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克瑞拍賣

維克瑞拍賣,是由1996年度經濟學諾貝爾獎獲得者維克瑞教授在1961年提出的。

第二價格密封拍賣(SPSB),簡稱第二價格拍賣:潛在的買主向拍賣主持人遞交密封出價,出價最高的買主贏得交易,但他只需要付出等於第二高的出價的價格。普通讀者不大熟悉這種拍賣制度,它是由1996年度經濟學諾貝爾獎獲得者維克瑞教授在1961年提出的,因而又叫做“維克瑞拍賣”。
為什麼會有這種奇怪的拍賣方式?
通過下面的分析,你就可以發現,第二價格密封拍賣中,最佳的策略是:拍品對你有多少價值,你就應該以這個價值來投標。所以,它最大限度地體現了拍品的合理內在價值。
假設對你來說,拍品價值相當於100萬元。如果你報價低於100萬,比如99萬,最高的投標金額高於100萬,那么無論你出99萬還是100萬,結果都不會受到影響,因為你都不可能贏得拍賣。反過來,如果除了你以外其他的投標金額都不到99萬,那么無論你出的是99萬還是100萬,結果同樣不受影響,你都會贏得拍賣,並支付次高的投標金額。
只有一種情況下,出99萬或者100萬才會形成明顯的差別,即別人的最高出價在99萬到100萬之間,比如99.5萬,如果你處99萬就會輸掉拍賣,出100萬就會贏得拍賣,而贏得拍賣對你是好事,因為對你來說,拍品的心理價位是100萬。
按照同樣的道理,你應該一直出100萬,而不應該高於100萬,比如102萬。如果別人的競標價格高於102萬,那么你出100萬還是102萬都會輸掉拍賣。但是如果你的出價最高,而次高的價格高於100萬,比如101萬,那么雖然你贏得了拍賣,但你要出101萬買下拍品,超出了心理價位,這對你來說就得不償失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