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背景
在愛爾蘭的基督教是由聖派屈克(St. Patrick)布道而廣行的,而聖派屈克的啟示天使就是維克多。當時是在羅馬帝國末期的時期,聖派屈克在十六歲以前都是在羅馬生活,受到啟示要回到愛爾蘭布道,而中途卻被英吉利的基督徒拐走作為奴隸,故事中他脫逃的方法呈現了超自然的現象,即被解釋為維克多的幫助,後來他逃到了法國,受到了維克多的試煉,才能再回到愛爾蘭布道,在歷史上留名。(這是解釋“聖派屈克”,不是在解釋維克多。)
人物簡介
基本資料
雨果1802年生於法國東部的貝尚松城。祖父是木匠,父親是共和國軍隊的軍官,曾被拿破崙的哥哥西班牙王約瑟夫·波拿巴授予將軍銜,是這位國王的親信重臣。
雨果天資聰慧,9歲就開始寫詩10歲回巴黎上學,中學畢業入法學院學習,但他的興趣在於寫作,15歲時在法蘭西學院寫的《讀書樂》受到法蘭西學院的獎勵,17歲在“百花詩賽”得第一名,20歲出版詩集《頌詩集》,因歌頌波旁王朝復辟,獲路易十八賞賜,以後寫了大量異國情調的詩歌。以後他對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都感到失望,成為了共和主義者,他還寫過許多詩劇和劇本。寫有大量具有鮮明特色並貫徹其主張出小說。
生平事跡
1827年,雨果發表劇本《克倫威爾》及其序言。劇本雖未能演出,但那篇序言卻被認為是法國浪漫主義的宣言,成為文學史上劃時代的文獻。它對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1830年,雨果的劇本《歐那尼》在法蘭西大劇院上演,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確立了浪漫主義在法國文壇上的主導地位。
《歐那尼》寫的是16世紀西班牙一個貴族出身的強盜歐那尼反抗國王的故事,雨果讚美了強盜的俠義和高尚,表現了強烈的反封建傾向。
1830年7月,法國發生了“七月革命”,封建復辟王朝被翻了。雨果熱情讚揚革命,歌頌那些革命者,寫詩哀悼那些在巷戰中犧牲的英雄。
1831年發表的《巴黎聖母院》是雨果最富有浪漫主義小說,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小說的情節曲折離奇,緊張生動,變幻莫測,富有戲劇性和傳奇色彩,表現了雨果對封建政府和教會的強烈憎恨,同時也反映了他對下層人民的深切同情。
“七月革命”之後,法國建立了以金融家路易·菲力浦為首的大資產階級統治的“七月王朝”。七月王朝不斷對雨果進行拉攏,1841年雨果被選入法蘭西學士院,1845年,路易·菲力浦封他為法蘭西貴族世卿,還當上了貴族院議員。雨果創作中的鬥爭熱情減弱了,1843年,他寫了一個神秘主義劇本《衛戍官》,上演時被觀眾喝倒彩,遭到了失敗。雨果為此沉默了將近10年沒有寫作。
1848年6月,巴黎人民舉行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成立了共和國。開始雨果對革命並不理解,但當大資產階級陰謀消滅共和國時,雨果卻成了一個堅定的共和主義者。1851年12月,路易·波拿巴發動政變,雨果參加了共和黨人組織的反政變起義。路易·波拿巴上台後建立了法蘭西第二帝國。他實行恐怖政策,對反抗者無情鎮壓。雨果也遭到迫害,不得不流亡國外。 流亡期間,雨果一直堅持對拿破崙三世的鬥爭,他寫政治諷刺小冊子和政治諷刺詩,猛烈抨擊拿破崙三世的獨裁統治。這時期,他先後發表了長篇小說《悲慘世界》、《海上勞工》和《笑面人》。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法國在色當兵敗之後,普魯士軍隊直逼巴黎。在這國家危亡的緊要關頭,雨果在流亡了19年之後回到了祖國。他到處發表演講,號召法國人民起來抗擊德國侵略者,保衛祖國。他還用他的著作和朗誦詩歌得來的報酬買了2門大炮,表現了崇高的愛國精神。
巴黎公社起義時,雨果並不理解這次革命。但當公社失敗後,反動政府瘋狂鎮壓公社社員時,雨果又憤怒譴責反動派的獸行,他呼籲赦免全部公社社員,並在報紙上宣布將自己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住宅提供給流亡的社員作避難所。為此,他的家遭到反動暴徒的襲擊,他自己險些喪命,但他仍然堅持自己的立場。
1885年,雨果逝世。法國人民為這位偉大的詩人舉行了國葬。他的遺體被安葬在專門安葬偉人的先賢祠。
首屆諾貝爾文學獎頒發於1901年,但雨果死於1885年5月22日,所以儘管他的文學成就很高,可還是無緣諾貝爾。
大事記
1802年2月26日生於法國東部的貝桑松城(Besancon)。
1819年 同浪漫詩人維尼等人共同創辦《保守文藝雙周刊》。於期刊發表第一首詩。 1822年編成第一本詩集《頌歌與雜詩》。與艾德娜在聖蘇比士大教堂結婚。
1825年 被授與榮譽勳章,參加查理十世的加冕典禮。1827年發表韻文劇本《克倫威爾》和著名浪漫主義宣言,成為浪漫主義運動領袖。
1831年完成浪漫主義文學傑作、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即鐘樓怪人)。
1841年 被選入法蘭西學院,公開表示擁護君主立憲制度。
1843年 劇本《老頑固》(Les Burgraves)失敗及女兒列歐波汀意外死亡,停止新作,轉向政治舞台。
1845年 晉身貴族,封為雨果伯爵。
1848年 創辦《大事紀報》。
1850年 被捕入獄,雨果化名蘭文逃離巴黎。1851年 路易˙波拿巴發動政變宣布帝制,雨果被迫流亡國外。 1853年 充滿諷刺政治意味的詩集——《懲罰集》出版。
1862年 出版不朽的名著長篇社會小說《悲慘世界》。
1868年 雨果夫人艾德娜去世。
1870年 第三共和政府成立,結束十九年的流亡生活,回到巴黎。
1871年 當選國民大會代表。
1876年 雨果當選參議員。
1883年 完成《世紀的傳奇》第三卷。
1885年 5月22日,病逝巴黎。 6月1日,雨果靈櫬置於凱旋門下,供萬民瞻仰,旋葬於巴黎偉人墓園。
主要作品
1827: 《克倫威爾》(Cromwell) (劇本)
1829:《東方詩集》(les Orientales) (詩)
1830:《歐那尼》 (Hernani) (戲本)
1831:《巴黎聖母院》(即《鐘樓怪人》)(Notre-Dame de Paris) (小說)
1838:《呂布拉》(Ruy Blas) (劇本)
1853:《懲罰集》 (les Chatiments) (詩)
1856:《沉思集》(les Contemplations) (詩)
1862:《悲慘世界》(les Miserables) (小說)1869:《笑面人》(L’Homme qui Rit) (小說)
1859-1883:《世紀傳說》(la Legende des siecles) (詩)
1874:《九三年》(Quatre-Vingt-Treize) (小說)
作品簡介
《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1831)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義小說。它以離奇和對比手法寫了一個發生在15世紀法國的故事:巴黎聖母院副主教克羅德道貌岸然、蛇蠍心腸,先愛後恨,迫害吉卜賽女郎愛斯梅拉爾達。面目醜陋、心地善良的敲鐘人卡西莫多為救女郎捨身。小說揭露了宗教的虛偽,宣告禁慾主義的破產,歌頌了下層勞動人民的善良、友愛、捨己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
1、內容梗概:
流浪藝人愛絲梅哈達是一位美麗動人、心地純潔的吉卜賽少女。當她在巴黎聖母院前格雷弗廣場載歌載舞歡度“愚人節”時,聖母院副主教克羅德對她動了淫心,當即指使他的養子、聖母院畸形敲鐘人伽西莫多去劫持少女。少女被正在巡邏的國王衛隊長弗比斯救下,她隨即愛上了這個輕浮而又負心的軍官。伽西莫多被鞭打示眾,口渴如焚,少女出於同情,將水送到他的嘴邊。當愛絲梅哈達與弗比斯幽會時,克羅德扮作妖魔刺傷了弗比斯,並嫁禍於愛絲梅哈達。愛絲梅哈達因此被判絞刑。愛絲梅哈達寧死也不願屈從於克羅德的淫威,拒絕了克羅德的以貞操換生存的無恥要挾。行刑之日,伽西莫多從法場上將少女搶入聖母院樓頂避難,日夜守護著她。當法庭無視聖地避難權決定逮捕少女時,乞丐王國的流浪漢們聞訊攻打聖母院,國王下令鎮壓。混戰之中,克羅德將少女劫出聖母院,再次逼迫她屈從自己的淫慾。遭到拒絕後,克羅德將少女交給了追捕的官兵,親眼看著少女被絞死。絕望的伽西莫多認清了克羅德的真面目,將他從樓頂上推下摔死,自己則抱著少女的遺體默默死去。故事離奇曲折,充滿懸念,感情充沛。情節經常中斷,小說中常夾雜大量非小說因素,插入大量議論。
2、人物形象:
(1)愛絲梅哈達——善與美的象徵
愛絲梅哈達是雨果塑造的理想人物,是人性美的象徵。她純潔善良,酷愛自由,熱情豪爽,品格堅貞。她從內心的善良願望出發對待任何人。對於誤入乞丐王國的詩人甘果瓦,她挽救了他的生命;她還不計前嫌送水給受刑時的伽西莫多;她對愛情抱著至死不渝的信念,絲毫不懷疑心上人的背叛,不允許別人說一句他的壞話;面對克羅德的淫威,她寧死不屈。她的被毀滅,是對封建專制殘酷統治和教會邪惡勢力的有力控訴,同時也喚起了人們對真善美的追求。
(2)伽西莫多
伽西莫多是雨果理想中“善”的化身,是雨果根據美醜對照原則創造的人物形象。他外表醜陋,受盡嘲弄,但內心崇高,是一個富有正義感、富於感情的人。他對愛絲梅哈達的愛慕是一種混合著感激、同情和尊重的柔情,一種無私的、永恆的、高貴質樸的愛,完全不同於克羅德那種邪惡的占有欲,也不同於花花公子弗比斯的逢場作戲。雨果通過這一形象,樹立起一個人類靈魂美的典型。這一形象還體現了善戰勝惡,真誠戰勝虛偽的理論。
(3)克羅德
克羅德是一個雙重性格的人物。一方面,他是宗教惡勢力的代表,道貌岸然,內心陰險毒辣,為滿足自己的慾念不擇手段:他出於淫慾指使伽西莫多劫持愛絲梅哈達;他出於嫉妒刺傷弗比斯卻嫁禍於愛絲梅哈達;他因得不到愛絲梅哈達的愛情而將她置於死地。另一方面,他又是宗教禁慾主義的犧牲品,長久的禁慾扭曲了他的靈魂。他越是意識到自己失去了人間的歡樂,便越是仇恨世人,仇視世間一切美好的事物。這是小說中最有深度的人物。
3、主題(思想意蘊):
《巴黎聖母院》通過以15世紀巴黎社會生活為背景的歷史陳跡的再現和三個主要人物的悲劇,暴露了邪惡的宗教勢力的黑暗、封建專制司法制度的殘酷,揭示了禁慾主 義壓抑下人性的扭曲和墮落的過程,表達了作者對下層人民的深切同情,宣揚了博愛、仁慈的人道主義思想。
4、藝術特徵:
《巴黎聖母院》是一部典型的浪漫主義小說,它的浪漫主義藝術特徵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強烈的主觀感情色彩。
作品中在表達作者真善美的主觀理想,在每個人物身上注入了強烈的感情色彩,愛憎十分鮮明。
(2)成功地運用了對比原則。
美與醜,崇高與滑稽,悲劇因素與喜劇因素,善與惡,真與假等,組成了《巴黎聖母院》多層次、多序列的矛盾對照格局。
首先,場面之間的對比。小說在情節內容的安排上,將腐朽的封建王朝和高尚純潔的“奇蹟王朝”,兩個法庭,兩種審判,兩個絞架,兩個社會等進行對照描寫。
其次,人物之間的對照。主人公愛絲梅哈達就是在與其他人物的對照中顯示形象的完美的。她與伽西莫多對照,外貌一個奇美,一個奇醜,而心靈同樣高潔;她和克羅德對照,一個純潔善良,一個虛偽卑鄙。
再次,人物自身的對比。伽西莫多外貌的醜陋和心靈的美好的對比;弗比斯外表的瀟灑和內心的醜惡的對比;克羅德外表的道貌岸然和內心的邪惡的對比。
通過這幾種矛盾對照格局,小說實現了“醜就在美的旁邊,畸形靠近著優美,醜怪藏在崇高的背後,美與惡並存,光明與黑暗相共”的浪漫主義美學原則,顯示出了巨大的藝術感染力。
(3)其他鮮明的浪漫主義因素
小說通篇展現為典型的浪漫主義的非凡環境和場景(中世紀的巴黎和宗教狂歡場面,聳立著絞架的刑場,陰森的巴士底獄,使人意奪神駭的聖母院激戰等)、非凡的人物(傳奇性的克羅德,伽西莫多,愛絲梅哈達等)、曲折離奇的情節(克羅德對愛絲梅哈達的追逐迫害,愛絲梅哈達的身世經歷等)以及強烈的戲劇性(充滿懸念、大量的偶然因素和巧合,用對話來刻畫人的內心世界)等。
《悲慘世界》
《悲慘世界》最能代表雨果的思想藝術風格,他以卓越的藝術魅力展示了資本主義社會奴役勞動人民、逼良為娼的殘酷的現實。然而,作家深信唯有道德感化是醫治社會災難的良方。小說雖不乏現實主義因素,但就人物形象的塑造、環境的描寫,象徵和對比手法的運用等方面而言,仍然是一部浪漫主義的傑作。
作者宣稱力圖“把一切史詩融合在一部高級的、終極的史詩中”,這部史詩表現“從惡到善、從非正義到正義、從假到真、從渴望到覺醒、從腐朽到生命、從獸性到責任、從地獄到上天、從虛無到天主。”
1、內容梗概:
小說共分五部,分別是:“芳汀”、“珂賽特”、“馬呂斯”、“卜呂梅街的兒女情與聖安東尼街的英雄血”、“冉阿讓”。小說故事發生在1815到1833年間。全書110多萬字,中心人物是冉阿讓。
貧苦的失業者冉阿讓本是一個修樹枝的工人,一直靠自己微薄的收入幫助姐姐養活七個孩子。失業後,為了七個孩子,他偷了一塊麵包,被判五年苦役。四次越獄未遂,被加重處罰,總共在監獄中度過了十九個年頭。冉阿讓終於出獄後徒步來到狄涅城,人們對待他“連狗都不如”,只有該城的主教米里哀熱情地款待了他。但多年來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激起冉阿讓對社會的仇恨心理,使他偷走了主教的銀餐具。被抓住後,主教又解救了他,並把自己最心愛的一對銀燭台也送到他手上。冉阿讓受到感化,從此立志行善。
冉阿讓化名馬德蘭,在蒙特漪市大辦福利事業,使該城迅速繁榮起來。在他的工廠里,有一個名叫芳汀的女工,受騙失身又遭遺棄,把私生女珂賽特寄養在巴黎附近一個酒店主德納第家裡。為了按時給自己的女兒寄去撫養費,她拚命工作,但不幸身世暴露,被工廠開除。芳汀只好淪為妓女,飽受侮辱。馬德蘭在芳汀病死前答應把她的女兒撫養成人。但不久他自己又因前案,被警官沙威逮捕。
1823年,被判終身苦役的冉阿讓再次伺機逃出監獄,出重金從德納第夫婦手中接走了珂賽特。他們來到巴黎,先隱居在貧民區,後為躲避沙威的追捕,冉阿讓到修道院裡當了工人,一直在此撫養珂賽特長大成人。
八年後,珂賽特和信仰共和主義的青年馬呂斯發生了愛情,但遭到馬呂斯祖父的堅決反對,馬呂斯深感悲觀失望。 1832年6月5日 ,巴黎爆發了轟轟烈烈的人民起義,出於對共和主義的信仰,也因為愛情上的失望,馬呂斯參加了街壘戰。冉阿讓前來參加街壘戰的救護工作,不巧遇上了混入起義者行列的密探沙威。冉阿讓請求起義者讓自己處決沙威,但他私下裡卻把沙威放走了。街壘戰失敗後,冉阿讓通過下水道救出了昏迷中的馬呂斯。在下水道出口,沙威發現了冉阿讓,打算在冉阿讓把馬呂斯送回家後再將他逮捕。但是,冉阿讓多年從善的人格力量,使沙威陷入極度的矛盾之中,最後,沙威投入塞納河自殺了。
1833年初春,冉阿讓成全了馬呂斯和珂賽特的婚事。但當他主動向新婚夫婦說出自己的身世後,卻遭到了他們的誤解和疏遠。冉阿讓在孤獨中日漸衰弱。最後馬呂斯夫婦認識到了冉阿讓德行的崇高和偉大,並前來看望他,但冉阿讓此時已經衰老不堪了。在馬呂斯和珂賽特的哭泣和擁抱中,冉阿讓離開了這個悲慘的世界。
2、主題/思想意蘊(雨果人道主義思想的集中體現):
《悲慘世界》是雨果的代表作,這是一部以現實主義為基調的浪漫主義傑作。以宏偉的篇幅、磅礴的氣勢、深刻的內容,探討了一系列社會問題,被譽為“社會史詩”。作品集中地體現了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
首先,作品對貧苦人們的不幸遭遇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對當時的社會進行了揭露和控訴。
在小說的作者序里,雨果提出了當時社會的三個迫切問題——“貧窮使男子潦倒,飢餓使婦女墮落,黑暗使兒童羸弱。”在作品中,對下層人民痛苦命運的描寫占據了主要地位。冉阿讓、芳汀、珂賽特以及街頭流浪兒格夫羅舍,都屬於這些不幸的人。他們受盡痛苦,遭遇到無情迫害,被社會所唾棄。雨果在描寫他們痛苦的命運時,揭露了資本主義的尖銳矛盾和貧富懸殊的鴻溝。
其次,譴責了資產階級的法律,指出資產階級現存法律是低級法律,只會使罪犯重複犯罪,而人道主義才是高級法律,它能使罪犯棄惡從善、終止犯罪。
在《悲慘世界》中,雨果以冉阿讓的經歷為線索,抨擊了資產階級法律和習俗的虛偽反動,認為他們人為地製造黑暗,將人間變成地獄。一個純樸的工人,為了飢餓的孩子而偷了一塊麵包,竟服了19年苦役。女工芳汀是一個貧苦和誠實的姑娘,被人騙誘後淪落到社會的底層,偽善殘忍的資產階級道德和法律竟剝奪了她工作和生存的權利,最後她被迫去出賣自己的肉體,終因貧病交加而死。雨果以極大的憤怒斥責了那個逼良為娼的資本主義社會。雨果還揭露了波旁王朝和復辟年代裡政治混亂,道德淪喪,資產階級損人利己、無惡不作的社會現象。小說中的德納第夫婦可謂喪盡天良、十惡不赦。他們的形象集中地說明了這一現象。雨果因而將世俗資產階級法律視作人間最低等的法律,它僅靠嚴厲的懲罰去消滅罪惡,不但達不到目的,反而會使一個想翻身的人繼續墮落,會使犯罪加劇。只有饒恕、仁愛才是高級的法律,才能拯救人的靈魂,從根本上消除罪惡,因而被雨果視為改造社會的重要途徑。作品中的米里哀主教就是這種高級法律的體現。冉阿讓在他的感化下也以仁愛對待他人,有許多的善舉和英雄行為。冉阿讓的以德報怨,也最終使沙威“人性”復活,最後精神崩潰而投河自殺。
再次,作者還以滿腔熱情歌頌了共和黨人的英勇鬥爭精神,表達了他的人道主義理想。
在《悲慘世界》中,雨果以酣暢淋漓的濃墨重彩描繪了共和黨人起義,塑造了一系列共和黨人的英雄形象。他們雖然都英勇地犧牲了,但是他們身上為人民而戰的精神卻永遠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總之,雨果在《悲慘世界》里,以極大的藝術力量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中的下層人民受苦受難的悲慘遭遇以及資產階級法律與人民為敵的本質。但作家又把“仁慈”、“博愛”當作一種醫治社會弊端的靈丹妙藥,充分表明了雨果人道主義的內在矛盾。
3、人物形象分析
(1)冉阿讓
冉阿讓是《悲慘世界》的中心人物。雨果通過這個人物坎坷不平的命運,顯示了自己的悲憤、同情、愛憎和理想。冉阿讓的性格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是他心靈上升又墮落的階段。(偷竊——服苦役——獲釋——決心自食其力——重入社會受挫——萌生報復社會心理)第二階段,是人性復甦階段。(米里哀款待——以怨報德而偷銀餐具——受感化——決心棄惡從善)第三階段是人性復甦後的進一步發展,道德升華。(主動地捨己救人,完全利他。)最終成了一個人道主義和仁愛的化身,一個道德的聖者。(小說開頭時冉·阿讓剛剛走出服刑十九年的監獄,懷著對社會的刻骨仇恨。米里哀主教以德報怨的高尚行為,使他心頭的堅冰開始融化。但人性剛剛開始復甦,心靈復又墮落,下意識地搶了一個掃煙囪的孩子的錢。但最終因牢記主教教誨,人性升華,由樂善好施的造福者上升到完全利他的高尚者,成為人道和慈愛的化身。)冉阿讓這一形象最後所集中體現的人道主義者的一切美德,一定程度上具有明顯的空想性質。
(2)米里哀
米里哀是被作家美化的一個基督教人道主義者,他教育和感化冉阿讓,使他改惡從善。這一形象的意義在於闡明仁愛感化是改造社會的重要途徑。
(3)沙威
沙威這一形象集中體現了資本主義社會法律的冷酷、刻板和殘暴。作者通過這一形象,表達了對當時法律的憎惡和痛恨。但沙威最終的自殺,說明了道德感化的力量,以及他身上人性的復甦。
(4)其他人物
芳汀是女工悲慘命運的化身;童年珂賽特是被摧殘被虐待的童工代表;德納第夫婦是資本主義罪惡的象徵。
4、藝術成就
(1)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有機結合。
《悲慘世界》是一部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作品。小說的很多章節,閃爍著現實主義的光輝,如冉阿讓被迫害的經歷、芳汀的悲慘命運,以及滑鐵盧戰役、1832年巴黎的街壘戰等,都寫得比較真實。警探沙威的形象,除了他最後的“人性復活”外,基本上也是現實主義的,但是《悲慘世界》里浪漫主義的特色,仍然十分鮮明。小說對一些人物如冉阿讓、沙威和德納第的描寫,雖然有明顯的現實主義因素,但同時他們又都是不尋常的人物。如冉阿讓的超人的體力和驚人的自我犧牲精神,以及德納第的許多惡行,都體現著這種特點。這些都是浪漫主義誇張手法的反映。
(2)情節安排上的浪漫主義色彩。
作者的浪漫主義手法,在小說的情節安排上也比較明顯。作家力圖使情節戲劇化,因此寫了不少“非凡的”事件,如冉阿讓攀上阿利雍號戰艦的極高的橫槓去救一個水手而自己投入海中,竟能從海底生還;冉阿讓抱著珂賽特被警察追捕得走投無路的情況下爬高牆進入修道院,而碰到的人恰恰是自己救過命的割風老人。冉阿讓躺在棺材裡被抬出修道院,他從街壘上救出馬呂斯,在巴黎下水道中碰到的人恰恰是德納第等等,都是離奇的。跌宕的情節,緊張的氣氛,極度的誇張,大量的巧合等,都具有鮮明的浪漫主義色彩。
(3)政論性。
《悲慘世界》也充滿政論性的風格。雨果力圖把自己的作品變成社會講壇,因此不斷親自出來表達對一些問題的看法,力圖在感情上影響讀者,使之接受自己的觀點。
(4)語言高昂、激烈、熱情,敘述有史詩的風格。
小說的語言也表現出雨果的特色:高昂、激動和熱情,經常運用多義詞,富有隱喻性,有的句子類似成語格言。這些特點使這部小說的敘述具有一種崇高的史詩般的風格。
《悲慘世界》不僅在法國,而且在國外,都受到極高的評價。列夫·托爾斯泰認為它是法國當時最優秀的作品。高爾基曾這樣讚美雨果:“作為一個講壇和詩人,他像暴風一樣轟響在世界上,喚醒人心靈中一切美好的事物。……他教導一切人愛生活、美、真理和法蘭西。”
《笑面人》
《笑面人》發表於1869年 小說有著和巴黎聖母院一樣的美醜對比。主人公格溫普蘭出生貴族,但因宮廷內的勾心鬥角,小時候被毀容。後來被民間藝人"熊"(或音譯"烏蘇斯")收養。所以說,格溫普蘭是人民的兒子。後來小說峰迴路轉,格溫普蘭命運大起大落,可是因為愛人“女神”(音譯"蒂")的病逝,徹底絕望,投河而去。《笑面人》的創作標誌著作者向現實主義邁出了一大步。
《九三年》
《九三年》 是雨果最後一部小說。小說的兩個對立人物,革命派郭文和保皇派郎特納克侯爵是雨果的又一善惡對比。郭文在捕獲郎特納克侯爵之後,因念郎特納克侯爵救了三個孩子,竟不惜把自己送上斷頭台,而放走了敵人頭子。這種安排,最能體現雨果對慈悲為懷,對純潔良心的信仰。 《巴黎聖母院》和《悲慘世界》多次被拍成電影,在世界上廣為流傳,成為經典之作。
詩歌簡介
雨果在半個多世紀的創作生涯中,一共寫下了26部詩集。在世界詩歌史上,雨果應該占有著一個突出的席位,因為他的詩歌給我們展示了一個“人類基本感情的雄辯的和普通的形象”,他心中“擁有政治的和社會的神話”( 埃唐·皮孔《世界文學史》)。
1、基本主題:
對自由的嚮往;對民族解放運動的熱情支持;對暴政的揭露與反抗;對貧富分化的現實的關注;對重大歷史事件的嚴正態度;對人生、愛情、自然景色的感嘆與歌頌等。
2、藝術成就:
(1)開拓了詩歌領域,無論抒情、諷刺、寫景、詠史,還是哲理沉思,寫來都得心應手;
(2)富於激情,時而莊嚴凝重,時而氣度恢宏,風格豪放闊大,洋洋灑灑;
(3)將對比原則用於詩歌創作,如意象比照、用相反詞語、結句出人意料,對比強烈;
(4)善用同位語隱喻,如“心靈一牝狼”、“歐洲一巨人”,將抽象概念和具體意象相結合,產生新的含義,與象徵手法一脈相通;
(5)想像力豐富,伊甸園的瑰麗、東方之夜的輝煌,都寫得五光十色,連無生命的東西也具有生命形態;
(6)語言豐富多彩,韻律運用自如,能以牧歌寫情詩,以頌歌寫哲理沉思,與象徵派和巴那斯派直接相通。
3、雨果詩歌欣賞
半睡
暗影沉冷的氣息充盈住房,
夜已深,萬籟俱靜,黑暗的形
在入睡者身旁來回遊盪。
當我化為物,我感到
身邊之物變為人,
我的牆是一副面孔,在探望灰暗天空,
人物評價
資產階級民主作家
雨果一生追隨時代步伐前進,是法國文學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也是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貫穿他一生活動和創作的主導思想是人道主義、反對暴力、以愛制“惡”,他的創作期長達60年以上,作品包括26卷詩歌、20卷小說、12卷劇本、21卷哲理論著,合計79卷之多,給法國文學和人類文化寶庫增添了一份十分輝煌的文化遺產。雨果幾乎經歷了19世紀法國的一切重大事變。他從小崇拜法國早期浪漫主義作家夏多布里昂。1827年發表韻文劇本《克倫威爾》和《序言》(1827),“序言”被稱為法國浪漫主義戲劇運動的宣言,是雨果極為重要的文藝論著。1830年他據序言中的理論寫成第一個浪漫主義劇本《愛爾那尼》,它的演出標誌著浪漫主義對古典主義的勝利。
法國文化先驅者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861年,當雨果得知英法侵略者縱火焚燒了圓明園後發出了滿腔義憤。他義正辭嚴地寫道:“法蘭西帝國從這次勝利中獲得了一半贓物,現在它又天真得仿佛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似的,將圓明園輝煌的掠奪物拿出來展覽。我渴望有朝一日法國能擺脫重負,清洗罪責,把這些財富還給被劫掠的中國。” 1885年5月22日,法國偉大的民族詩人、著名小說家維克多·雨果在巴黎與世長辭。100多年來,法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一直緬懷這位偉大的法國文化先驅者。雨果的不朽名著《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九三年》等小說傑作至今為廣大人民所喜愛。
創作歷史
早期創作
從中學時代,雨果便愛好文學創作,開始寫詩。1819年,與詩人維尼等人創辦《保守文藝雙周刊》,經常在刊物上發表詩作,很多是擁護波旁王朝、歌頌保王主義和天主教的。1822年發表第一本詩集《頌歌集》,獲得路易十八的年金賞賜 。後相繼出版《 新頌歌集 》和《 頌詩與長歌》,在內容和形式上有所突破。在此期間,還發表兩部中篇小說《冰島魔王》與《布格·雅爾加》。 1824年,自由主義日趨高漲,他的政治態度也有所改變,與浪漫派文藝青年繆塞、大仲馬等人組成“第二文社”,開始明確反對偽古典主義。1827年,雨果發表的《〈克倫威爾〉序言》,是他為自己的劇本《克倫威爾》撰寫的。劇本因不符合舞台藝術要求,未能演出,而這篇序言則成為聲討古典主義的檄文、浪漫主義運動的重要宣言、浪漫主義文藝理論的經典。雨果本人也因此被公認為浪漫主義運動的領袖。序言裡提出浪漫主義的美學主張,宣揚滑稽醜怪與崇高優美的對照原則,力圖擴大藝術描寫的範圍。從這一年起直到1840年,他以豐富的戲劇、詩歌以及小說創作顯示出浪漫主義的實績。主要有批判專制王權的戲劇《瑪麗蓉·德·路爾墨》(被禁演),歌頌希臘民族解放鬥爭的詩集《東方吟》,批判不合理法律制度的小說《一個死囚的末日》。
1830年 ,發表的《愛爾那尼》是浪漫主義戲劇代表作。劇本敘述16世紀西班牙貴族出身的強盜為父復仇而與國王抗爭的故事,具有明顯的反封建色彩,藝術上打破了古典主義關於悲喜劇的界限,顯示了浪漫主義豐富多彩的風格。此劇在演出時,古典主義派與擁護浪漫主義的文藝青年在劇場內外鬥爭激烈,最後演出大獲成功,標誌著浪漫主義的勝利,成為法國文學史上的重要事件。
1831年,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問世。小說通過描寫善良的吉普賽少女愛斯梅拉爾達在中世紀封建專制下受到摧殘和迫害的悲劇,反映了專制社會的黑暗,反動教會的猖獗和司法制度的殘酷 , 突出了反封建的主題 。故事情節複雜,人物性格誇張,整部作品以色彩濃郁的筆墨寫出,充分體現了浪漫主義小說的特點。在《巴黎聖母院》之後,雨果又相繼發表了浪漫主義戲劇《呂克萊斯·波爾吉》、《瑪麗·都鐸》、《昂傑羅》,詩集《秋葉集》、《黃昏之歌》、《心聲集》、《光與影》,小說《窮漢克羅德》以及雜文《文學與哲學雜論》等。這一時期的作品充滿了反封建反教會的精神。
流亡期間
七月王朝金融資產階級統治的建立和鞏固,使雨果逐漸在政治上採取了妥協態度。1841年,他被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此後,他在文學創作上比較沉寂。1848年六月革命後,他逐漸走向共和的立場,在總統選舉中,他投票支持路易·拿破崙,不久,又成為他的反對派。1851年路易·拿破崙發動政變,宣布帝制,大肆進行鎮壓,雨果被迫流亡國外,達19年之久。 流亡期間,雨果從未停止過文學創作 ,並以筆作武器,對拿破崙的獨裁政權進行鬥爭。1852年出版辛辣嘲笑拿破崙三世的政治小冊子《小拿破崙》,撰寫了揭露政變過程的小冊子《罪惡史》。1853年著名的政治諷刺詩集《懲罰集》問世,它充滿革命氣勢,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鼓舞愛國志士的反納粹的鬥志。1856 年出版的《 靜觀集 》概括了作者1830~1855年間的思想感情。他的《歷代傳說》是法國文學史上主要的史詩作品。全書共3卷,以聖經故事、古代神話和民間傳說為題材。雨果在流亡期間的其他文學作品有詩集《街頭與林際之歌》 ,長篇小說 《悲慘世界》、《 海上勞工》、《笑面人》,文藝批評專著《論莎士比亞》。
《悲慘世界》是雨果最重要的長篇小說,也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傑作。小說篇幅浩大 ,共 5部。主人公冉阿讓是貧農出身的工人 ,一直幫助姐姐養活 7 個孩子 , 因饑寒交迫,偷了塊麵包而被判苦役,多次越獄,又被加重處罰。出獄後,在米里哀主教感化下,立志從善,改名換姓,經營工業,促進小城的繁榮,贏得當地人的推崇,當上市長。為了解救被誤認的無辜者,毅然自首,再度入獄。為了實踐自己對被遺棄而死於貧困的女工芳汀的諾言,逃離監獄,收養她的女兒珂賽特,隱居巴黎。珂賽特長大後,與馬利尤斯相愛。馬利尤斯參加1832年起義,起義失敗時身負重傷,被冉阿讓冒著生命危險救出。最終長期追捕冉阿讓的警長沙威面對多年捨己為人的人格力量,精神發生崩潰。整部小說突出了貧窮人民悲慘的命運和處境的主題。作者通過冉阿讓、芳汀、珂賽特的不同經歷真實地表現了勞動人民苦難生活的畫面,而且以更加豐滿有力的形象描繪把勞動人民的悲慘與不幸完全歸咎於社會的壓迫和資產階級社會的“文明”。
晚期創作
1870年拿破崙三世垮台,雨果回到巴黎,受到巴黎人民的熱烈歡迎。在普法戰爭期間,他以激昂的愛國主義熱情投入鬥爭。他發表演說鼓舞人民鬥志,並報名參加國民自衛軍。巴黎公社時期,他在布魯塞爾。開始他對公社不甚理解,公社失敗後,他挺身而出,為被判罪的公社社員辯護。還曾刊行詩集日記《凶年集》,表達了對普法戰爭和在巴黎公社時期的思想感情。 《九三年》是雨果最後一部重要作品。1862 年開始創作,1872年完成 。作品以1793年法蘭西共和國軍隊鎮壓旺岱地區反革命叛亂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為題材,表現了資產階級革命中驚心動魄的歷史內容和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鬥爭規律 。封建貴族的兇狠殘暴、雅各賓專政時期的革命氣氛、共和軍的英勇善戰,都得到了生動的描繪。
雨果晚年仍筆耕不輟,先後完成詩集《做祖父的藝術》、《歷史傳說》、《精神的四種風尚》,政論文集《教皇》、《至高的憐憫》和一部戲劇《多爾格瑪達》。
名人名言
1、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
2、未來將屬於兩種人:思想的人和勞動的人,實際上,這兩種人是一種人,因為思想也是勞動。
3、在絕對正確的革命之上還有一個絕對正確的人道主義。
4、人的智慧掌握著三把鑰匙,一把開啟數字,一把開啟字母,一把開啟音符。知識、思想、幻想就在其中。
5、世人缺乏的是毅力,而非氣力。
6、大膽是取得進步所付出的代價。
7、應該相信,自己是生活的強者。
8、藝術的大道上荊棘叢生,這也是好事,常人都望而怯步,只有意志堅強的人例外。
9、誰虛度年華,青春就要褪色,生命就會拋棄他們。
10、笑聲如陽光,驅走人們臉上的冬天。
11、勉強應允不如坦誠拒絕。
12、釋放無限光明的是人心,製造無邊黑暗的也是人心。
13、書籍是造就靈魂的工具。
14、人,有了物質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談得上生活。
15、腳步不能達到的地方,眼光可以到達;眼光不能到達的地方,精神可以飛到。
16、多辦一所學校,可少建一座監獄。
17、生活就是面對微笑。
18、人的兩隻耳朵,一隻聽到上帝的聲音,一隻聽到魔鬼的聲音。
19、我寧願靠自己的力量,打開我的前途,而不願求有力者垂青。
20、人類第一種飢餓就是無知。
其他事跡
2010年10月16日,150年前憤怒譴責英法聯軍燒毀圓明園暴行的法國大文豪維克多·雨果,其半身雕像正式入駐圓明園,被安置在大水法遺址東側約50米處。
雨果雕像為全青銅製品,寬50厘米,高84厘米,重90公斤;底部長30厘米,寬25厘米。雕像由法國雕塑家娜什拉-凱努女士製作,法中友協聯合會、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和法國東方華人協會共同捐贈。雕像用中法文字鐫刻了說明詞。在雨果雕像之南,一塊書形石雕上,特地鐫刻了雨果150年前譴責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暴行的《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節選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