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九域志》 “沙河縣有綦村鎮鐵冶務,”宋皇佑四年置鐵路冶司於此,今名綦陽鎮。
1953年置綦村鄉,1961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85年改鎮。
行政區劃
1997年轄綦村、西毛村、綦陽、後坡、趙冊、東蘇莊、西蘇莊、崗冶、張峪、西九家、西左村、西南溝、稱灣、峪里、紙房、朱莊、黑垴、孔莊18個行政村。
人口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
總人口 | 31075 |
男 | 16601 |
女 | 14474 |
家庭戶戶數 | 6368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28410 |
家庭戶男 | 14193 |
家庭戶女 | 14217 |
0-14歲(總) | 11076 |
0-14歲男 | 5686 |
0-14歲女 | 5390 |
15-64歲(總) | 18387 |
15-64歲男 | 10151 |
15-64歲女 | 8236 |
65歲及以上(總) | 1612 |
65歲及以上男 | 764 |
65歲及以上女 | 848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28329 |
交通
綦村鎮位於沙河市西部山區,距沙河市區30公里,北有贊孔路,南有褡石線,邢都公路從東側穿過。
鄉鎮建設
該鎮制定了“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加強幹部作風建設為重點,繼續以調整產業結構為主線,加快經濟結構調整,以基層組織建設為保障,紮實推進農村改革發展,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堅定信心,搶抓機遇,力促全鎮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的總體工作思路和目標。
(一)重點抓好邢都路以西、大沙河南岸1500畝綜合開發和以邢都路為軸線,以五龍山莊農業服務樓為中心的商貿園區建設;
(二)打通張峪—趙冊、崗冶—趙冊兩條鄉道,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完成綦村—趙冊道路修補和孔莊—黑硇路肩修補工程,配合市政府修通西左村—東柳泉公路;
(三)新建趙冊國小一座,改善鄉村國小辦學條件;
(四)新建高標準計畫生育服務站和鎮文化站;
(五)儘快完成“北五村”引水後期工程和“南三村”的集中引水工程,解決人畜飲水問題;
(六)五龍山莊農業綜合服務樓和居民住宅樓建設要儘快完工,並以此為示範點,以點帶面,輻射帶動其他村搞好新農村建設;
(七)搞好峪里村空心村改造工程,新建高標準的居民住宅樓;
(八)完成綦村鎮龜山礦區和南窪礦區的環境治理項目,完成鳳凰山和寺山礦區的資源整合工作;
(九)爭取沙河市沙鋼冶金製品有限公司早日投產;
(十)完成金凱牧業、西九家大西嶺等六大園區規模開發工程。
經濟概況
綦村鎮土地總面積12.3萬畝,耕地面積2.5萬畝,轄18個行政村,總人口31075人,2006年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4億,工農業總產值7億,全鎮財政收入546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00元。鎮黨委作為綦村鎮的領導核心,下轄26個黨支部,共有黨員959名。
綦村鎮南五個村立足資源優勢,進一步加大對礦山龍頭企業的扶持培育力度,重點抓好礦山企業資源整合,綦村鎮共有企業150多家,其中礦山企業就90多家。綦村鎮以礦藏開採為主導產業,利用張峪村河道寬的優勢,在村北沙灘處建立選礦工業區,搞好張峪村選礦基地建設。並搞好鳳凰山、寺山等礦區資源整合工作,抓好龜山礦區、南窪礦區環境治理項目。
綦村鎮緊緊抓住農業開發項目建設的有利時機,大力進行農業開發項目建設,培植和鞏固特色產業、最佳化農業生產布局,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促進農產品加工增值,積極發展科技含量高的現代農業,明確了“綠色種植、特色果林、休閒觀光”的現代農業發展新思路。我鎮以五龍山莊、西蘇莊、峪里為一線,以五龍山莊農業項目為龍頭,以西蘇莊、崗冶、“康源”等農業項目基地建設為依託,加大薄皮核桃、冬棗、韭菜等成片開發力度,積極發展無公害綠色食品。目前在綦村鎮形成了以龜山礦區、南窪礦區為主的土地治理,以五龍山莊、西蘇莊、康源公司為主的果樹種植,以峪里為主的無公害蔬菜種植,以朱莊和黑硇為主的生態蛋雞養殖等幾大龍頭項目,有力促進了全鎮農村經濟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此外,我鎮西九家大西嶺開發區、崗冶臥龍崗開發區,張峪農業開發區也已初具規模,正向規範化方向發展,並大力實施農業品牌戰略,創出我鎮自己的品牌。
綦村鎮朱莊水庫旅遊開發包括觀光生態農業開發,太行小三峽旅遊開發,朱莊、孔莊、西南溝旅遊景點開發等,依託周邊自然人文景觀和生態環境等實施旅遊開發,有明顯經濟優勢和廣闊發展前景。朱莊水庫旅遊開發,集“生態、觀光、旅遊、休閒”為一體,以水為主,以山為襯;以自然資源為主,以人文資源為襯;以遊覽觀光娛樂為主,以休閒度假為襯。保持水清江闊之特色,具有冬暖夏涼的獨特小氣候,尤其在盛夏,是人們避暑休閒的好地方。朱莊水庫旅遊區開發項目,建設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景,創造社會進步、經濟發展、自然保護相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