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法院

網際網路法院

網際網路法院是以“涉網糾紛線上審”的思路,對現有訴訟進行全流程再造,制定一套標準化的新型網際網路審判方式,包括訴訟規程、庭審規範、當事人操作指南等。2017年8月18日,杭州網際網路法院正式成立。作為全國首家網際網路法院,杭州網際網路法院探索用網際網路方式審理網際網路案件。

基本信息

背景

網際網路法院網際網路法院
網際網路改變了商業,改變了消費習慣、生活方式,改變了銀行,現在又開始改變司法。2017年8月18日,全國首家網際網路法院在杭州掛牌成立。

選擇杭州當然是因為阿里巴巴在這個城市。電商興起的這些年,正是不斷探索網際網路誠信模式、不斷尋找網際網路爭端解決模式、不斷積累網際網路社會治理經驗的過程。現在這種誠信機制已經成形,我們基本上不用為商家的誠信問題擔心,成交量、好評率和留言就能勾畫出一家電商的誠信情況,第三方支付平台會幫你紮緊資金安全的籬笆。依託於電商平台這些基礎環境的建設,大多數糾紛現在已經能做到基本不出網了,但仍然有相當多的糾紛是電商平台解決不了的,需要司法、行政、社會力量一起參與治理。網際網路法院的成立無疑補上了一塊短板。

設立依據

2017年6月28日,中央深改組召開第36次會議通過了《關於設立杭州網際網路法院的方案》

籌備過程

2011年,杭州法院就開始積極探索新型網路空間治理模式。

2015年4月,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確定由西湖濱江、餘杭三家基層法院和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作為電子商務網上法庭試點法院,當年8月浙江法院電子商務網上法庭正式上線,專門審理涉網糾紛案件。

2017年1月,杭州開始籌辦網際網路法院,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陳國猛當時表示,浙江法院將積極推動設立杭州網路法院,促進網路法治的健全發展。

2017年4月,最高法院批覆同意由杭州鐵路法院集中管轄杭州地區5類涉網案件,截至6月20日,該法院共收到涉網案件申請1896件,正式立案1446件。導訴、立案、收發材料、證據掃描一站式完成;點擊輔助訴訟“小程式”,當事人足不出戶就能完成訴訟;智慧型訴狀生成系統,有力幫助當事人完成起訴狀書寫。

2017年6月2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六次會議,會議審議通過了包括《關於設立杭州網際網路法院的方案》等在內的一系列方案。

人員配置

入額法官6人

杭州網際網路法院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審判員:杜前

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審判員:章浩、王江橋

審判員:潘曉、沙麗、黃忻

案件類型

網際網路法院網際網路法院
1.網際網路購物、服務、小額金融借款等契約糾紛

2.網際網路著作權權屬、侵權糾紛

3.利用網際網路侵害他人人格權糾紛

4.網際網路購物產品責任侵權糾紛

5.網際網路域名糾紛

6.因網際網路行政管理引發的行政糾紛。

與傳統法院區別

網際網路法院辦案與傳統法院有諸多不同,例如,起訴時將通過實名認證軟體核實當事人身份。如法院認為確有必要,也會結合線下傳統方式,進行身份確認。開庭則會採用當事人持身份證線上驗證的方式核實身份,並將通過正在研發的人臉識別系統,輔助進行身份驗證。

在舉證質證方面,網際網路法院產生並存儲在網路平台的電子證據,可以從網路平台一鍵式導入。非電子證據,可以通過掃描、拍照等方式轉化為電子證據提交。對已上傳至杭州網際網路法院平台的證據,當事人可以直接線上以文字方式發表質證意見,開庭時也可以補充質證意見。

此外,網際網路法院平台上嵌入了語音識別系統,會將庭審錄音自動轉化為電子筆錄,在庭後向當事人傳送進行核對。當事人對筆錄有異議的,可向書記員傳送修改信息。在核對無誤後,線上進行筆錄確認。

杭州網際網路法院首任院長杜前表示,新成立的網際網路法院“全程線上”,老百姓從起訴到法院立案、送達、開庭都是全程線上,最關鍵的庭審也是在網上。“相當於把現在物理的法庭搬到了網路空間,這是最大的變革。”

如何操作

網際網路法院網際網路法院
首先點擊法院官網www.netcourt.gov.cn進入杭州網際網路法院訴訟平台,如果要起訴,需要通過手機註冊並實名認證後填寫起訴狀,如果立案通過,就可以線上繳納訴訟費了。

如果法院立案,就會通過簡訊通知被告應訴。

庭審將通過遠程視頻系統線上進行。原被告都需保持網路暢通。

案件宣判後,如果不服法院判決,可以到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抗訴。

起訴

通過實名認證軟體核實當事人身份。如法院認為確有必要,也會結合線下傳統方式,進行身份確認。

開庭

採用當事人持身份證線上驗證的方式核實身份。為了更好地驗證身份,杭州網際網路法院正研發人臉識別系統,輔助進行身份驗證。

提交證據

網際網路法院產生並存儲在網路平台的電子證據,可以從網路平台一鍵式導入;非電子證據,可以通過掃描、拍照等方式轉化為電子證據提交。

形成筆錄

網際網路法院平台上嵌入了語音識別系統,將庭審錄音自動轉化為電子筆錄,在庭後向當事人傳送進行核對。當事人對筆錄有異議的,可向書記員傳送修改信息。在核對無誤後,線上進行筆錄確認。

意義

網際網路法院方便、快捷、高效,對於網路維權的意義非常重大。網上買個東西,有糾紛你得找電商,電商處理不了得找監管部門,再不行就得提起訴訟。碰到誠信的電商平台還好,要是碰到一些無良電商平台又該怎么辦?案值大的還能折騰,幾百塊幾千塊的東西,難道還要跑到對方的城市去投訴去打官司?

涉網案件具有虛擬化和跨地域特徵,傳統審判模式很難適應。網際網路法院讓“網上糾紛網上了”,降低了消費者維權成本,豐富了消費者維權手段,又節省了司法資源。一起案子從立案到宣判以小時甚至以分鐘計,這在過去的時代是不可想像的。這意味著效率的提高,意味著監管更及時更有力,也意味著更低的成本、更有效的治理模式,這對於推動網際網路治理有積極意義。

第一案

甄嬛傳作者訴網易侵權遠程視頻庭審約20分鐘

2017年8月18日上午,杭州網際網路法院揭牌成立後首次開庭,通過遠程視頻審理了“甄嬛傳作者訴網易著作權侵權案”。

據了解,原告吳雪嵐,筆名流瀲紫,為中國作協會員,浙江省網路作家協會副主席,代表作品《後宮甄嬛傳》。

2017年3月,原告發現被告廣州網易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和網易(杭州)網路有限公司未經授權,在其經營的網站“網易雲閱讀”上通過收取費用的方式非法向公眾提供其作品《後宮甄嬛傳》的線上閱讀服務。

原告代理人認為,兩被告在未取得授權的情況下,通過信息網路使用傳播其作品嚴重侵犯其著作權,給原告造成了一定的經濟損失,請求法院判令兩被告立即停止侵權、刪除涉案作品,共同賠償原告15萬元人民幣,並承擔本案全部訴訟費用。

被告代理人表示,“網易雲閱讀”線上閱讀均經授權。原告曾將《後宮甄嬛傳》授權給藍獅子公司,藍獅子公司再轉授權給網易,後原告終止與藍獅子公司的授權,但網易公司對此並不知情,請求駁回原告起訴。

本案藉助遠程視頻審理,庭審畫面清晰、語音連貫。原被告同意調解之後,點擊電腦螢幕上的“確認”,確認庭審筆錄,整個庭審歷時20分鐘左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