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納歸因論

維納歸因理論又稱韋納歸因理論,是由當代美國有名的歸因理論心理學家韋納提出。維納歸因理論是關於判斷和解釋他人或自己的行為結果的原因的一種動機理論。主要有下列三個論點:人的個性差異和成敗經驗等影響著他的歸因;人對前次成就的歸因將會影響到他對下一次成就行為的期望、情緒和努力程度等;個人的期望、情緒和努力程度對成就行為有很大的影響。

理論發展背景

歸因理論(AttrbiutionTheroy)或歸因思維的理論是美國當代一種從認知的觀點看待動機的理論。首先提出這種理論的是海德。1958年海德在他的《人際間關係的心理學》中從他的樸素心理學的角度提出了歸因理論。他認為每一個人在其日常的社會生活中都要了解自己和別人的行為的因和果。有人把這種現象概括為人們都要對自己或別人的所作所為提出“為什麼”的問題,即尋找原因。所謂歸因是對自己或他人做過的事件的結果或外部行為的可察覺的原因所進行的推論。“海德研究的是行為的可察覺的原因,而不是真正作用於人或影響一種結果的決定因素。雖然他經常滑到動機的套用上而不是察覺到的動機。這就是說行為的真正法則與行為的察覺到的原因可能不一致。這是客觀事實,也是心理學可以研究的現象。在海德的這本書出版之前,這一理論幾乎不引起注意。可是後來情況有了明顯變化。

伯納德,韋納(Bernadr Weiner)是當代美國有名的歸因理論心理學家,他的歸因理論最初是在海德的歸因理論和阿特金森(J.W.Aktinson)的成就動機理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經過二十多年的研究,他對影響行為結果(成功或失敗)的可察覺的原因特性,原因的結構,原因特性和情感的關係,情感反應的激勵作用,他人情感反應的暗示作用等方面,都做出了深入的很有創見的研究。近年來美國許多有關這類問題的著作和論文在討論歸因理論及其在教育方面的套用時,常援引他的論文和著作。有的心理學家把韋納的歸因理論作為心理學的一種基本學派加以介紹,並把這一理論與斯金納、皮亞傑、班杜拉等世界著名心理學家的理論並列為當代心理學的幾種主要理論。

基本觀點

在學校情境中,學生常提出諸如此類的歸因問題,如:“我為什麼成功(或失敗)”“為什麼我生物測試總是考不過人家”等等。美國心理學家伯納德·韋納(B。Weiner,1974)認為,人們對行為成敗原因的分析可歸納為以下六個原因:

(1)能力,根據自己評估個人對該項工作是否勝任;

(2)努力,個人反省檢討在工作過程中曾否盡力而為;

(3)工作難度,憑個人經驗判定該項工作的困難程度;

(4)運氣,個人自認為此次各種成敗是否與運氣有關;

(5)身心狀況,工作過程中個人當時身體及心情狀況是否影響工作成效;

(6)其他,個人自覺此次成敗因素中,除上述五項外,尚有何其他事關人與事的影響因素(如別人幫助或評分不公等)。

以上六項因素作為一般人對成敗歸因的解釋或類別,韋納按各因素的性質,分別納入以下三個維度之內: (1)因素來源:指當事人自認影響其成敗因素的來源,是以個人條件(內控),抑或來自外在環境(外控)。在此一向度上,能力、努力及身心狀況三項屬於內控,其他各項則屬於外控。

(2)穩定性:指當事人自認影響其成敗的因素,在性質上是否穩定,是否在類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能力與工作難度兩項是不致隨情境改變的是比較穩定的。其他各項則均為不穩定者。

(3)能控制性:指當事人自認影響其成敗的因素,在性質上是否能否由個人意願所決定。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只有努力一項是可以憑個人意願控制的,其他各項均非個人所能為力。

內部歸因(不論是積極的或是消極的)影響個體自我形象的形成—提高積極的自我形象或助長消極的自我形象。有能力地付出努力產生自豪、體驗到自尊:沒有能力或不努力,感到慚愧或內疚。外部歸因不影響自我形象。穩定性的歸因可導致經驗過的結果再出現的期望。成功歸因於穩定性因素如能力、任務難度,將期望今後再度成功。失敗歸因於穩定因素如缺乏能力將期待再失敗,並引起冷漠、抑鬱的情緒:導致放棄類似任務的行為傾向,並減少個體的努力。期望的增加或減少直接與穩定性的特點(程度)有關,並影響個體對將來行為的情緒(延續或誇大)。控制性方面的歸因影響情緒反應和助人行為。例如,失敗歸因於他人的可控制的行為(干擾、障礙)產生憤怒;失敗歸因於自己可以控制的行為(缺乏努力)引起內疚;失敗歸因於不可控制的因素的疾病、殘廢,可能激發助人行為。在成功和失敗結果的歸因中三個成分的每一個都有其重要的作用。它們對隨後的事件或活動都有初級對特定的目標的預期和二級特定的情緒反應的連鎖關係。

韋納等人認為,我們對成功和失敗的解釋會對以後的行為產生重大的影響。如果把考試失敗歸因為缺乏能力,那么以後的考試還會期望失敗;如果把考試失敗歸因為運氣不佳,那么以後的考試就不大可能期望失敗。這兩種不同的歸因會對生活產生重大的影響。

理論簡評

韋納的成就動機歸因論是晚近才提出來的,而且目前仍處於發展變化中,所以要想對這一理論作出完整的評價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但當我們將這種理論與前人成就動機理論模式相比較時,我們就會發現它有許多獨到之處。首先,這一理論與前人理論相比,在認知方向上向前邁進了一大步。這一理論保留了預期,價值等概念,並被賦予了更濃重的認知色彩。其次,這一理論為成就動機的研究提供了一種系統的與綜合的研究方法。韋納提出的原因的三個維度能幫助人們對成就行為的原因進行歸類和分析,並進而使人們了解原因知覺是如何影響人們將來的行為的。再者,這一理論基本上包括了前人成就動機理論的基本原則和基本發現,並對這些原則和發現作出了合理的解釋。象任務的選擇、行為的強度與堅持性等主要的成就行為在這理都得了清晰的說明。不僅如此,韋納的理論還揭示了成就行為是可以改變的,通過改變行為者的歸因來改變行為的原理的意義是重大的,尤其是在教育上這一原理的運用將更有其廣闊的前景。

當然這一理論也還存在著一些不足。象成就的歸因維度能否多於三個問題,就是這一理論無法回答的。已有一些研究似乎證明了意識性和普遍性這兩個維度的存在,但真把它們作為原因的維度提出時,又會帶來新的問題。

另外,說原因的三個維度是確定的,每一維度上的原因也將是變動的,比如運氣對一個人來說是外在的,不穩定的,但對另一個人來說則可能是穩定的,假如這個人一直視自己是幸運的或不幸的話;努力若被看作是一個人勤奮或懶惰的象徵的話,那它就成了穩定的原因。同樣地,能力和任務難度也可以看作不穩定的原因,所有這些都使得問題複雜化了。對於這些不足,韋納本人確也意識到了,但這恐怕不是他一個人所能克服的,對此我們只好拭目以待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