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綠色社區”概念最初是被一個活躍在環保領域的NGO組織“地球村”引進中國的。
“地球村”在社區層面上的環保實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1996年時只是通過幫助北京大乘巷社區家委會(編者註:和居委會是一個級別,一般是一個單位的家屬院叫家委會)建立垃圾分類點
,後來發展到向居民介紹、引進垃圾分類法和節能、節水家電的使用方法,編寫了《綠色社區指導手冊》。其時,“地球村”對於“綠色社區”的實踐形式主要集中在倡導社區居民選擇“綠色時尚的社區生活方式”,一個具體的表現就是“地球村”堅持在中央電視台製作“綠色文明與中國”節目,並在綠色時尚板塊介紹垃圾分類知識。可以說這時候的“綠色社區”概念是一個引起小範圍人關注、討論的專業話題,“地球村”對其進行的實踐處在小範圍試驗的階段。 到了2001年,“綠色社區”概念由於與政府當時希望將環保推進社區同時加強居民參與的政策目標相切合,得到了政府的認可、支持和推廣。國家環保總局號召全國47個重點城市開展創建綠色社區工程,“綠色社區”概念由此演變成為一項廣泛性的國家工程,被政府加以政策方式推廣出去了。這時“綠色社區”的核心集中在建立綠色社區指標體系上。標誌
“綠色社區”的主要標誌是:有健全的環境監督管理體系,有完備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有健康優良的生態環境,有良好的環境文化氛圍,居民整體環境意識較高。廣州將以創建國家環保模範城為目標,大力推進以“綠色社區”為龍頭的創“綠”系列工程。通過抓單位帶居民、抓新建住宅社區帶老居民區,以點帶面,有計畫地推動“綠色社區”的創建。
指導手冊
第一部分前言
Part One:Preface
世紀之交,人類的環保潮流逐漸朝著社區的層面深入,各國紛紛尋找建立社區可持續發展模式。在我國,如何使環境保護進入文明社區建設管理體系, 這是我國社區發展的一個新課題。同時,近年來公民環保逐漸興起,如何使之走進社區、走進生活,也是一種迫切的要求。綠色社區的建設得到了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已成為首都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廣大市民積極參與,形成了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共建綠色社區的局面。為倡導綠色社區的理念,首都精神文明辦公室和北京地球村環境文化中心共同編寫了《綠色社區手冊》。願它能對有志於社區建設和社區環保的人們提供一定的幫助。我們希望,環保成為一種普遍的社區文化,綠色社區成為首都北京和祖國大地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第二部分概述
Part Two: Introduction
綠色社區的涵義(Aspects of a Green Community)
綠色社區是指具備了一定的符合環保要求的硬體設施、建立了較完善的環境管理體系和公眾參與機制的社區。綠色社區的涵義就硬體而言包括綠色建築、社區綠化、垃圾分類、污水處理、節水、節能和新能源等設施。綠色社區的軟體建設包括一個由政府各有關部門、民間環保組織、居委會和物業公司組成的聯席會;一支起骨幹作用的綠色志願者大隊;一系列持續性的環保活動;一定比例的綠色家庭。
在現階段,可以概括為:創建綠色社區具體要做到"六個一",即:建立一個由政府各部門和社會各界參與的聯席會;一個垃圾分類清運系統;一塊有一定面積和較高水平的綠地;一支起先鋒骨幹作用的綠色志願者隊伍了;一個普及環保科學知識的宣傳陣地;一定數量的綠色文明家庭。
綠色社區的功能(Functions of a Green Community)
1、監督環境執法(Supervise Environmental Enforcement and Compliance)
綠色社區建立了以社區為基礎的公民環保參與機制,從而發揮社區居民的監督執法的作用,保障公民的環境權益。
2、提供政策建議(Advance Policy Suggestions)
綠色社區以聯席會制度、聽取民眾意見等方式,建立了政府與公民的溝通渠道。有助於居民參與政策建議,以及對政府正確決策的理解和實施。
3、進行環保教育(Provid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色社區建立了社區環保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機制。可以使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接受持續性的環境教育,提高環境意識。
4、倡導綠色生活(Promote Green Life)
綠色社區使環保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社區文化,一種人人可以參與的行為和時尚。這種環境文明不僅減緩了資源消耗與環境污染,造就了與自然和諧的生活環境,也有助於創造"綠色市場",推動環保產業和建築業、公交業、綠色食品業、回收業等相關行業的發展。
綠色社區的目的(Purpose of a Green Community)
綠色社區的目的是通過政府與民間組織、公眾的合作,把環境管理納入社區管理,建立社區層面的公眾參與機制,讓環保走進每個人的生活,加強居民的環境意識和文明素質,推動大眾對環保的參與。在建設綠色社區的過程中,通過各種活動,增強社區的凝聚力,創造出一種與環境友好、鄰里親密和睦相處的社區氛圍。
第三部分環保設施
Part Three
Environmental Action:The Infrastructure of a Green Community
綠色社區的硬體建設主要是指社區裡的各種環保設施,它是一個系統的全面的概念,它的根本含義在於對自然資源的較少損耗,以及對自然生態平衡較少的破壞。根據我國現有的社區建設狀況,新建居民區應在建築設計、建築過程中考慮環保要求,配置如污水處理再利用、生物垃圾處理機等環保設施,使新建成的居民區一開始就具備綠色社區的硬體條件。老居民區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實施垃圾分類,搞好社區綠化,使用節水龍頭、節能燈等。為了達到綠色社區硬體建設的目標,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綠色社區的硬體建設。
1、綠色建築(Green Building):採用環保建材和環保塗料,在採光方面、房體保溫、通風等方面都符合環保要求。
2、垃圾分類(Sorting Wastes and Separate Collection for Recycling):設定生物垃圾處理機、分類垃圾桶,大的居民區可以建立社區自己的垃圾分類回收清運系統。
3、污水處理(Wastewater Treatment):在有條件的小區,配置生活污水處理再利用系統,居民家的衛生用水可以使用二次水。
4、社區綠化(Creating Green Space):小區綠化復蓋面積占小區總面積的30%,採用多種綠化方式(立體綠化、屋頂綠化等)。
5、節水、節電(Energy and Water Conservation):居民家中使用節水龍頭、節能燈等,社區綠地澆水採用噴灌,採用太陽能熱水器,等等。
對於現有的已建居民區,以垃圾分類、社區綠化、節水、節能為主。
第四部分聯席會
Part Four
Joint Committee: The Nucleus of Green Community Management
聯席會是綠色社區環境管理體系的核心,負責社區的環境管理和具體實施。根據其管理主體的特點,大致分為三種模式。
第一種,政府有關部門、民間組織與物業公司共同參與的社區環境管理。由政府有關部門(包括精神文明辦、環保局、環衛局、街道辦事處)、民間環保組織、居委會和有關企業(物業公司)組成聯席會,聯席會的成員各盡其責:精神文明辦主管社區總體環境文明建設;環保局負責社區環保和污染控制的事務;環衛局承擔垃圾分類的硬體設施和清運工作,進行垃圾分類回收的宣傳;街道辦事處和居(家)委會負責有關的社區環境的行政性事務和組織各種環保活動;物業公司從事有關物業方面的管理;民間環保組織負責對居民環境意識和教育培訓,引導公眾對環保的參與.其特點是,由於政府有關部門的參與,加強了社區環境管理的力度,能夠較有效地協調與周圍單位所發生的環境問題。宣武區建功南里是這種模式的試點。
第二種,以居委會為主的社區環境管理。居委會經常開展環境宣傳教育活動,組織各種環保活動,實施垃圾分類等;民間組織起到策劃、推動、協助與溝通的作用。其特點是通過居委會實施環境管理,組織居民參與各種環保活動,倡導居民選擇綠色生活方式,來實現綠色社區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公眾參與的目標。西城區大乘巷是這種模式的試點。
第三種,以物業公司、業主委員會為主的社區環境管理。它要求物業公司有較高的環境意識和環境管理的能力,能夠主動地與環保部門和環保組織聯繫,開展環保活動,選擇綠色生活方式。這種模式從開發房產開始,房地產公司就將綠色環保建築的理念貫穿於設計、施工、管理的全過程,使社區一開始就具備較高水平的環保設施。在業主入住後,物業公司和環保組織合作,建設綠色社區的軟體體系。北京嘉銘園是這種模式的試點。
隨著綠色社區的推廣,社會各界的關注和參與程度越來越高,會有更多的組織機構、單位參與到綠色社區的創建工作中,因此,聯席會的形式可以多樣,關鍵是要建立起社區層面的環境管理體系和公民參與機制。
第五部分環保活動
Part Five
Environmental Activities: Primary Themes in a Green Community
綠色社區的最主要目的,是使公民能夠認識和行使自己的環保權利和責任,而這需要依託一系列的環保活動才能得以實現。綠色社區的環保活動可圍繞公民環保權利與責任的四個方面來進行:
1、關心環境質量(Environmental Awareness)。
如在社區宣傳欄公布空氣品質、水、植被、垃圾等綜合情況;組織居民參觀環境展覽、垃圾填埋場、污水處理廠,了解空氣、水源水質的監測情況,等等。
2、監督環境執法(Supervision of Enforcement and Compliance)。
定期公布政府的環境法規及最新修訂信息,公布環保部門的執法熱線;安排環境法規的教育培訓,創造社區公眾能夠參加與監督執法的條件。綠色社區的居民作為一個生活於共同的生態環境、有著共同環境權益的群體,他們是幫助和監督環境執法最基層的力量。他們既可以舉報有法不依的違法者,又可以監督執法不嚴的執法者,從而將公眾參與環境執法監督落到實處,同時,居民在這個過程中也逐漸學會用法律來調停解決一切環境問題引起的爭端。
3、參與政策建議(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e Formulation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定期組織公民聽證會,讓居民了解和討論有關的環保政策。創造政府與民眾在環境問題上的溝通機制和交流渠道,使社區居民(無論是科學家、教師、企業家、學生還是家庭主婦)有了直接的具體渠道,表達他們對環境問題的見解、建議,反映各方信息和意見,並使國家環保局已出台的"公眾聽證會"等制度有了最基層的載體。
4、選擇綠色生活(Adoption of a Green Life)。
開展綠色生活方式的教育,了解環保與生活質量的關係,組織自願實施綠色生活方式的各種活動。如安裝節能燈、節水龍頭和多種節水設施、實行垃圾分類、選購綠色食品和綠色用品、選擇大眾交通、拒吃野生動物和拒用野生動物製品等等。同時,使得彼此隔離的家庭之間經常為共同的環保事務而合作交流,增進鄰里感情,增強社區凝聚力。
第六部分志願者隊伍
Part Six:Environmental Volunteers: The Backbone of a Green Community
志願者隊伍由社區裡的環保熱心人組成,他們是社區裡的環保骨幹力量,積極組織和參與各種環保活動,並負有帶頭爭做綠色家庭,以及帶動其他家庭的責任。志願者隊伍的負責人,作為綠色社區聯席會的成員,應主動參與社區的環境管理,並通過他們的工作,建立起居民對綠色社區的整體認同感,建立起親密、和睦的鄰里關係。
社區裡的孩子是一支積極的力量,可以對他們進行培訓教育,組織他們參加形式多樣的環保活動。在綠色社區的實踐中,宣傳教育孩子,孩子帶動家庭,家庭影響社區,已被證明是一條環境教育的有效途徑。組織孩子志願者隊伍,還可與校園環保結合起來,社區附近的中、國小可以和社區聯起手來,學校的環境教育與環境教育實踐可以走進社區;社區開展環保活動也可請學校來參加。
第七部分綠色家庭
Part Seven:Green Household: The Pioneers of a Green Community
綠色家庭是積極參與社區環保活動,帶頭實施綠色生活方式的家庭。通過這些家庭影響和帶動其他家庭選擇綠色生活方式,使更多的家庭加入到綠色家庭的行列里。綠色社區的每個家庭都應該通過選擇綠色生活來參與環保。
1、節水光榮(Water Conservation)
我們每天都要喝水、洗澡、洗衣服……,可地球上維繫我們生命的淡水資源十分緊缺,打個比方,地球上的總水量是一杯水,其中淡水有1茶匙,而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資源只有1滴水,而我國又是世界上12個貧水國家之一,淡水資源還不到世界人均水量的1/4,所以我們更應該養成良好的用水習慣,節約用水。
·洗手擦肥皂時要關上水龍頭,洗完手要關緊水龍頭,看見漏水的水龍頭一定要趕快關上它。
·不要開著水龍頭用長流水洗碗,洗衣服或打掃衛生。
·一水可以多用,儘量使用二次水,如,淘米和洗菜的第一遍水可以澆花;洗菜的第二遍、第三遍水等可以留下來,洗衣機的出水管可以放在大桶里,把水留起來,洗臉、洗手的水也可以接起來,這些水都可以用來擦地、沖廁所等。
·水龍頭有滴漏現象,可先用一個容器接下來,以便利用,然後儘快請人來維修。
·洗淋浴比盆浴用水少,擦肥皂時關上水龍頭,沖洗時間也不要太長。
·如果您家廁所的水箱是一個大容量的水箱,可在水箱裡放置一個裝滿水的大可樂瓶或其他容器,這樣可減少每次沖水的量。
·建議儘量使用節水龍頭。
·少量衣服用手洗,不用洗衣機。
2、保護水源,減少水污染(Protec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nd Pollution Mitigation)
水資源短缺是自然條件決定的,水污染卻完全是人為造成的。沒有淨化的工業污水和家庭洗滌劑的大量使用,造成我國有90%的城市的水域污染嚴重,而含磷洗衣粉的大量投用,使含磷污水排入江河,造成水體富營養化,藻類和其他微生物瘋長,使水缺氧而殃及魚蝦,那么我們能為減少水污染做些什麼呢?
·別去飲用水源地游泳、捕魚和划船。外出遊玩時,別往河裡、湖裡亂扔東西。
·不要在河邊、湖邊傾倒垃圾和廢棄物。
·剩菜里的油膩物應倒入垃圾箱,洗碗盤時儘量不用或少用洗滌靈。
·選購無磷洗衣粉和洗滌劑。
·見到污染水源的現象,要及時制止,或報告有關部門。
3、養成節電的美德(Energy Conservation)
節約用電是為了節省能源,減少污染。我國發電主要靠燃煤,而按現在的消耗速度,全球的煤炭將在250年內用盡。燃煤會產生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積聚在地面,會象玻璃罩一樣,阻斷地面熱量向空中發散,使地球表面溫度升高,形成"溫室效應"。"溫室效應"使全球氣候變得異常,發生乾旱或洪澇,還會使冰山融化,海平面升高,海拔較低的國家或島嶼就會被淹沒。二氧化硫與空氣中水蒸汽結合會形成酸雨,它強烈地腐蝕建築物,使土壤、水質酸化、糧食減產、草木魚蝦死亡。我國每年因酸雨污染造成的損失達200億元左右。燃煤產生的大量粉塵在空氣中形成懸浮顆粒物。當這種顆粒物隨著人的呼吸進入肺部時,會對人體造成傷害。由此可見節電是多么的重要,我們能想出許多節電的辦法:
·隨時關掉不用的燈,不開長明燈。白天儘量利用自然光,在自然光線充足的地方學習。
·不同時開著不用的電器。看電視時,關掉電腦或收音機;聽音樂時,別讓電視和電腦等在一旁空開著,不用的家用電器應關掉,而不要讓它處在待機狀態白白地耗電。
·儘量用掃帚和抹布打掃衛生,減少吸塵器的使用。
·儘量不裝空調或少開空調,因為空調耗電很大,用風扇防暑降溫比空調省幾十倍的電力。
·要經常清潔燈管、燈泡或冰櫃後面散熱器上的灰塵。
·集中存取冰櫃食物。減少開關次數,存取食品後儘快關好冰櫃門。
·儘量使用節能燈具。
4、爭做公交族或腳踏車族(Pride in Using Public Transportation)
如果在馬路邊行走,你可能會覺得空氣很渾濁、刺鼻,這是汽車排放的尾氣造成的,它嚴重地污染大氣,危害人體健康。由於汽車尾氣排放大多在1.5米以下,因此兒童吸入的有害氣體是成人的兩倍。私家轎車雖然方便,但它的出行會增加尾氣的排放量,多利用公共汽車、電車、捷運等公共運輸工具,既可節約汽油,又可減少汽車尾氣排放帶來的大氣污染,還可緩解道路的堵塞。懂得了這個道理,你一定會樂於這么做。 ·建議做公交族或腳踏車族。有汽車的人應使用無鉛汽油,鉛會嚴重損害人的健康和智力。
5、使用再生紙(Using Recycled Paper)
節約用紙,使用再生紙。造紙需要大量木材,全國每年造紙消耗木材100萬立方米,在造紙的過程中還會排出大量廢水,污染河水,它所造成的污染占整個水域污染的30%以上。而再生紙是用回收的廢紙生產的,一噸廢紙能生產800千克再生紙,可少砍17棵大樹,節省3立方米垃圾填埋空間,還可以節約一半以上的造紙能源,減少35%的水污染,所以使用再生紙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6、綠色產品和綠色食品(Consuming Green Products and Organic Foods)
·綠色產品(Green Products)
“綠色產品”是指在生產、運輸、消費、廢棄的過程中不會給環境造成污染的產品,這些產品外都貼著環境標誌。中國環境標誌圖形的中心是山、水和太陽,表示人類的生存環境,外圍有10個環,表示大家共同參與環境保護。我們要儘量選購有環境標誌的商品。目前,我國的環保產品有無氟冰櫃和不含氟的發用摩絲、定型髮膠、領潔淨、空氣清新劑等,還有無鉛汽油、無磷洗衣粉、低噪聲洗衣機、節能螢光燈、無鎘汞鉛的環保普通電池和充電電池。此外我們還應注意不要選購過度包裝的商品,商品過度包裝不僅浪費了消費者的金錢,而且也增加了垃圾量,污染了環境。
·綠色食品(Organic Foods)
“綠色食品”是我國經專門機構認定的無污染的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的統稱。綠色食品標誌由太陽、葉片和蓓蕾三部分構成,標誌著綠色食品是出自純淨、良好生態環境的安全無污染食品。
我們每天吃的很多蔬菜、水果都噴灑過農藥,施過化肥,還有很多食品不適當地使用了添加劑。這樣的食品會危害健康和智力,但是如果你吃的是綠色食品,就不用擔心了。目前我國的綠色食品達700多種,涉及飲料、酒類、果品、乳製品、穀類、養殖類等各個食品門類,我們要儘可能選購綠色食品以促進我們的健康,也會給綠色食品行業帶來生機,使生態環境得以改善。
7、少用一次性製品(Avoiding Disposable Products)
你可以注意一下身邊有多少一次性用品:快餐盒、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原子筆、塑膠袋、塑膠保鮮膜、紙尿布、一次性照相機……這些用完就扔的東西浪費了很多資源,又增加了大量的垃圾。我國僅塑膠年度廢棄量就達100多萬噸。北京市平均每人每天扔掉一個塑膠袋,一天就要扔掉9.4噸聚乙稀膜,僅原料就扔掉近4萬元,所以我們應該儘量多用可重複使用的耐用品。
·自帶飯盒用餐,少用一次性快餐盒。
·在商店買東西時,少領取塑膠袋,上街購物時帶上一個購物袋。
·重複使用已有的塑膠袋。
·少用一次性筷子,外出就餐時,可自備筷子或勺子。
·少使用紙杯、紙盤、塑膠保鮮膜等。
·少使用木桿鉛筆,因為製造木桿鉛筆需要大量的木材,你可以選擇自動鉛筆。
8、做好垃圾分類回收(Waste Sorting and Recycling)
北京市人均每天扔出垃圾1千克左右,日產垃圾1.2萬噸,年產垃圾430萬噸,相當於每年堆起兩座景山,其實垃圾中有很多東西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分類回收的好處,一是可以減少垃圾量,節省垃圾填埋場的土地面積,為後代留下生存的土地;二是減輕垃圾中有害物質對土壤和水的污染,比如回收廢電池就可以減少對土壤和水源的污染,有利於身體健康;三是變垃圾為資源,使地球的有限資源服務於人類無限的需要。廢塑膠回收後可生產再生塑膠和煉出工業燃油;回收廢紙可以生產好紙;用過的玻璃瓶、易拉罐回收後可以再生玻璃和鋁製品。因此,讓我們在家庭和學校里實行垃圾分類回收,只需我們的舉手之勞,就可使垃圾變成造福我們人類的寶貝。
·在家裡設定幾個垃圾筐,把垃圾分為廢紙、廢塑膠、廢玻璃、廢金屬和廢棄物幾類。
·如果你所住的小區沒有實行垃圾分類,你可以建議居委會聯繫環衛局或回收廠家上門回收清運廢紙、廢塑膠、廢玻璃、廢金屬等。
·如果你所在的小區實行了垃圾分類,你一定要按分類垃圾桶的標示分類投放垃圾。
·可以用廢紙和北京市造紙七廠交換再生的作業本、複印紙、電腦列印紙等再生紙。
·廢電池積攢到30公斤後,可聯繫北京市有用垃圾回收中心(電話:63560015)回收。
9、愛護動物,保護自然(Protect Nature and Love Wild Animals)
動物和人類一樣,都是大自然的子民。然而,人類為了自己的享受使許多動物瀕臨滅絕,在恐龍年代,平均每1000年才有1種動物絕種;現在,每年約有4萬種生物滅絕。近100年來,地球物種滅絕的速度超出其自然滅絕率的1000倍,而且這種滅絕速度依然有增無減。我們應該怎么辦?我們可以參與保護野生動物,如保護藏羚羊、滇金絲猴等,但更重要的是喚起我們每個人心中那份對自然的感情,在我們每個人心中建起一片自然保護區,從我們的身邊做起,從源頭開始保護野生動物,愛護萬物。
·不吃野生動物做的菜餚,如熊掌、猴腦、魚翅及各種珍稀鳥禽,不去那些食用野生動物的飯店就餐。
·不穿珍稀動物毛皮服裝,不使用野生動植物製品,如象牙、虎骨、紅木家具等。
·看到偷獵或偷賣野生動物的現象時,要進行勸阻,或向有關部門報告。
·在動物園要尊重動物的安寧,不要恫嚇它們或亂投食物。
·不捕捉和飼養野生動物,遇到受傷害的野生動物,要及時報告有關部門,設法救護它們。
10、參加植樹護林等環保活動(Participate in Gree Planting and Forest Protection Activities)
森林素有"綠色金子"之稱,森林可以把二氧化碳轉換成氧氣;森林可以象抽水機一樣把地下的水分散發到天空;森林可以用巨大的根系使土壤和水分得到保持,控制洪澇和荒漠化的發生,森林是野生動物的家園,因此我們應該積極參加植樹護林的各項環保活動。
·愛護每一塊綠地,積極綠化造林活動,每人種下一棵樹,全國12億人就會種出40萬公頃的綠蔭。
·看到毀樹毀林行為要及時勸阻、制止或向有關部門報告。
·去郊外遊玩時,不攀折、踐踏花草樹木,不隨便採集標本。
·參加領養樹的活動,在樹上掛上一塊小牌,寫上你的名字,定期給它澆水、培土,照料它成長,讓它成為你家庭的一員。
第八部分對居民的意義
Part Eight:The Significance of a Green Community to its Residents1、保護居民的環境權益
(Protecting the Resident''s Environmental Rights)。
綠色社區的居民作為一個生活於共同生態環境的群體,有著共同的環境權益;綠色社區將環境管理納入了社區管理,而保護居民的環境權益也自然成為了社區管理的內容,當出現了社區範圍內的環境問題或環境糾紛,綠色社區管理體系就可以出面聯繫有關方面解決、協調,從而保護居民的環境權益。
2、幫助大家履行環保責任
(Help Everyone Perform Their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ies)
公民的環境權利和責任包括:關心環境質量;監督環境執法;參與政策建議;選擇綠色生活。綠色社區作為環境管理的體系,把分散的個人履行環保責任融為了一個整體,使個人的責任成為容易實現和可以操作的事情。
3、增強人們的環境意識和文明素養
(Enhance the Public''s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通過持續的環保宣傳教育和一系列的環保活動,可以形成滲透性的效果。社區的居民更加關注環境質量。居民在使自己的行為環保化的同時,也使自己的文明素養程度提高。而且,在一個環境優美的社區里生活,對每個居民的行為也是一個約束。
4、創造與自然和諧的生活環境
(Create Harmony with Nature)
綠色社區的建設包括硬體和軟體。硬體建設給社區居民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生活環境;軟體建設中的選擇綠色生活方式,其實質就是關愛地球,關愛生命,保護自然,和自然和諧。
5、通過節能、節水、垃圾回收等獲得經濟效益
(Creating Wealth through Recycling Wastes and Conserving Energy and Water)
家庭里節能、節水的經濟效益無疑是明顯的。至於垃圾分類回收,或許一個家庭並沒有從中獲得可觀的收益,但其社會的效益卻是巨大的,一是使有限的地球資源重複使用,以滿足子孫後代的無限需要,二是減少垃圾量,減少耕地占用,減輕對環境的污染。
第九部分綠色社區標準
Part Nine: Criteria for a Green Community
1、建立環境管理和監督體系,推動小區環保。
2、組織綠色志願者大隊,開展環保活動。
3、設有環保櫥窗等宣傳設施,定期更新內容。
4、建立垃圾分類回收系統,保持社區清潔。
5、節約能源,儘量使用節能電器和節能燈等。
6、節約用水,達到區或市級節水標準。
7、綠色面積須達到一定比例,護養綠色植物的工作落實到家庭。
8、保持小區環境安寧,將噪聲污染降到最低。
9、綠色社區同時須符合文明社區標準。
第十部分居民環保公約
Part Ten:Green Community Residents Environmental Pledge
1、節約用水,一水多用,隨手關緊水龍頭。
2、慎用洗滌品,選用無磷洗衣粉,減少水污染。
3、節約用電,少開空調,儘量使用節能燈和無氟電器。
4、以腳踏車族、公交族為榮,支持發展大眾交通。
5、珍惜紙張,少用賀卡,使用再生紙,保護樹木。
6、儘量選購綠色產品、綠色食物,倡導綠色消費。
7、不製造影響他人的噪聲,維護安寧環境。
8、少用一次性製品,減少垃圾災難。
9、分類投放垃圾,回收地球資源。
10、不吃野生動物,拒用野生動物製品。
11、積極參加植綠護綠等保護自然的活動,
12、依法監督他人的不環保行為。
第十一部分建設操作建議
Part Eleven:How to Build and Operate a Green Community
1、建立聯席會(Setup a Green Community Committee)。
綠色社區聯席會是綠色社區的管理核心,可以由政府的有關部門、居委會、物業公司、民間組織、居民代表等組成,負責社區的環境教育和環境管理。
2、建立志願者隊伍(Promote Volunteerism)。
志願者隊伍是綠色社區的環保骨幹力量,積極參與各種環保活動,並負有帶頭爭做綠色家庭,以及帶動其他家庭的責任。志願者大隊的負責人,作為綠色社區聯席會的成員,應主動參與社區的環境管理,並通過他們的工作,建立起居民對綠色社區的整體認同感,建立起親密、和睦的鄰里關係。
3、發放綠色家庭環保表(Create 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orm for Green Households)。
社區的環保活動應該和家庭的綠色生活方式結合起來,通過發放綠色家庭環保表這種形式,將綠色社區的環境管理落實到每個家庭。
4、進行綠色社區培訓(Conduct Green Community Graining)。
對街道辦事處的有關人員及居委會幹部培訓。
對社區志願者隊伍進行培訓。
還要抓好社區孩子的環保培訓,可以把培訓學校的綠天使和培訓社區的志願者結合起來。把校園環保和社區環保結合起來。
5、組織一系列的環保活動(Organize a Serie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ctivities)。
如參觀垃圾填埋場、看垃圾展覽,宣傳節能燈、無磷洗衣粉,參與政策建議,就一些環境政策、建設工程等舉行公民聽證會,等等。
6、大學生進社區(The Role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he Green Community)。
組織大學生,到社區宣傳環保,傳播綠色文明,把校園環保與社區環保結合起來,並可參與社區的環保活動。
7、定期舉行家庭環保競賽,評選綠色家庭(Hold a Contest to Select a Green Household)。
衡量綠色家庭最明顯的標準是選擇綠色生活,更高的標準是積極參加環保活動,履行公民在關心環境質量,監督環境執法,參與政策建議方面的環境權利和責任。
8、可以和社區周圍的中、國小聯繫,共同聯手,開展各種環保活(Communities and Elementary Schools Come Together to Launch Environmental Activities)
9、召開綠色社區聯誼會,分享交流經驗(Bring Green Communities Together to Share Experiences)。
10、組織綠色社區的國際交流(Interact with the International Green Community)。
第十二部分垃圾分類的操作建議
Part Twelve:How to Operate a Recycling Program
垃圾分類作為綠色社區的內容之一,既是硬體建設的重要部分,需要設定分類垃圾桶、生物垃圾處理機等,又是環境教育的軟體工程,它需要每戶居民的參與。 作為一個特殊的系統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合力。
政府方面(The Government''s Role):
建立多元化投資和市場運作機制。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的建設,要引入多元化投資模式,採用政府引導、企業參與的新機制,在政府規劃的巨觀指導下,增大企業參與投資和運營的力度。
1、對垃圾分類增加新的投入,包括引進外資和高新技術,以改善垃圾處理的基礎設施和能力。有條件的小區有計畫地推廣使用生物垃圾減量處理設施。
2、協調和調整政府有關部門的職能,制訂垃圾分類處理企業的資質標準和管理辦法,將居民小區的保潔納入企業管理的範疇,建立由政府統籌,企業加盟的產業化運作機制。
3、購置部分專門的垃圾分類清運專業車輛,設定專業車輛標誌交企業運用,清運車的通行證要按需發放。
4、建立供垃圾分揀的專門場地(亦可用產業化方法解決)。
5、制訂有關垃圾分類回收的法律、法規,包括監督法規。
6、成立環境專家評估組,對政府環衛部門轉到企業的資產進行評估。
7、制訂對企業的支持、扶持和減免稅費政策,如在服務區內,每戶服務對象,每年交納的垃圾保潔費和清運費劃歸企業使用,不得向企業徵收管理費,以增加該領域的吸引力,並使現有企業不斷壯大,迅速擴大分類垃圾正常回收、清運的復蓋面。
8、制訂垃圾分類標準,統一分類回收容器的顏色和標識,加強垃圾分類收集設施的建設,在學校和社區設定足夠的分類垃圾桶。
9、在有條件的社區購置生物垃圾處理設備,在社區投入使用,對生物垃圾進行源頭處理,使垃圾減量見到實效.讓居民切實感受到垃圾分類的好處,從而增加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
10、垃圾進行減量處理可減少垃圾的消納、清運費用.政府應減少對居民垃圾費的徵收,讓居民用結餘的部分費用自行購置專用的垃圾分類袋。
11、對垃圾分類回收進行管理和監督,並設立專門的投訴電話。
12、根據目前企業的運作能力,在基礎較好的社區建立垃圾分類回收清運試點,取得成功的經驗並創造條件,逐步向全市推廣。
13、加大媒體對垃圾分類回收的宣傳力度,成立垃圾分類回收宣傳隊伍,負責垃圾分類回收的宣傳和指導,力求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14、印製"垃圾分類手冊"、宣傳資料、招貼畫,發到單位、學校、社區,方便民眾切實實施垃圾分類。將宣傳品發放到每個人手中。
15、在社區、校園、機關等張貼垃圾分類宣傳畫,製造宣傳氛圍。
16、通過學校教育孩子,從孩子做起,讓孩子去教育大人,影響家庭、影響社區。
17、對垃圾分類做得好的社區、學校、機關及個人, 進行獎勵,通過媒體給與報導,宣傳推廣。
18、有物業管理的社區應備有垃圾分類專用袋,方便居民購買,分類袋上可印有垃圾分類宣傳口號和分類垃圾的種類。
19、為了做好垃圾分類的監督和管理工作,建立監管機制,首先發揮社區志願者大隊的監督作用,也可在分類垃圾袋上印上門牌號碼.以便啟發居民實施垃圾分類的自覺性。
20、對不自覺垃圾分類的居民,應給予耐心的教育和疏導,使其提高認識。對拒不實行垃圾分類的居民,經多次教育仍然拒不執行者.應給予經濟制約。
21、對垃圾分類做得好的家庭,定期予以表彰。
企業方面(Business''s Role):
1、承擔以前由政府運作的垃圾分類的部分職能。
2、配合政府摸索可行的回收產業的稅收和優惠政策。
3、給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社區提供足夠的分類垃圾桶。
4、負責分類垃圾的收集、收購、清運和處理,承擔居民小區的保潔、不可回收物的運輸和清納處理。
5、遵守國家有關垃圾分類回收的法律、法規。
6、積極研製和採用高新技術,推廣垃圾資源化、無害化處理的技術。
7、不斷總結經驗,從由政府扶植的狀態逐步向徹底按市場規律運作的機制過渡,最終把服務區擴大到全市。
公眾參與方面(The Public''s Role):
1、民間環保組織有責任、有義務協助政府推動垃圾分類的政策和法規。
2、在政府和企業之間搭起橋樑,交流信息,推廣並協助組織垃圾源頭減量處理工作的開展,不斷探索切實可行易於操作的分類垃圾回收處理的新途徑。
3、深入社區進行宣傳教育,動員更多的居民參與垃圾分類。
4、將垃圾分類落實到家庭,建立與垃圾分類有關的家庭檔案。
5、組織社區的垃圾分類培訓。
6、組織市民參觀"垃圾與環境展"、垃圾分揀站及垃圾填埋場,親身感受垃圾給環境造成的危害。
7、組織"大學生綠色講演團"到社區,向居民宣傳垃圾分類,提高居民的環境意識和綠色奧運意識。
8、組織媒體對垃圾分類做得好的單位、社區進行跟蹤報導,並對垃圾分類做得好的家庭和個人給予宣傳和鼓勵。
9、建立垃圾分類熱線電話,解答有關垃圾分類問題的諮詢,收集市民對垃圾分類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及時和有關部門溝通,使垃圾分類工作順利進行。
10、源頭分類。市民在自己的家庭內將垃圾分為可回收物(廢紙、廢塑膠、廢玻璃、廢金屬)、不可回收物(灰土,菜葉、瓜果皮核等廚餘物),並應分類投放。