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廟歷史
相傳維摩寺始建於隋末大業年間,是當地一位王姓善人為報答觀音送子之恩而捐資修建的,因陋就簡,用泥石和茅草修築,人稱“泥茅寺”。雖然規模不大,但是吸引了不少僧人前來駐錫,成為當時伏牛山中的一座名寺。
據史料記載,維摩寺首次重建是唐朝開國元勛尉遲敬德監工實施的。(同期聲)唐建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尊崇佛教,敕令全國各地重修寺院、道觀等宗教設施,欽定尉遲敬德為監修寺廟的欽差大臣,對全國寺廟重建進行監督,“泥茅寺”被御賜為“維摩院”,也在重建之列,(同期聲)(同期聲:維摩院東起鐵佛寺,西止凹槽峪,南起三官廟,北止酈山共9.4頃)。土地被劃為廟產,統歸維摩院所有,這些範圍內所住的百姓不必再交皇糧國稅,而為寺廟上交課子。朝廷撥重金重修,寺廟被擴建為八殿兩堂模式,各殿內的佛像都進行了重塑,其規模可與洛陽的白馬寺媲美,成為唐時享譽天下的著名寺院。
公元750年,王維母親去世,回家奔喪,丁憂期間,去方城縣會好友韋明府,時神會大師被邀方城維摩院講經布道,王維和神會大師相見,二人“語經數日”,反覆參究,深膺其旨。神會大師托王維作《六祖慧能禪師碑銘》,成為後來研究禪宗史的重要資料。
當時維摩院從唐初重建已逾百年,呈破敗之象,王維看在眼裡,痛在心上,便與好友韋明府一起上奏朝廷,言詞懇切,皇帝敕撥萬兩白銀,對維摩院進行全面重修。信眾紛紛出錢出力,王維監工,韋明府坐鎮指揮。寺院修建之後,雕梁畫柱,古樸典雅,別具一格。門前雄獅護持,周圍亭台樓閣拔地而起,寺景巍峨壯觀,氣勢恢宏。王維親赴洛陽白馬寺請神會法師題寫寺名,從此“維摩院”更名為“維摩寺”,僧侶超過400人,達到鼎盛時期。特別是每月農曆初一、十五,寺中的香客超過萬人。由於這裡四月初八是維摩院方圓數百里民眾拜佛的日子,寺廟專門在對面修築了戲樓,唱大戲,對響器,熱鬧非凡,此風俗一直延續至今。
維摩寺經歷代屢毀屢建,加之清代末期寺僧管理不善,只剩下占地1350平方米包括大雄殿、天王殿、觀音殿、藥王殿、三義殿、禪堂、齋堂等在內的一座古寺。近代維摩寺遭受重創有兩次:一是1949年以後,提倡破除迷信,寺廟被鎮糧所和國小分別占用;二是文革期間破四舊又使寺廟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
王維與寺
“詩佛”王維和王維墓
王維是一位詩歌、音樂、書法、繪畫兼長的多才多藝的文化巨人,蘇軾曾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錢鍾書稱他為“盛唐畫壇第一把交椅”。他作為“詩佛”,與“詩仙”李白、“詩聖”杜甫齊名。
禪佛的佳境是空、靜、幽、寂、深,王維把這種境界寫成詩句,詩情與禪意融為一體,人類的智慧與靈感,在這裡達到極致,使人在寧靜平常的心靈狀態中,閒適恬淡地品味遠離世俗的世界,忘卻塵世繁華,萬念皆寂,流連于澄明幽深之境,如夢如幻,如霧如煙,展示出超然物外、清新自然的人生風采。
據趙殿成《王右丞集箋注》、《全唐文》和《舊唐書》等文獻記載,王維思想以四十歲為界分前後兩個時期。早年積極用世,是至情至性之人,如《紅豆》“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用詩筆寫愛情,又如《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寫親情和友情。四十歲後,則清心寡欲,流連山水,寄情田園,他在長安東南置下宋之問的輞川別墅,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從此,暮鼓晨鐘,青燈黃卷,痴迷於佛法禪理當中。王維一生所傳詩歌約300多首,而禪理詩就有160多首。《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鳥鳴澗》“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這些詩顯露了王維在參禪方面對“空”的證悟,也宣揚了佛教教義。
王維詩作中富含禪悟哲理的思想也許正是體現了當今和諧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的最高境界!
公元761年,王維病逝於陝西蘭田別墅,維摩寺周圍的僧眾悲痛萬分,為了紀念這位對維摩寺做出特殊貢獻的人,寺院主持將其留在寺院的衣冠和一支畫筆埋在現址,做為王維的衣冠冢,並且指定一戶刑姓人家為終生守墓人。刑姓人家忠信職守,子嗣相傳,逐步形成一個村落,名叫王墳。建國前全村沒有外姓,因為土地改革王、蘇、曹、吳等姓居民才遷入王墳村,至今邢姓居民還占三分之二,形成了以邢姓為主,多姓和睦相處的山澗恬靜村落。
呼喚維摩寺
改革開放以來,各級人民政府積極落實黨的宗教政策,已將學校和糧所從維摩寺遷出,歸還給了寺院,以前流散在民間的各類文物也被陸續送歸寺院。前幾年,在村民蘇玉海及劉鳴財的發起下,當地民眾自發組織成立了寺管會,捐款捐物,對維摩寺進行了小規模重修。
首任寺管會主任蘇玉寬先生,講述了他所了解的寺院情況,(他說曾經見過唐朝尉遲敬德監工修造廟院的石碑)
79歲的劉保勤老人也證實了同樣的史實。
現在你進入維摩寺,映入你眼帘的不是巍峨的大雄寶殿和煜煜生輝的佛像,而是一對無言的贔屓默默的看著你,似乎訴說著寺廟千年蒼桑的變遷史,院中那些碑座和被打爛的石碑及一個挨一個的柱石,又似乎在向你講述維摩寺過去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