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工程與組網技術

計算機網路的概念 計算機網路的功能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

圖書信息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12月1日)
叢書名: 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材
平裝: 320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811232936, 9787811232936
條形碼: 9787811232936
尺寸: 25.6 x 18 x 1.8 cm
重量: 481 g

內容簡介

《網路工程與組網技術》從網路工程設計角度出發,全面詳細地闡述了網路工程涉及的需求分析、邏輯網路設計、物理網路設計、組網技術選擇、網路設備選型、工程實施管理等各個階段的內容,同時介紹了無線網路、網路安全、虛擬專網(VPN)等當前網路技術發展的信息。該書包括網路設計的原理與方法,對全面掌握網路工程設計、工程管理以及最新網路技術等實用知識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也是實踐能力培養的重要環節。
全書共十二章,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網路工程的相關概要;第二部分分六章介紹網路工程相關內容,包括計算機網路理論基礎知識、區域網路相關技術、廣域網技術、路由器的原理和配置、路由協定的基礎知識、交換機的原理和配置;第三部分分五章介紹網路工程實施的相關內容,包括:綜合布線技術、網路管理和安全、網路設計技術、網路測試和最佳化、網路工程常用的工具等。

目錄

第1章 網路工程概述
1.1 網路工程概況
1.1.1 網路發展概況
1.1.2 網路工程定義
1.1.3 網路工程的要素
1.1.4 網路工程的質量
1.2 用戶需求分析
1.2.1 網路規劃
1.2.2 需求調研
1.2.3 需求分析
1.3 網路設計和實施階段
1.3.1 選擇網路體系結構
1.3.2 網路拓撲的分層設計
1.3.3 網路站點的設計
1.4 網路測試和運行維護
1.4.1 網路測試
1.4.2 網路維護
1.5 網路工程展望
小結
習題1
第2章 計算機網路基礎
2.1 計算機網路的概念
2.1.1 計算機網路的功能
2.1.2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歷程
2.2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
2.2.1 按拓撲結構分類
2.2.2 按地域範圍分類
2.3 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
2.3.1 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概述
2.3.2 OSI網路參考模型
2.3.3 OSI網路參考模型各層功能
2.3.4 OSI模型中的數據傳輸過程
2.3.5 TCP/IP模型
2.4 IP位址
2.4.1 IP位址基礎
2.4.2 IP位址分類
2.4.3 保留IP位址
2.4.4 私有地址
2.4.5 子網劃分
2.4.6 子網掩碼
2.4.7 ARP與RARP
2.5 IP位址的分配方式
2.5.1 網關設定
2.5.2 靜態分配IP位址
2.5.3 動態分配IP位址
小結
習題2
第3章 區域網路技術
3.1 乙太網基礎
3.1.1 乙太網的發展歷程
3.1.2 MAC地址
3.1.3 CSMA/CD
3.1.4 乙太網幀結構
3.1.5 乙太網的主要標準
3.2 乙太網相關名詞
3.2.1 數據信道工作方式
3.2.2 通信模式
3.2.3 衝突域和廣播域
3.3 乙太網傳輸介質
3.3.1 同軸電纜
3.3.2 雙絞線
3.3.3 光纖
3.4 乙太網設備
3.4.1 網卡
3.4.2 集線器
3.4.3 網橋和二層交換機
3.4.4 路由器
3.4.5 三層交換機
3.5 無線區域網路
3.5.1 無線區域網路概述
3.5.2 無線區域網路技術
3.5.3 無線區域網路標準
3.5.4 無線區域網路的特點
3.6 虛擬專用網
3.6.1 虛擬專用網概述
3.6.2 VPN的技術實現方式
3.6.3 VPN技術之間的比較
3.6.4 VPN的隧道協定
3.6.5 VPN的分類¨
小結
習題3
第4章 廣域網技術
4.1 廣域網基礎
4.1.1 廣域網與OSI模型
4.1.2 廣域網服務的實現模型
4.1.3 虛電路與數據報
4.2 PPP協定
4.2.1 PPP的組成
4.2.2 PPP鏈路建立的過程
4.2.3 PPF的驗證方式
4.2.4 PPP的套用
4.3 ISDN
4.3.1 ISDN的組成
4.3.2 ISDN的服務
4.3.3 ISDN的套用
4.4 幀中繼
4.4.1 幀中繼概述
4.4.2 幀中繼特徵
4.4.3 幀中繼體繫結構
4.4.4 幀中繼的PDU與DLCI
4.4.5 擁塞控制
4.4.6 幀中繼套用實例
4.5 POS技術
4.5.1 SDH技術
4.5.2 POS技術的特點
4.5.3 POS的封裝技術
4.5.4 POS技術的套用
4.6 其他廣域網技術
4.6.1 PSTN
4.6.2 X.2 5
4.6.3 DDN
4.6.4 AllM
4.6.5 xDSL
小結
習題4
第5章 路由器基礎
5.1 路由器硬體
5.1.1 原理與功能
5.1.2 路由器的分類
5.1.3 路由器的硬體組成
5.1.4 路由器的發展歷程和趨勢
5.2 路由器接口
5.2.1 固化接口與模組化接口
5.2.2 常用接口類型
5.2.3 接口命名規則
5.2.4 路由器啟動過程
5.3 路由器配置方法
5.3.1 基本配置方法
5.3.2 通過Console口登錄路由器
5.3.3 通過1'elnet登錄路由器
5.4 IOS基本命令
5.4.1 基本模式
5.4.2 幫助命令
5.4.3 路由器的查看命令
5.4.4 路由器的配置命令
5.4.5 配置實例
5.5 IOS故障排除命令
5.5.1 ping
5.5.2 traceroute
5.5.3 debug
5.6 路由器模擬軟體
5.6.1 Boson NetSim介紹
5.5.2 Boson NetSim安裝
5.6.3 Boson NetworkDesignm
5.6.4 Boson NetSim的使用
5.7 路由器互連實驗
5.7.1 利用Ethemet口連線兩台路由器
5.7.2 利用Serial口連線兩台路由器
小結
習題5
第6章 路由協定及配置
第7章 交換機基礎及配置
第8章 綜合布線技術
第9章 網路管理和安全
第10章 網路設計技術
第11章 網路測試和最佳化
第12章 網路工程工具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