陽鎮埠下村都先後建造了廊橋。此外,泰順有關部門還加強與縣外相關旅遊景區的聯繫,先後介紹董直機、曾家快等人到溫州和衢州等地的旅遊景區承接建橋工程。由此,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得到活態傳承,廊橋文化得到更大範圍的傳播。
泰順文化部門對木拱橋營造技藝等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實施政府補貼制度,並開展走訪慰問傳承人、發放政府津貼、召開傳承人座談會、為傳承人健康體檢等活動。泰順非遺保護“以人為本”,多方位地為他們提供服務的理念已初步形成,並取得了一定成效。
泰順非遺中心將繼續充實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的影像資料,為檔案資料的電子化保存和動態展示奠定基礎;繼續幫助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傳承人收徒授藝,並通過建橋方式開展傳習活動,使該項目傳承人呈梯隊擴展;廣泛宣傳,不斷擴大泰順廊橋文化品牌的影響力,為加大泰順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的保護和傳承營造良好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