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罵戰

網路罵戰

訊息在網上一經披露就引起了廣泛關注,網民在部落格、微博、新聞跟帖等網路平台上迅速分成兩隊,互相攻訐指責。支持者呼籲加強個人信息和隱私的保護,反對者指責規範堵死了網路反腐的一條通道,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甚至出現了人身攻擊。

淺釋

在網際網路上,用微博和論壇形勢,發表個人對某件事的見解,引起眾網民的圍觀盛宴,並引起對某件事大討論.

規則

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和急劇的社會轉型,帶來了一些獨特的社會問題,主流輿論或傳統媒體過去對這些問題涉及較少,引發了一定的信任危機。而網路上公共討論剛剛興起,讓網友們感覺終於撈到說話的機會,因此積蓄的情緒奔涌而出。

網路罵戰 網路罵戰

自媒體時代,網路為網民聚集起來討論公共問題提供了平台,但網民不同於公民,網路讓網民的權利義務不對等,甚至無需為言論承擔責任。這種情況下,網民很容易話語失控,呈現非理性的一面,情緒宣洩和話語暴力便時常可見。

網路討論呈現出的一些非理性現象,主要是網際網路的議事規則出了問題。我們在消解網路戾氣的同時,更應該關注公民表達‘情緒源’和討論方式。

正如有人的地方就有左中右,只要網際網路還在,網路罵戰非但不會絕跡,還會不斷演進和發展。而我們能做到的,是保持理性與冷靜,遵守對話規則,並儘量不爆粗口,在網路罵戰中練就金剛不壞之身、茁壯成長。

自律

新浪微博發布《微博社區公約(試行)》、《微博社區管理規定》等一系列網路新規,對微博用戶權利、行為規範及社區管理機制進行了明確的規範,並針對有爭議的微博引入了類似“陪審團”制度的“微博社區委會”,通過公開投票來決定“爭議微博”的去留。

網路罵戰 網路罵戰

在很多人看來,這些公約的實施標誌著我國網際網路已經開始嘗試步入“網路自律”階段。以自律的形式維護網際網路環境的健康、和諧、法治是網路公司和網民的創新,具有示範意義。建立理性的網路公共表達,需要遵守一些遊戲規則,討論者既有表達權,也需要為自己的言論負責,不能侵犯他人權利;既然是‘公共’討論,就需站在‘公共利益’的立場上發言,而不僅僅出於個人利益,不同利益群體的協商和對話應該成為基本共識。

在網路自我探索議事規則的同時,我國加快了網際網路立法的進程。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了《關於加強網路信息保護的決定》。 網路公共表達的規則應是理性、真實、規範的。應堅持以網管網、依法管網和培養網民自律三個原則。網路立法是為了更好地推動網際網路健康有序運行,可以促進網路討論形成社會共識,對推動網際網路健康文明發展有積極的作用。

理性

傳統媒體的組織化程度高,從業人員更加專業,公信力更強,因此應該積極承擔設定網路議程的責任。很多突發事件都是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互動中成為重大公共事件的。而對社會公眾來說,應該認識到情緒宣洩不能解決問題,理性發言和建設性的意見不僅能增強網路的自淨能力,還可能影響公共決策。

只要我們認真、積極地對待,網際網路能給社會及其管理帶來更多的‘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